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和宰相,真的是一回事吗?差别太大了

2020-06-08     史海观复

原标题:丞相和宰相,真的是一回事吗?差别太大了

在看一些古代背景的电视剧时,经常会见到丞相和宰相这两个官职,而且都知道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身处此位的人那就是光宗耀祖,风光无限,可以说这也是古代读书人们奋斗的最高目标。因此,通常都将这两个官职当作一个,只是叫法有区别而已。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丞相和宰相是有区别的。

秦始皇当初统一六国,为了更好地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就设计改良了官员体系。这就是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国家政治体系的三公九卿制度,其中三公指的就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九卿则是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丞相一职虽然在战国时就已出现,但是知道秦始皇时才算是正式起来。也就是说,丞相是一个具体的官职。

丞相的职责就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是百官之首,皇帝之下最高行政长官。自秦始皇正式设立这个官职到后来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其间历经了一千六百年。但是过程并不是特别顺利,时断时续,有的朝代按规矩设立,有的朝代干脆就不设,数朱元璋最干脆,直接给取消了。因此,虽然丞相出现的时间不短,但是真正存在的时间并不长。

这个原因自然就是因为其手里的权力太大,皇帝不得不对其十分警惕。且就算是当上丞相,虽然表面上风光无比,但自古以来都是非常难当的。比如西汉的时候,刘邦当上皇帝,萧何可谓是功不可没,要没有他在后方将粮饷处理的井井有条,刘邦那一伙再会打仗也是白搭。后来萧何被封为丞相,其既廉洁又有能力,民间好评如潮,因此没过多久刘邦就开始猜忌他。但是萧何看出来了,于是就往自己身上泼脏水,把自己整成一个贪官污吏,百姓们对其评价也没那么好了,刘邦这才放了萧何一马。

而汉武帝对丞相则更狠,其在位期间总共有十三位丞相,但有一半死在他手里了,致使后来都没人敢当丞相。到了朱元璋时期,因为其看丞相权力太大了,怎么都不顺眼,直接就杀了,还把丞相这个职位给抹了。由此可见,丞相是一个身居高位但是又十分危险的职业,这就是一个明确的官位。而宰相就不一样了,其虽然听着和丞相差不多,但是并不是一回事。

简单来说,宰相并非一个明确的官职,也就是说并没有宰相这个职位。宰相是对权力中心那些高官的统称,意思就是那些身居高位辅佐皇帝的官职都可以称为是宰相,包括丞相,但不仅是丞相,其他官职也可以。比如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就可以被叫做宰相,清朝雍正设立的军机大臣以及清末的总理也属于宰相。

总而言之,丞相和宰相不是一回事,丞相是一个具体的官职,而宰相则代表拥有最高行政权力的所有官职,这些官职会因朝代的不同而不同,本质上来说宰相就是一种制度,一种体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_eQknIBnkjnB-0z7U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