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上认为的健康问题可能并不是最终的答案,比如我们说的癌症。
当癌症发病,必须进行化疗或放疗来治疗时,多数患者常认为放化疗期间易引起食欲不振、吞咽困难等让体重明显下降的情况是正常现象,只要治疗完再多吃点就可以恢复。实际上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如果不能保持体重,或者将体重维持一定的标准,身体恐怕无法储存足够能量对抗病魔,将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但同时,这并不表示体重过重的患者就能掉以轻心;当经历化疗、放疗后,如果体重持续过重、超过健康体重标准,则得当心可能会增加癌症复发的风险。那么,今天我们就谈谈对于癌症患者治疗时体重的保持问题,以及多少体重能更好防控癌症,并且聊聊患者在体重控制时面临的疑惑。
体重和营养是影响癌症治疗成效的关键,无论体重过轻或过重,都不利于癌症治疗。据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指出,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有20%的患者因营养不良而死亡。因此,维持适当体重与摄取足够营养,才能确保癌友体力充沛,减轻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
那么该如何分辨癌症患者的体重有没有达到标准?患者可以利用身体质量指数(BMI=人体的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作为判断标准:
BMI<18.5:表示体重过轻
BMI18.5~24:属于正常体重
BMI24~27:表示体重过重
BMI>27:属于比较肥胖的程度
对于上面的标准,我们可以知道癌症病患应尽量维持BMI在22-24之间,体重过轻的患者建议增重,并持续密切监测体重,确保身体有足够能量能对抗病魔;当癌友体重过重时,则建议先维持原体重,也就是说需要一定程度的减重。
如果癌症患者身材比较肥胖,在治疗结束后,可由饮食与运动着手减肥。减重的方式不是不吃东西,或者吃所谓的减肥药来减重,而是用正确的减重方式,通过饮食和运动的调节来控制,最重要的还是持之以恒,比如可以与朋友一起运动、爬山,长期维持健康的体重对身体的负担越小。如果控制饮食与运动的效果不好,而且肥胖程度比较高,那么患者只能求助医生,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开处方药辅助减重,比如血糖异常的癌症患者可能需要二甲双胍来调整等等。
体重过轻会影响治疗的效果,体重过重的病患在放化疗结束后也有风险。国内有医疗机构进行过相关的调查研究,针对大肠癌2期、3期的患者情况进行统计调查,体重肥胖的病人在痊愈后,大肠癌复发的风险高于正常体重的患者。另外,体重肥胖的前列腺癌患者,术后产生尿失禁的风险较高;肥胖的乳癌患者则有较高几率出现上肢淋巴水肿。
对于女性来说,如果身体较重的乳腺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康复后需要将体重降下来,要不身体上过多的脂肪会转换成胆固醇,而女性的胆固醇在体内进行化学转化,可能会再次增加女性激素水平,当激素过多就可能让乳癌再度复发,或是患上例如子宫内膜癌等女性的恶性疾病。
既然我们通过上面的文章,了解了健康体重的重要性,那么患者的饮食方式就不能再马虎。不过,现代很多人一出现疾病就去网络上搜索,试图找到治疗的最佳方法,但实际上网络上有很多谣言,很多所谓建议的饮食方法、营养补充法、保健品以及秘方偏方等并不科学,比如有的说有了癌症吃肉不好,应该吃更环保的素食;或者也有的说还是应该补充各类营养,各种维生素等等……
不少患者抱着“乱投医”的想法尝试,结果没有消灭掉体内癌细胞,反而可能让自己陷入病情严重的境地。那么,但这些饮食观念是否正确,真有其效?在这里患者们应该建立正确的饮食观,为癌症治疗做好准备:
1、癌症患者不能吃肉吗?必须吃素吗?
有这种说法的依据是,癌细胞需要人体的营养才能繁殖生长,而肉类体重较丰富的蛋白和脂肪,容易促进癌症进展。
但实际上,即使你不吃任何营养,癌细胞也会消耗人体自身的营养来供给它的生长,所谓阻断营养的说法很难实现。而且,在治疗期间的癌症患者身体一般都是比较虚弱的,需要大量补充蛋白质来增进细胞的修复能力,只要避免过度加工、重度调味的肉类,适量摄取鸡肉、猪肉等肉类可满足患者的蛋白质需求。至于素食癌症患者则建议以蛋奶素为主,多吃黄豆、豆腐、蛋类,同时补充动物与植物性蛋白,满足蛋白质缺乏的情况。
2、有机食品抗癌效果佳?
所谓的有机食品其实是绿色环保的意思,但这跟营养关系并不是非常大,有机指的是指不污染环境、较环保的种植方式,目前尚未有任何研究可明确证明,有机食物能够提升患者的抗癌能力。
3、保健食品有助抗癌?
不少患者会考虑吃营养品来抗癌,而且市面上也有很多营养品打着抗癌的旗号宣传,比如有不少广告会说灵芝等中药能够抗癌,但实际上这类的中药所谓的抗癌机制是通过提升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也就是说如果患者能够通过食物提升抵抗力,那么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现在市面上销售的保健食品以及营养品成分良莠不齐,很多中药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在没有搞清楚癌症的情况下贸然服用这些保健品、营养品或者药品很容易适得其反,所以,建议患者仍应优先以天然食物摄取营养,如果出现部分营养不足的情形,也需要跟医生沟通,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相应的营养补充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