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八佰》更悲壮,地狱般的7日之战,500壮士死守宝山

2022-09-25     小花的生活

原标题:比《八佰》更悲壮,地狱般的7日之战,500壮士死守宝山

“此去,倘能生还,固属万幸。如有不测,亦勿悲戚,但好好抚养儿女,孝奉翁姑。” 那时,他已是3个孩子的父亲。 2 1937年8月30日,姚子青抵达宝山。 那日,江堤瞭望,唯见东方水上,号称世界第一的日本联合舰队船只,如同一个个漂浮在海上的钢铁棺木。太阳旗在海风吹撩下,嚣张地摆动,遮天蔽日。

“头可断,血可流,宝山不可丢!” 那一刻,不知他是否想起7年前,也是在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当他得知同乡黄梅兴把日寇打得丢盔弃甲时,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对同学们说: “以后日寇如果再敢侵犯,我也要像这次一样把他杀得胆寒,让他再尝尝中国人民的铁拳是什么滋味!” 这一次,登上拳台的是他自己。面对的,还是这个几乎“不可能战胜”的对手。

1天后,姚子青带领583团第3营500余名将士,正式接防城池,宣誓剪灭倭奴凶焰,洗雪国耻! 宝山保卫战,开锚。 这场仗,从一开始,就很难。 第1天,日军第3师团2500人,在舰炮、战车、飞机的掩护下,对宝山城发起进攻。

姚子青调兵遣将,从容布防。他对部下们说:“不把鬼子驱逐出去,是我们每一个军人的奇耻大辱。” 他率队奇袭日军,日寇第一天的冲击,无功而返。 第2天,日寇出动飞机舰炮,企图切断姚子青和后方的联系,被姚子青识破,遭到顽强抗击。 第3天,日军又派2000步兵企图突围。这次,姚子青先发制人,派出一支突击队,将敌人拦截于金家宅和宝山外围之间,尔后侧翼包抄,竟毙伤日军200多人。 第4天,气急败坏的日军集中军舰30艘,猛轰宝山。 城中,常能听见“磕磕”的声响,那是日本人的硫磺弹碰撞建筑物的声音,这些弹头一落地,便喷出赤红的火光。方圆10里的城,在硫磺浓烈的气味包裹下,化成一片火海。

“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 3 4天过去,日寇慌了。 他们没想到这个戴着眼镜,长相儒文的将领,打起仗居然这么狠。知道是块硬骨头的日军,攻得更加凶狠。 第5天,姚子青手底下4个连长已经阵亡了3个,9个排长战死6个。 那天,他宣布:“所有勤杂人员,包括架线员、炊事员、传令兵,一律到前沿阵地去。” 并且告诉部下, 连长牺牲了,排长接替,排长死了,班长接替,班长死了,老兵接替。 不用再请示报告了。

他们突然发现,被轻视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身体里藏着一种不可名状的刚毅。

“鲸涛鳄浪撼危城,全仗吾曹抵死争。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 明知不可胜而奋战的姚子青,同时被敌人和同僚敬重。 5 后来,战况持续深入。 终于,1937年11月12日,在“八佰”顶住了日本最后一波冲击后,淞沪会战正式结束。 同时结束的,还有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臆想。日本,正式被拖入“持久战”的泥潭,这对于一“弹丸小国”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 或许,日本最终的失败,从那一刻起,便已悄然注定。

“誓与宝山共存亡,请旅长放心。” 如今,83年过去,今天的宝山,风景宜人。 作者:谭易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3b0923880010f128f8edd101b471f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