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称,发现晚上9点半后,网红生鲜超市盒马鲜生店内许多新鲜饭菜、海鲜、甜品、饮料和点心,都被店员从货架上撤下,用小推车拉走,准备丢弃。
顾客提出拿走或购买,都遭拒绝。
搞得这位网友的妈妈受到“近年来最大的心灵震撼”
微博部分截图 。 图片来自微博
这场景是不是很眼熟,有没有把你的记忆拉回到初中历史课本里的——资本家宁愿把牛奶倒了也不给穷人。
盒马鲜生做法,是不是万恶的资本家行为呢?
咱们一一来说明下吧。
1
这位网友提出,“我们可以拿吗”。
试想,如果顾客可以免费拿,那么谁还会买呢——我天天守着你门店关门时间,我天天吃免费的早午晚餐+宵夜,还能把家里的冰箱都塞满。
要是这样干,盒马鲜生人流量最大的时段,估计就是晚上9点半之后了。
2
还有,网友提出,“那我们可以买吗”。
你如果真想买,早买了,不会等到要关门了你才提出买。人家当天销售数据都入账了,你现在提出买,店长怎么入账,帐不平,这店长还想不想干了。
还有,一般正规的饮食门店都规定有严格的食品报废时间,过了9点半,就是要报废的,这个食品要是卖出去,顾客第二天拿来说门店卖过期的产品,这算谁的?店员好心卖出去了,第二天白眼狼就来了。
3
至于员工能不能拿回家。
试想如果员工能拿回家,那么就会出现员工(尤其是订货经理)故意多订货,让临过期的食品多多的,那么我就可以拿回家多多的。
或是当天值班的员工故意不卖,让当天报废的食品多多的,那么我也可以拿回家多多的。
不让员工拿回家,目的就是防止员工在运营门店时,搞个人私利,损害门店的利益。
那么,这个问题就不能解决了吗?
报废那么多还能吃的食品,太浪费了!
说实话,确实无法完全杜绝一点也不浪费。
而且企业也不会追求一点也不浪费。
1
我在肯德基里面做过门店经理。
肯德基给每家门店都安装有营运系统,帮助店长和各个经理数据化营运门店。
如果系统显示,你的门店所售卖的食品,出现一点也不浪费,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门店备货不足,导致顾客想买买不到,所以才会出现所有食品都销售完。
那么上级就会计订货经理和店长的过——无法满足每一个顾客的需求,门店流失该有的销售额。
为了能满足顾客的需求,为了追求销售额最大化,门店的备货一定要足,在开门营业期间,一定要让每一个顾客想买的东西都能买到。
2
那么关店时,出现余货怎么办?
那就只能丢掉了。
当然,企业除了追求销量额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也是要追求的。
所以门店就会在备货的多少和报废的多少之间取一个平衡,让报废的数据降到无穷低,但是不能是零。
出现零,那就是店长、订货经理和当天值班经理的能力有问题,会扣绩效,只要报废在上级给的范围内,你的KPI就没问题。
这报废数据,说白了,就是考核订货经理、当天值班经理、门店店长的绩效。
这是关系到经理的奖金的,所以,门店的相关经理是有动力去做的,你大可放心,他们比你更在乎报废的量。
你看到报废食品,心疼,报废得多了,扣奖金扣到他们肉疼。
我们作为一个顾客,根本不用去为人家开门做生意的瞎操心,我们要享受的是来到门店后,能买到你想买的,能吃到你想吃的,那就行了。
03
那么报废的食品,都会运到哪里呢?
盒马鲜生的,我不清楚。
肯德基的是有专门的公司运走他们的垃圾的。
之前有媒体报道,肯德基麦当劳报废的食品会拉去喂猪——不好意思,猪真的吃得比你好。
04
有人提出,可不可以学习外国的做法:
美国某知名有机食品超市就开设了一个专门低价处理临期食品的子品牌超市,专门面向低收入群体。
英国则有超市,让低收入群体可以不掏钱,直接以店内劳动换取食物。
1
其实食品临过期,甚至是过期,都是可以吃,只不过口味没那么好。
按肯德基的做法,食品超过了最佳赏味期就要报废,但其实这食品并没有坏掉。
比如,肯德基的原味鸡块,出炉后超过90分钟就要扔掉,这90分钟内是最佳赏味期,扔掉的原因不是因为这鸡坏了,而是因为这鸡已经不美味了。
2
如果出现像英美这样低价卖甚至免费送的超市,那么,会不会影响到原来门店的生意呢?
我知道同样的食品,过了某个时间,去某个超市,就可以花更少钱或免费拿到,那么,我还愿不愿意花原价到原来的超市买呢?
如果大量的人都等着低价或免费的食品,那么会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企业辛辛苦苦生产出新鲜美味的食品,消费者为了图便宜,故意等它过期。
那么企业还要去追求好的产品么?何不直接生产次品,反正好的产品造出来,大家也是等它次了才买。
如此,会不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呢?会不会影响到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呢?
如果影响到了,我们用道德的观点去要求企业把该报废的食品低价或免费处理,这样做,真的合适吗?
资本家宁愿把牛奶倒了也不给穷人喝,初中课本上告诉我们“这是错的”,但是经济学家告诉我们,“就该倒了”,如此社会经济才能尽快恢复正常。
那么,盒马鲜生宁愿把食品报废也不给顾客、员工拿走,是对的,还是错的呢?
生鲜超市正在处理临期食品 。 图片来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