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最爱的宫保鸡丁,见证了中国人在美国的逆袭史(菲李漫画)

2019-06-25   菲李

宫保鸡丁,是清朝四川总督丁宝桢,

将辣椒和花生加入酱爆鸡丁中,

改良而成的一道中国美食。

但在万千中国美食中,

即使是宫保鸡丁这样的美味,

也难以说有多么特别。

反而是在大洋另一端的美国,

这道菜却火得一塌糊涂。


宫保鸡丁在美国有多火?打个比方:

美国人眼中的宫保鸡丁,

就像是中国人眼中的KFC和M记,

毫无疑问的中餐代表作!


美国人有多爱宫保鸡丁呢?

美国高官政要纷纷为它打call。

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到北京访问时,

虽然当晚的家宴设在了一家烤鸭店,

但主菜中仍有宫保鸡丁。


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有次被问到,

“对中国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这个问题时,

他幽默地表示就是宫保鸡丁。

如果说政客们对宫保鸡丁的爱还比较含蓄,

那么美国普通民众对宫保鸡丁的爱,

就真的是比较奔放露骨了。

不少美国人到中餐馆必点宫保鸡丁,

甚至有些人每周都要吃至少一次宫保鸡丁。

美剧导演们也乐此不疲地为它打广告,

在《生活大爆炸》、《老友记》、

《丑女贝蒂》、《白宫风云》等热门美剧中,

宫保鸡丁的出场率有时几乎仅次于主角们。

并且因为太过喜爱宫保鸡丁,

有些美国人甚至不满意中国人对它的态度,

表示中国人是不是恨宫保鸡丁,

不然这样的美味为啥不是中国美食中的NO.1?

对于宫保鸡丁能在美国收获如此高的人气,

不少中国人表示感到自豪,

但却很少人知道,

这道美食的辉煌背后,


在19世纪60年代,

美国开始建造太平洋铁路,因为工程量巨大,

很多白人员工因为吃不了苦,

因此常常闹罢工,导致工程进度被严重拖延。

而恰巧这个时期,

不少怀揣着淘金梦的中国人来到了美国,

相比起嫌苦怕累的美国白人,

这些中国人不仅吃苦耐劳,

还天生自带基建加成属性。

因此铁路公司开始大量招募中国工人,

这些天生基建天赋满级的中国人,

后来直接带飞了美国铁路建设,

让整个铁路工程比原计划提前 7 年完工。


也因为这样,

中国人吃苦能干的品质得到了一致好评,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美国找到了工作,

与此相对的,则是越来越多的白人开始下岗。

结果那些失业的白人,

认为是中国人抢走了他们的工作和薪水,

因此开始疯狂仇视中国人,

并引发了排华高潮。

在这样的浪潮中,

明明什么错也没有的中国人,

却不得不失去工作,最终想要生存下去,

他们只剩下开饭馆一条道路。

而事实证明,中国人是充满智慧的,

即使是在异国他乡,在饱受排挤的情况下,

他们也能在任何行业干出名堂,

在反复试验之后,

各种美式中餐开始俘虏美国人的胃。


其中最有名的无疑就是宫保鸡丁,

而这道菜品在美国的大火,

也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在美国,鸡肉是第一大肉类消费品,

而美国人最爱的鸡肉部位就是鸡胸肉,

因此选择以鸡胸肉为主要食材的宫保鸡丁,

无疑更能让美国人接受。


同时中国人还根据美国人的饮食习惯,

对传统宫保鸡丁做了改变,

将口味从偏辣改为偏酸甜,

无疑正对了天生嗜甜的美国人的胃口。

现如今,宫保鸡丁成了美国最爱的中餐之一,

它的走红有着历史的巧合,

也有着时代的必然,

它是中国人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象征,

也是中国人那段辛酸岁月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