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用户速看河南今日起正式提供携号转网服务,但要满足这些条件

2019-11-27     大焦作论坛

信管理局获悉,自11月27日起,我省移动通信用户“携号转网”服务正式开始提供。这标志着我省手机用户可以携号在三大运营商之间自由切换。

什么是携号转网?

携号转网服务,是指在同一本地网范围内,蜂窝移动通信用户(不含物联网用户)变更签约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而用户号码保持不变的一项服务。

那么,用户该如何办理携号转网呢?具体操作可分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确认携入资格

申请办理携号转网的用户可以发送“CXXZ#姓名#证件号码”至 10086(移动)、10010(联通)、10001(电信),查询是否具备携入资格。

第二步:获取携转授权码

发送“SQXZ#姓名#证件号码”至 10086(移动)、10010(联通)、10001(电信)获取携转授权码。

第三步:办理入网手续

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和授权码,前往拟转入的电信运营公司当地营业厅办理入网手续。

公告

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切实提升信息通信业服务水平,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部署,自11月27日起,我省移动通信用户“携号转网”服务正式开始提供。

1.申请办理携号转网的用户可以发送“CXXZ#姓名#证件号码”至 10086(移动)、10010(联通)、10001(电信)进行查询。

2.发送“SQXZ#姓名#证件号码”至 10086(移动)、10010(联通)、10001(电信)获取携转授权码。

3.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和授权码前往拟转入的电信运营公司当地营业厅办理入网手续。

具体事宜可咨询各电信运营公司客服热线。

河南省通信管理局

2019年11月27日

新闻多看点

工信部27日召开携号转网启动仪式,27日起,携号转网正式在全国提供服务。用户号码保持不变,符合条件可自由选择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干涉用户自主选择。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鲁春丛在启动仪式上说,携号转网试运行期间发现部分企业人为设置系统障碍、违规增设携入携出条件,一些协议期限过长,提前解约赔付标准过高等问题。工信部已监督电信运营商重点整改,并将持续监督检查,保障用户体验。

这些情况可能无法携号转网

现阶段不提供携号转网服务的移动号码包括:

1.卫星移动业务号码:网号为1349、174等号码;

2.移动通信转售号码:网号为170、171、162、165、167等号码;

3.物联网号码:物联网专用网号(如146、148、149、140-144、1064号段等)号码以及其他用于物联网应用的普通公众移动通信网号码;

4.其他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不是上述号码就能携号转网,还需满足五大条件:

1.实名入网,现阶段单位证件入网的政企客户应当将号码过户至自然人名下,再申请携号转网携出服务;

2.处于正常使用状态(非挂失、停机等);

3.与携出方结清已出账电信费用,如有未出账的电信费用(例如国际漫游费用等),与携出方已约定缴费时间和方式;

4.与携出方无在网约定期限限制的协议,或已解除在网期限限制;

5.距离最近一次携号转网已满120日(自然日)。

注意!办理携号转网可能有这些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携出授权码有效期为1小时,失效后可再次申请,建议到携入方营业厅后再申请获取,避免过期,在授权码有效期内用户仅能办理缴费、充值、挂失、解挂、补卡及密码重置业务。

携号转网视同新用户入网,办理携号转网后,新卡下一个整点开始生效,通常一个小时内就可以使用新卡。

完成转网的号码,可选择新转入运营商提供的任意一款套餐,而原有运营商的服务将全部终止,原有的余额、积分和网龄优惠等权益也无法转移使用。

此外,用户转网后可能影响部分业务使用,如第三方代缴话费,包括银行、微信、支付宝缴费等;微信、QQ、单位、学校、淘宝、网站等验证码及短信接收也可能受到影响。

另外,转网后120天内都无法再转回原来的运营商。因技术与设备等差异,办理携号转网后可能需要更换终端。

谨防“携号转网”新骗局

在大家期待已久的携号转网终于变成现实之际,骗子也用上了新招数。目前,全国已发生多起利用手机三大运营商携号转网服务实行诈骗的案件。

此类诈骗作案手段为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联系受害人,利用受害人不清楚转网具体规则欺骗事主,声称转网可能带来诸多风险,进而引导其进入网站完善信息,事主进入网站后按引导填写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等信息,因泄露个人信息导致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需注意是否满足携号转网条件要以官方短信为准,谨防上当受骗。

据了解,携号转网试运行期间

河南已有4507位用户转网成功

这项服务正式上线后

您会转吗

???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Q6jrW4BMH2_cNUgLuK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