关注我,送您100节孩子成绩提分的微课
有一次,我和一位70后的王女士聊天,她说自己是最“不幸”的一代人,当初自己做儿媳妇儿的时候,对婆婆就得毕恭毕敬的,生怕别人说“这家的儿媳妇,不孝敬公婆”,如果不孝的名声传出去了,以后就只能低着头做人了。
王阿姨现在也做婆婆了,儿子和儿媳妇儿不要说毕恭毕敬了,只会偶尔露个面儿,现在的年青一代的孩子,他们更崇尚自由自在的生活,对父母的感受不是那么在乎。但是,也并不能说,他们就是不孝顺的孩子,过年过节给父母买礼物,是非常舍得花钱的。
她儿子也有了孩子,是一个小男孩,六岁了,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对于这个孙子,王阿姨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孩子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是她在打理,比爸爸妈妈都细心。平时,小孙子看奶奶也很亲热。
可是,王阿姨觉得这孩子长大以后,也许还不如儿子孝顺。
王阿姨有低血糖的毛病,一次,她低血糖犯了,躺在地上浑身出冷汗,她的小孙子就在一边玩玩具,玩累了,还自己打开电视机,看起来动画片。
幸亏,王阿姨后来自己缓过来,给儿子拨打了电话,当爸爸问儿子:“奶奶生病了,你怎么不管奶奶呢?”儿子居然淡定地说道:“我还要看电视,哪里有时间救奶奶?”
奶奶没有电视重要在孩子的心里,家人是为自己服务的,而他们对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却没有一点照顾的责任,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怎么会孝顺呢?
三岁看老,现在我们身边这样冷漠的孩子是越来越多了,儿女对父母的孝心是传统美德,也是一种责任,父母养育儿女长大,儿女陪伴父母终老。
如果说有的孩子长大了就很不孝顺,那么一定是有原因的,因果关系是必然的,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有问题,孩子就可能最终成为问题儿童。
做父母的都希望培养一个孝顺善良的孩子,晚年生活会比较幸福。如果孩子的年龄还很小,错误的教育方向被扭转,就会成长为一个身体健康,内心善良的人。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些特征,就可能会是“不孝”的先兆,父母要想办法补救
第一,孩子自私自利,心里没有别人。
现在家里的小孩少,父母对孩子非常宠爱,但是,过多的溺爱不是健康的爱,我们越是对孩子宠爱,就越可能把孩子养成一个自私自利的“白眼狼”。
小时候,有好吃的就自己一个人独享,别人吃一口都受不了,长大了喜欢穿名牌衣服,也不管父母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年龄小,不懂感恩也正常,但是,从小不懂感恩的孩子,长大了也不会孝顺你。如果我们发现孩子有自私自利的倾向,就要及时纠正他。
比如,教孩子学会分享,有好吃的,先要分享给家里的爷爷奶奶长辈吃,尊敬老人从娃娃抓起。
再比如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不要包办孩子所有的事情,否则孩子依赖心理强,没有责任感,只懂得索取,将来也会不孝敬父母。
第二,孩子和父母不亲,比较有距离感。
有因就有果,我觉得如果孩子在一个正常、健康的家庭里快乐成长,父母给予孩子恰当的爱,孩子不孝敬父母的比例是很小很小的。孩子长大了不孝顺父母,和她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现在比较普遍的现象,爸爸妈妈忙于工作,就带娃很少,甚至是完全交给老人去带,孩子和父母不亲,甚至是有距离感,长大了就更不愿意和父母相处了。
孩子不愿意和你相处,不想和你说话,亲子关系不好,需要父母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孩子越是年龄小,越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最好时候,等到孩子长大了,再去和他们沟通感情,孩子是不会愿意搭理你的。
陪孩子,要趁早。
第三,孩子不懂规则,不尊重他人。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有规则的社会,如果你想要完全的自由自在是做不到的。但是,现在很多孩子就是向往完全的自由,有小孩在路边,看见别人吃东西,动手就去抢,还会说:“我想吃,你凭什么不给我?”父母不批评教育孩子,还觉得他是真性情。
孩子如果不懂规则,就是父母对他的教育少,当父母老了,照顾父母,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照顾他们虚弱的身体,也是一成年人应该遵守的规矩。而你从小溺爱的孩子,大概也会觉得麻烦,不管他,又能怎么样呢?所以,给孩子立规矩是从小就立的,而不是长大以后。
有些父母无人照顾,很可怜,但是,如果你追踪一下,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大概率是有问题的。把对父母的爱,一代一代传递下去,是我们的责任。
互动话题:你家孩子有以上不孝顺的表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