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力荐的这本科幻小说,你忍心错过吗

2019-12-27     亚马逊Kindle

书山无尽,知识无涯,Kindle为你量身打造千书随行的“移动图书馆”。


知乎上曾有一个热帖:“如何才能让刘慈欣重新开始写小说?”


对于国内的许多科幻迷来说,等待一部好作品似乎比宇宙的黑暗期还漫长。


Kindle小编想说,大刘或许暂且等不到,但与大刘同期的“现役选手”,也是刘慈欣极力推崇的一位天才级作家——特德·姜,当代最优秀科幻小说家之一,带着豆瓣9.2分的新书来了!


《呼吸》Kindle中文版现已上线。



1


对很多萌新科幻读者来说,特德·姜或许是个比较陌生的名字,但两年前的一部好莱坞科幻电影《降临》你一定听过或看过。故事里没有出现传统的外星人攻打地球,地球人奋力反击的场景,而是以语言为出发点,探讨物种与个体之间的情感连接,带着一种东方式的哲学思考,烧脑又特别。而电影的原作就来自于特德·姜的小说《你一生的故事》。


Ted Chiang, 官方中文译名特德·姜,1967年出生于一个纽约的华裔移民家庭,毕业于布朗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成为职业作家之前的工作是为微软C++程序员写参考资料。



特德·姜12岁那年读到了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从此萌生了写作的念头。高中时他参加过学校的科幻小说角,但从未拿出自己的作品与他人分享,因为那时的他意识到这种科幻小说角的讨论还相当不成熟;大学期间,他向科幻杂志投稿,但没有任何一部被发表。


直到他参加了号角工作室(Clarion writers workshop),这个被称为“科幻作家的黄埔军校”的地方,Ted才遇到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号角工作室把他正式引入了科幻小说圈。天才从此不再孤独。


迄今为止特德·姜尽管只创作出17篇作品,且全部为中短篇,但成绩却异常惊艳:从1990年发表处女座《巴比伦塔》开始,已斩获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以及约翰·W·坎贝尔最佳新作家奖。基本上科幻文学界最具权威性的奖项,全部被他拿到手。


1990年, 处女作《巴比伦塔》获星云奖;

1998年,《你一生的故事》再次斩获星云奖;
2002年,《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获星云奖、轨迹奖、雨果奖;
2007年,《商人和金术师之门》获星云奖和雨果奖;
2009年,《呼吸》获轨迹奖和雨果奖;
2010年,《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获轨迹奖和雨果奖……


国内读者熟悉的作家刘慈欣、郝景芳获得的都是有“科幻界诺贝尔”之称的雨果奖。细数一下,这个奖已经被特德·姜拿过4次。另外,特德·姜还曾因为对自己作品“不够满意”而拒绝过一次雨果奖提名,这任性也是没谁了。


尽管本人相当低调,极少接受公众采访,但读过他的科幻迷都尊称其为“姜神”,大呼“究竟一个人要多么天才,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在《呼吸》之前,特德·姜的两部作品集曾被引进国内——《软件体的生命周期》与《你一生的故事》,也走的是低调不张扬的宣传风格。由于他本人觉得《软》太单薄了,所以重新与几部新作品整合,包括《商人和炼金术师之门》《呼吸》《前路迢迢》《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达西的新型自动机器保姆》《双面真相》《大寂静》《脐》《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九篇作品。


新书刚问世没多久,豆瓣评分就直飙9.2,再一次令世人折服。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大卫·布林、格雷格、贝尔等同行都为之疯狂——


这是优秀科幻小说应该有的样子。《呼吸》让你思考那些大问题,更加感受到生而为人的温度。

——奥巴马


特德•姜将值得用于一部长篇小说的点子、才智、鲜活的想象和少见的洞察力凝结在短篇小说中。读者一定要反复捧读,每一次都能获得极大的阅读快感。

——大卫•布林,科幻作家


科幻文坛上最杰出、受到最高评价的小说家之一。特德的短篇小说极具震撼力,科幻味非常地道!不读特德•姜,就不会了解科幻。

——格雷格•贝尔,科幻作家


为了让大脑正常运转,我一直建议人们每年读52本书。但如果你只有时间看一本,那么,就是眼前的这一本。

——朱诺•迪亚斯,著名作家


没有宏伟壮丽的场面或时尚酷炫的高科技,但每一篇特德•姜的作品都通向科幻的最深奥义。

——宝树,科幻作家


特德•姜未出版一部长篇小说,便已获得盛名。这在当代科幻作家中极为罕见。他繁复的故事充盈着创造力和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埃伦•达特洛,美国知名科幻小说编辑


2


想读懂一个科幻作家,就不得不提到他在作品中世界观。



市面上的传统的善恶之争的故事总是遵循这样的模式:世界很美好,邪恶入侵,英雄们奋战,最终击败邪恶,于是世界又重新变得美好了。许多文学评论家称其为一种保守的叙事,因为它总是倾向于让世界维持现状。这也是类型小说或影视作品的常见模式——秩序首先被破坏,但最终恢复。


但在特德·姜看来,科幻小说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叙事:一开始是我们熟知的世界,接着新发明或者新技术带来了变化和混乱。在故事结尾,世界被永久的改变了,永远不会回到本来的样子。因此,这种故事模式是积极的,它暗含的信息并不是我们应该维持现状,而是改变不可避免。新发明或者新技术的影响——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不可避免,我们必须去面对。


在《呼吸》中,不少作品就有着对于新奇技术的想象,并因此建构起一个个“反乌托邦”式的世界。这里重点想推荐两篇:《双面真相》《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


《双面真相》中的黑科技,是一项叫做“会忆”的记忆影响储存技术,它可以以人的视角储存所有影像,当事人可以按照关键词检索记忆影像,也可以将自己的个人影像完全公之于众。


比如,你和朋友聊天谈到“我们上一次去海边的时候”,“会忆”就会调出当时的视频,出现在视场的左下角;比如,当你只是默念出日记中“第一次约会的西餐厅”,同样会触发“会忆”并调出相关场景。这是不是很“黑镜”既视感?


但如果只限于此,只能给读者带来新奇,还称不上震撼。精彩在于特德·姜通过描绘主人公对“会忆”这项技术接受度的变化,来引发人类对记忆的与记录的重新审视:我们知道记忆不可靠,但我们却很少质疑它。拥有真正准确的记忆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呢?


我们现在的记忆,不如说是加了滤镜的有选择性的片段;我们的人生,不如说是特定时刻编排的故事;但当这一切都被数字化无损还原的场景取代时,我们曾珍怀的往日时光,是否还温情依然?


“我在客厅推着玩具车四处走动,我奶奶在缝纫机上忙活,偶尔转过身来朝我亲切地微笑。那个时刻并没有被照片记录下来,所以我知道这份记忆只属于我自己,迷人而又美好。……我的记忆都是私人自传,跟奶奶在一起的那天下午呈现在我记忆中的显著位置,是因为我投入了感情。假如视频记录揭示出奶奶微笑其实是在敷衍我,她正因为缝纫活计做得不好而感到沮丧,那我会怎样?对我来说,记忆的重要之处在于我从中感受到幸福。”


经历组成人生。即使和他人经历同样的事情,因为个性差异,我们的选择标准和关注细节也会不同。我们会特别记住我们认为重要的事,由此构造的记忆来塑造我们的人格。那么,如果当每个人都记住所有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否将被抹除?



《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这篇作品的标题就十分耐人寻味,出自19世纪丹麦神秘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理论。他认为人通过焦虑,可以领悟到自己其实充满着各种可能——自由意味着我们必须通过焦虑不停地进行选择,从而实现这种或那种可能。


特德·姜将故事设定构建在量子力学认为的平行宇宙中,其中的新科技则是能够为平行世界的自我之间搭建联系的“棱镜“。通过棱镜,人们能够跟“平行自我”视频、聊天,看看那个“我”是不是弥补了这个“我”的遗憾。从而探讨个人自由意志与选择的意义。


棱镜的出现,究竟是缓解了人类的选择焦虑,还是制造出更多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做出或好或坏的不同抉择时,会产生两个不同的平行宇宙,他应该为自己的抉择承担道德责任吗?


特德·姜并未直接描述棱镜带来的社会变革,而是聚焦于个人,故事中出现了像戒酒、戒毒互助会一样的棱镜互助小组,带着点儿黑色幽默,主人公置身其中,展开着各自的动机和抉择。


平行自我之间的对话与审视。可能使得处境较差的“我”对处境较好的“我”产生嫉妒,从而引发新的犯罪;人们将会肆无忌惮地杀人放火——因为他们设想无数个平行自我中必然会有一两位会采取极端行为。所谓出于个人自由意志的善意选择,将被另外一个世界自己的恶行抵消。按照量子力学理论,无论你做何选择,都有人跟你做出相反的选择,选择是否还有意义?


难得可贵的是,特德·姜笔下的这个世界最终并未走上彻底毁灭之路,他还是肯定了道德与责任感的价值:选择是有意义的,选择会成为一个人本身。平行时空里相反选择的存在并不会抵消这个世界里的道德权重。


“人类决策属于经典物理现象的范畴,并不属于量子物理现象。所以决策行为本身并不会引出新的分支,而是量子现象产生了新的分支,你在那些分支里的选择始终是有意义的。”

并且在最后给出一个阳光积极的完满结局:


“你改变的不仅是你在这条分支里的行为:你是在给将来产生的所有分支中的自己打预防针。通过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你是在确保从此以后一个更好的你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分支里。”


3


我们常说,科幻小说可以分成两种,一类是史诗级的宇宙战争描写、华丽炫目的科技背景,与眼下绝无关系的幻想世界,以此吸引读者眼球;另一类则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大场面,但善于深挖人性,让读者反思自己的生活。


特德·姜属于后者,又不局限于后者。与其说他的作品是科幻,倒不如说是带着哲学意味的幻想小说。他游走在科幻边缘,将哲学理念浇灌在作品中,用全新的逻辑和符号,创建出一个个光怪陆离又逻辑严密的异世界。


每一个世界都有自己独特的运行法则。宗教、自由意志和爱,在其中自由自在地行走,让我们能彻底摆脱对科幻的固有期待,沉浸到他架构的宇宙中,抽身而出时仍带着震撼。


每一个“科幻必读”书单上都应该有特德•姜。



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亚马逊Kindle】在字里行间,一起涨姿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BirTm8BMH2_cNUg3WN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