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已经逐渐成为一项热门运动,特别是一些大型正规马拉松赛事可谓是一签难求。参赛名额有限,而民众对于马拉松的热情却是与日俱增。
拿即将在12月15日开跑的2019深圳国际马拉松来说,今年的报名总人数达33051人,开放抽签名额为8353人,中签率为25.3%。半程马拉松项目报名总人数为65956人,开放抽签名额为12042人,中签率为18.3%。
需求和供给间巨大的差额,让不少人看到了“商机”,做起了“名额生意”。
200元买“深马”名额?
有媒体报道,12月2日,一个微信名为“青梅煮酒”的人在全国各大跑友圈中,公然兜售深马名额,宣称“半马120元,全马200元”。
然而,在跑友转账成功后,“青梅煮酒”却将跑友拉黑了,人也消失了。短短几天时间,就有不少跑友上当。
随后,龙岗警方介入此事进行调查。原来,“青梅煮酒”姓蔡,是深圳横岗某服装厂员工。平时他有喜欢跑步健身的爱好,也参加过几次深圳举办的马拉松赛事,认识了不少有同样爱好的跑友。因此,他十分熟悉马拉松赛事的报名流程,也深谙赛事名额稀缺的事实。最近他手头紧张,于是就把手伸向正在寻求参赛资格的跑友们。
目前,犯罪嫌疑人蔡某已被抓获。
实际上,这类“名额诈骗”是跑圈中最为常见的套路。犯罪嫌疑人通常长期潜伏在各个跑圈,和群友互动聊天,明示或者暗示自己有相关渠道,利用跑者对于参赛名额的渴求心理进行诈骗。而跑友们正是基于共同爱好组群,信任度较高,往往更容易中招。
就此事,深马组委会发布公告,公告内容如下:
参赛名额到底能卖多少钱?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200块钱买的名额,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么,在“名额市场”,一个马拉松名额到底能卖多少钱呢?
2017年的北京马拉松,近10万人报名,但参赛名额不到3万,当时中签率不到三成。大量没有中签的跑友对参赛的执著,催生了一批“名额黄牛”。
当时,在国内著名二手交易平台上,原本只要200元报名费的北马,一个名额被炒到千元以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北马预约报名人数超16万人,只有不到3万个参赛名额,中签率仅为16%。赛前,在一些网络交易平台上,已经有人叫价数千元转卖参赛名额。
对于这种现象,北马大赛组委表示,转让参赛名额违法,涉事者将被禁赛乃至终身禁赛。同时提醒:购买他人名额参赛,即便完赛也不会获得属于自己的成绩。
马拉松,想说爱你不容易
马拉松是一项极具魅力的运动。
从1981年北京马拉松开始,经过39年的发展,中国马拉松产业日益壮大,尤其是2014年之后,更是进入快速扩张阶段。
2019国际田联路跑会议上发布的《中国路跑运动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境内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规模赛事共计1581场,累计参赛人次583万。
上千场赛事、几百万人次的参与者,赞助商投资、报名费等收入,基于比赛所产生的主场馆租赁和酒店住宿,出售赛事转播权所带来的媒体收入,以及外延出的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文旅消费,拉动了数百亿元的马拉松经济。
《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消费总额达178亿元,全年赛事带动的总消费额达到288亿元,年度产业总产出达746亿元。
一片繁华之下,也伴随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马拉松似乎也变了味儿。
从“一场马拉松瘫痪一座城”的讨论,到两万人参赛、上万人次接受医疗救助的新闻,再到最近的诸多替跑、抄近路、递国旗事件等等,比赛中发生的那些奇闻异事,反而远远掩盖了比赛本身的吸引力。
有专业人士认为,近年来的中国马拉松热,是政府、市场和各地跑友共同推动的结果,管理部门的放开,企业的市场嗅觉,跑者的共襄盛举都是马拉松热不可或缺的条件。
而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大批资深和新晋跑马爱好者的加入,也吸引了部分具有“从众心理”的“热心市民”,为了“打卡”而跑马,一时聚集的“热度”也使得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时刻考验着主办方的管理和应对能力。
跑一场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而如何“规整”好这段路程,还需要多下功夫。
如何更好地发展马拉松经济?
国家体育总局去年联合多个部委,出台了《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鼓励马拉松产业的消费创新、赛事特色和产业融合。
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出现具有相当实力和影响力的十大品牌赛事运营公司和10家品牌马拉松运动产业技术服务装备商;全国马拉松赛事场次(800人以上规模)达到1900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达到350场,各类路跑赛事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
而要让这项运动能够实现其价值,首先得先意识到,不管将马拉松赛事打造成一场多大的盛宴,首先,必须要坚定,这是一场比赛。
是比赛就必须有规则。国内马拉松赛场违规频出,究其根本,还是马拉松的主办方和参与者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一场比赛背后,公平竞争和契约精神的重要性。
作为国内马拉松赛事最重要的监管方之一,中国田协对现有政策做了多项修订,拟从赛事运动公司和参赛者两方面来加强监督管理。
例如针对赛事运营公司在赛事组织、推广、运营及其他服务等方面出现的违规情况,中国田协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处罚,包括但不限于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取消1~5年运营资格、永久禁入等。
对于参赛选手的违规违纪,中国田协在今年连续发布了《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参赛指南》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马拉松赛事报名参加资格审查制度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规范参赛程序,确保办赛参赛安全。
“双金赛事”深马,先打个样儿
相比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而言,2013年开始举办的深马是一个相对“年轻”的赛事,自创办以来,在中国田径协会、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马以稳健的步伐,一步一步地成长为国内知名的马拉松品牌赛事。
2015年至2018年,深马连续四年荣获了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同时,在2018年还获得了国际田联路跑金标赛事荣誉称号。自此,深马正式迈入了“双金赛事”的时代。
(2019深马完赛奖牌以龙岗大运体育中心建筑为主体,正面集中展示平安大厦、地王大厦、市民广场等深圳市地标建筑,背面是由全国著名的艺术家潘鹤雕刻而成的拓荒牛雕像。)
在日前举行的2019深圳国际马拉松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深马将以双金赛事的标准自我要求,全面提升赛事竞赛和服务水平,在竞赛、安保、交通、医疗、志愿者、宣传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所有的工作必须细致再细致,用心再用心,承办方将对往年赛事进行复盘,广泛听取跑友对深马的意见反馈,总结不足、解决问题,力争将深马打造成符合深圳定位的、高水准的国际马拉松赛事。
能否看到一场专业、高素质的比赛,能否让舆论对于马拉松的讨论回归到42.195公里的赛道上,12月15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