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型军用越野卡车回眸,现在想说它不够强大都难(上)

2019-08-10     玻羊车界

【回眸】1966年8月16日,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以法国GBC越野汽车底盘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太脱拉V8风冷发动机技术,研制出东方红LT665军用卡车。该车是我国第一型重型军用越野卡车,也是我国第一型采用风冷发动机的军用车辆(8120F风冷柴油机)!

东方红LT665采用液压助力转向机构,采用气动操纵的牙嵌式强制差速锁,气动力双片干式液压传动离合器,驾驶室暖风装置等,少数车辆还装备了10吨绞盘。东方红LT665主要用于牵引130毫米加农炮、152毫米加榴炮等师一级单位的重型装备,并参加了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正文】我国的军用越野车辆主要分:有限机动、标准机动和高性能机动;从使用角度又可分“前线攻击型车辆”、“后勤保障支援车辆”。在之前的相关文章中,“玻羊车界”已经陆续介绍了大量国内军用车辆,本篇文章以“后勤保障支援车辆”为主线,借鉴一部分内参解密资料来总结一下我国军用重型越野卡车的发展历程。

越野型军用后勤保障支援车辆,在国内一般采用全轮驱动,分4×4型、6×6型、8×8型等形式,又以6×6或8×8两种为主。在越野行驶时具有5吨以上的载重量,还要同时牵引5吨重的挂车或装备。

早在1961年,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军用轮式专业组,统一制定军用汽车发展规划,1963年《军用轮式车辆系列化方案》颁布。该方案确定研制0.5吨、1吨、2.5吨、3.5吨、5吨和7吨级6种基本车型军用车辆——因此,我国的军用车辆从国家层面讲,是遵循重量来循序渐进发展的!

在东方红LT665问世的两年前,我国与法国贝利埃汽车公司签订引进GBU(6×6)重型越野卡车技术与部分关键生产设备的协议,这个协议促成了四川汽车制造厂的诞生。1968年,国内又依据“三线建设”的规划,将北京汽车制造厂与北京汽车齿轮厂合组成陕西重型越野汽车生产基地(陕西省岐山县渭河南岸的麦李西沟)。这两家车厂建立后,川汽于1974年投产红岩CQ260/261重型越野卡车;陕汽则在1975年研制出5吨级延安牌(后陕汽牌)SX250(6×6)军用越野卡车

与此同时,山东济南汽车制造厂还同期研制出了黄河牌JN252(8×8)重型越野车。作为一型5吨级卡车,JN252的优势在于牵引力方面,其牵引力高达18吨。在外形上,JN252与太脱拉T813十分相似。采用一台水冷柴油机,匹配一款带有高低档位分动器的5档机械式变速箱,采用干式液压离合器,还在轮、轴间装有牙嵌式自由轮自锁差速器。与东方红LT665一样,JN252也配备了转向助力器。

在1984年的国庆大阅兵上,SX250、CQ261成为81式122毫米火箭炮运载车和海军导弹牵引车;而黄河JN252则拖拽着中程、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参与了此次阅兵仪式。

东方红LT665、红岩CQ261、延安SX250和黄河JN252等构成了我国军用重型越野卡车的第一代装备,这些车辆量产并装备部队后,不仅满足了部队的一部分需求,还对我国当时乃至今后汽车工业水平的迈进和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未完待续,文字及图片资料参考于网络,侵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VRXgmwBvvf6VcSZ7r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