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人生的境界,是带着三分烟火气,接受三分不如意。
林语堂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相信主张无忧无虑和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学,一定要叫我们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
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体验,应该是快乐的,但是很多人却把人生过成了炼狱。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执念太深,又或者是总把焦点放在那些痛苦的事情之上,总之,很多人过得并不开心,并不快乐。
与其说是生活辜负了自己,倒不如说是自己辜负了生活。
是生活决定了你的态度,还是你的态度决定了生活的质量?这是一个问题。
在生活中,所有人都在说“压力太大了,内心有一些东西放不下”。但是放不下的根源是在哪里呢,其实还是在于自身。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他找到一个禅师,他痛哭着告诉禅师说:“我活着太痛苦了。”
禅师问他:“是谁让你痛苦的呢?”
这个人说:“没有人让我痛苦。”
禅师又问他:“是什么事让你痛苦呢?”
这个人说:“自己也说不上来,总之就是觉得活着挺累。”
生活固然是有一些压力,需要我们承担一些东西,但是并不代表有压力就是痛苦。
人生需要沾着三分烟火气,带着三分不如意,这才叫生活。
如果每天让你过着琴棋书画诗酒茶的生活,那叫生活吗?那不叫生活。用另一种角度来看,沾着三分烟火气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那才叫人生。
有些压力怕什么,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每天早上天刚亮,急急躁躁的叫着自家的熊孩子去上学;每天跑到菜市场,有的时候还要斤斤计较,比较一下菜的价格;隔三差五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聚会吃个饭,各自发一通牢骚;晚上睡觉之前,和家人讨论着什么样的电影有意思。
虽然背负着房贷车贷的压力,但是有一份简单而又充实的人生,这不就是生活吗。
有着三分烟火气,有着三分忙碌,有着三分期待,有着三分充实,甚至还有着三分不如意,这大概就是林玉堂先生口中“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
即便是人生有一些不满意,有一些不开心的地方,那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小插曲,要看你怎么去选择,放松一点,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如果真的认为生活是一种痛苦,那也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的痛苦。
自己的执念太深,总是向往着要把人生的那三分烟火气和那三分焦虑去除,想要人生十全十美,一旦有一些不完美不开心的地方,你总觉得自己命运太差了,自己太痛苦了,越是有这样的情绪,活得越是痛苦。
痛苦不在于外物,而在于自我内心,生活是在于接受三分烟火气,接受三分不完美,而不是一味的去和那一些小小的不如意去作对。
《道德经》中老子说: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人生的富贵和圆满都是不能长久保留的,别太追求十全十美,让人生留有一些压力,留有一些不圆满,反而是一种好的状态。
而在这背后,更好的是能够接受不完美的心态。
别把自己绷得太紧,别对自己要求太高,有的人把自己放在一个高压的工作状态中,生怕自己错过一天的财富,还不断叫嚷着说自己的压力太大了。
国学智慧《菜根谭》中说: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天地看起来好像安宁,没有什么变化,其实充盈在里面的阴阳之气一直在运动,没有一刻停歇。太阳和月亮白天黑夜不停的运转,但是它的光明自古以来没有改变,所以君子闲散时要有紧迫感,过于忙碌时也要有悠闲的趣味。
人生的那一种趣味,是在于自我内心调节之后的享受,而不是全都靠外物的物质堆积起来的放松。
就好像有的人总在追求财富,当有一天自己达到那一个财富的层次,可内心也并没有轻松的感觉,这都是因为自己内心的问题,调节好了,通顺了,一切也就释然了。
文|国学书舍
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