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子本该合法继承皇位,为何还有那么多太子选择冒死谋反?

2022-01-23     生活给的温暖

原标题:古代太子本该合法继承皇位,为何还有那么多太子选择冒死谋反?

大禹之前是禅让制,大禹在位时本想将位子传给伯益,但伯益去世得早,儿子启继位,启建立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并开始王位世袭制,由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到了周朝,周朝规定:“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意思是只有皇帝正妻的大儿子才有资格继承,若是正妻的大儿子不在了,就立正妻的其他儿子为继承人。

“太子”便是皇帝的继承人,值得注意的是秦始皇之前的太子,不能称之为“皇太子”,只有帝制时代的太子,才可以称为“皇太子”,商周时期天子与诸侯的法定继承人称为太子或世子。

汉朝时期皇帝与诸侯王的继承人都可以称“太子”,但只有皇帝的继承人称为“皇太子”,汉代以后,诸侯王的继承人称为“世子”,只有皇位继承人才称“太子”。通常皇帝在位期间,都会册立太子,等到皇帝死后,太子继位,但还是有很多太子却选择冒死谋反,不是合法继承皇位,为什么?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太子”的身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皇帝赋予的,皇帝想立还是废,立儿子还是孙子,都是由皇帝说了算,但太子与皇帝的关系又是微妙复杂的,皇帝需要继承人,精心培育继承人,这也让继承人对自己构成了威胁,如宋文帝就被太子刘劭所杀。

汉武帝在位时,册封儿子刘据为太子,结果因为自己的一个梦,让汉武帝陷入恐惧,从而把太子刘据给处死了,父子的矛盾不只有这一点,因为皇帝向来有很多妃子,也有很多儿子,太子当得了一时,却不一定能当到继位那天,说不定哪天就被皇帝废了,所以皇帝活得久一天,对太子的威胁就多一天,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立了嫡长子杨勇为太子,后又改立了儿子杨广为太子,杨勇也被杨广赐死。

另一个原因便是来自兄弟的威胁,秦二世就是害死兄长后继承了皇位,无论出自什么缘故,兄弟相争时常有发生,太子没有坐上皇位时,兄弟就有可能让太子永远也坐不上皇位,像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掉太子李建成,成为了皇帝。

即使是没有立太子,皇帝也难以解决兄弟相争的情况,康熙死前没有立太子,就导致了“九子夺嫡”,乾隆皇帝大概是史上难得的合法继位,又活得久的太子与皇帝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71efddbdd4cfb17ecf5f7c904c91f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