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主播”董明珠
作者:湫尘
最近,随着一些带货主播的爆火,直播带货再次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越来越多的人对一位年近七十还活跃在直播间的“顶流主播”点赞,她就是董明珠。
这段时间以来,董明珠频频现身“明珠羽童精选”抖音直播间与数万网友互动。直播间里董阿姨谈笑风生,精神饱满,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有时候甚至连续直播到晚上12点。有了董明珠的参与,直播间频频登上带货榜榜首,格力循环扇、晶弘魔法冰箱、时光序衡温空调等产品成交量屡创新高。
董明珠身上传递出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共鸣:只要实干肯干,做的事有价值,奋斗者都终将赢得尊重、理解和信任。不论面临多少困境,前路迷雾重重,他们最让人钦佩的是:我就在这里,直面问题,不逃避,做个斗士,披荆斩棘。尤其是到了本可以安享天伦的年纪时,仍然选择与自己的企业并肩作战,这无疑是企业家精神的最佳诠释。
时间沉淀之下,人们更能够看到优秀的企业家、创业者身上有着共同的闪光点,比如干实事、不服输,又比如有大义、讲情怀等。
不久前,董明珠公开表示格力电器不裁员,这在“哀鸿遍野”的“裁员潮”下显得非常珍贵。疫情影响之下,确定性才是最稀缺的社会信心来源。格力做出不裁员的承诺,彰显的是一个民族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担当,更是当前格力对自身发展信心的笃定。
正如董明珠常说的“一个好企业的价值,从来不是靠它挣了多少钱,而是看它给国家、给社会、给员工、给投资者创造了多大价值。”
当创新的热潮涌来,当困难如洪流般袭来,中国企业如何抓住机会实现突破,又该如何迎着逆势而上,为社会造福,成为考验每一个企业创新初心与发展智慧的命题。
考验与压力面前,最能看清企业实力和企业家人格底色,当前的格力创新基因依然强大,品牌声誉依然强大,发展依然韧性十足。企业家董明珠依然坚持创新,对中国制造依然保持热忱,为让企业成为国家一个“健康的细胞”而不断奋斗。
我们应该看到,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一个企业在31年的风云变化中,仍然能保持核心科技人员的稳健增长,本身就实属不易。这既有来自于市场的压力,也有自我进化的压力,更大程度上,应该是后者。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格力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尤其在近十年,格力电器的技术研发人员从2011年的5600多人发展到如今超过16000人,占员工总人数比从曾经的6.5%到如今的20%,充分展现出其强劲的创新动能。
此外,格力电器的自主创新之路也收获颇丰,目前格力电器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0万余项,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五年进入全国前十,拥有35项“国际领先”技术。
一个企业有一个企业的时代使命,作为一个站立在时代潮头的企业,必然要在自我进化中实现自我超越。而这个过程,也必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未知的挑战。
专业化与多元化是硬币的两面,在一个面做到极致后,转型做另一面,遇到的困难会比单做另一面更难。不少声音从营收上就对格力的多元化布局下结论为“多元化困局”,未免过于武断了。一个具备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从来不会将企业的未来绑定在“多收了三五斗”上。它瞄准的,应该是长远的发展。
从我们耳熟能详的“好空调格力造”到如今的“好电器格力造”,格力已经迈出了一大步,格力智能装备、格力工业板块都正在发生变化,释放积极信号:
格力智能装备如今已经为汽车、家电、电力、机械制造、食品、教育等诸多领域提供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累计已申请专利3180项,2021年装备板块同比增长42.77%,2022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
工业制品方面,格力旗下凌达压缩机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产品销量达4604万台,凯邦电机年产能8000余万台,产值40亿元,跻身全国同行前列;
电子元器件领域,格力新元电子布局电容器、半导体功率器件及控制器三大领域,是中国电子元件行业百强企业成长性前十强中唯一的电容器企业,位列国内电容器行业前三名。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突破20亿元,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过18%,2022年营收有望继续保持约20%左右增长。
新能源板块,格力构建了涵盖锂电池材料、锂电池、模组/PACK、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新能源整车、工商业储能、能源互联网系统的一体化产业链。依托新能源商用车制造企业与电池技术的优势,格力钛产品研发延伸至专用车领域并实现生产销售,涵盖公交车、公路车、机场摆渡车、城市环卫车、物流车、冷链车、矿用重卡、核酸检测车、叉车等全品类产品,已在北京、哈尔滨、海口等全国220多个城市运营。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格力无疑是走上了一条难而正确的路。不妥协,不迁就,不等不靠,自我“折腾”,探索一个制造企业的最大可能性。
一直以来,优秀的企业家都有一个“爱折腾”的特质。如今,这种“爱折腾”正在企业家中变得越来稀缺,这是一个必须重视且需要引起足够警惕的信号。因为,当企业家都不愿意去折腾了,社会发展的动能也可能就真正熄火了。
在这条创新之路上,“爱折腾”是一个企业家责任与担当的代名词,是企业与企业家相互成就的连接器。
在与格力共同成长的31年里,董明珠一心所系无他,在国家责任与企业使命中担当前行。无论是进军智能制造还是开拓高端医疗,董明珠带领格力不断探索,打开创新的无限可能,同时她也实现了个人与企业、企业与社会在价值实现上的深度嵌合,这也正是企业家精神最生动的写照。
在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时代命题下,倔强的逆行者往往是行业的破壁人。无论是董明珠还是任正非、曹德旺,正是这些企业家身上的挑战精神、不服输的执念和信仰,造就了这些“国家脸面”企业的活力基因。正是依托于这些“爱折腾”的企业家,让中国制造企业有坚实的基础去探索出属于中国光荣与梦想的创新之路。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