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影星胡蝶的成熟和圆滑

2023-08-31   渺茫的风景

原标题:民国影星胡蝶的成熟和圆滑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蝴蝶可谓红极一时,她脸上那对招牌式的酒涡,成了她作为美女的重要标志。身上穿的旗袍,戴的首饰,一时间都成为大众模仿的对象。胡蝶的成就都是自己辛苦打拼得来的,她知道自己的不易,自然也很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胡蝶属于见多识广的女孩子,老家是广东,出生在上海,她的阅历很丰富,随着老爸事业的起伏跌宕,她的日子也忽上忽下的,过得甚为紧张。最落魄的时候她在故乡广州做过一段小保姆,因无法忍受虐待回到上海后又差点被一家袜子厂的老板娶回家当小二奶。后来跟着在铁路上工作的老爸在铁路沿线的城市辗转,她在天津、营口、北京生活过,十六岁再次回到上海。曲折的人生经历以及接触到的南北许多城市的文化,为她的气质增添了民国女儿家少有的大气,让她性格宽容的同时,骨子里也多了一点世故和圆滑。

刚出道时,胡蝶除了拍电影,还是宣传海报的模特儿,做肥皂香烟的广告时,画里的样子非常美。她与阮玲玉当年都是上海滩的红星,阮玲玉感性,胡蝶理性。阮玲玉对事业也肯吃苦,却没有像胡蝶那样刻意去追求。胡蝶为了拍好戏去北京拜梅兰芳学京剧,讲普通话。演戏配音的时候,她在录音室里一待就是七个小时。

性格开朗的胡蝶一直是个目标非常明确的女子,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于是在第一次婚姻结束之后,她很快再嫁洋行工作的潘有声。

抗日战争,潘有声在香港做生意,胡蝶一家人随往,上海失守而他们却在香港过着太平的日子,潘有声工作稳定,业余买马,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命运的改变应该是从胡蝶的三十箱珠宝丢失开始的。

1941年,日本人邀胡蝶赴东京拍一部《胡蝶游东京》的影片。为了逃避与日本人合作,胡蝶将前半生的所有积蓄打理成三十个箱子托人运往内地,谁知珠宝在半路丢失。为寻得原物,就找到当时红得发紫的军统局局长戴笠帮忙。由于兵荒马乱,劫匪如麻,任凭有通天之能,此案也无法侦破。戴笠慕名胡蝶已久,为博美人开心,最后不惜自己掏钱,买回一些相同的珠宝给胡蝶交差。

那年,胡蝶与丈夫潘有声的感情还是非常好的。而戴笠对胡蝶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得到胡蝶。

为了达到自己目的,戴笠又使出一招,派人打发走潘有声,让他去昆明做生意,还给潘有声发了商人梦寐以求的专员委任状和滇缅公路通行证。潘有声走了,面对戴笠强大的势力,胡蝶知道自己无力反抗,只能违心顺从。此时的胡蝶虽痛苦难耐,凭着自己的成熟、圆滑和理智,开始了在重庆的三年生活。

胡蝶就是胡蝶,她知道戴笠也绝非一个普通的男人。虽然无奈,但终究还是顺从了。

1945年抗战胜利后,戴笠因飞机失事摔死于南京近郊,胡蝶便与潘有声一起,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上海。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