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气温非常炎热,很多人可能吃一顿饭或是外面走走路,都是一身的臭汗,在这样的情况下,洗澡的频率自然就会升高。
洗澡,能够及时清洗掉身上的臭汗和细菌,从而让身体感觉更为舒适。
不过,洗澡时一些小的细节也要特别注意,半个月前收治了一名60岁的老人,患者在吃完饭以后身上出了很多汗,感觉特别难受,于是就去洗了一个澡,但就在洗澡的时候,危险发生了,他突然感到头晕目眩,随即整个人晕倒在了浴室里,万幸的是,患者被家人及时发现送送到了医院。
检查结果显示,这名老年男性患者之所以会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是洗澡的时候,突然发生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原来,这名患者早在50岁的时候就发现了高血压和糖尿病,所以他的血管已经出现了并发症,检查结果显示,他的颈动脉和大脑动脉都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饱餐以后,大量的血流涌向消化道,大脑会处于相对缺血缺氧的一个状态,所以饱餐后很多人都会有比较倦怠的感觉。
这位老人饱餐后马上去洗澡,在洗澡的过程中,皮肤的血管扩张,导致血流量重新分派,大脑的血流更加少了,本身脑动脉就硬化狭窄,再碰到这些情况,于是最终导致了短暂性脑缺血的发作。
由此可见,即便是夏天人容易出汗,可洗澡,也是要讲究科学的。
夏天的时候,老人洗澡最好要做到四不要。
第一,不要在饱餐后马上去洗澡
正如前面所说,饱餐后马上去洗澡,会导致大脑出现急剧缺血的现象,这个时候,危险就会发生。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吃完饭以后应该至少1-2个小时以后再去洗澡。
第二,不要在运动后马上去洗澡
运动后人大量出汗,特别是夏天气温又高,所以人会不舒服,所以运动结束后都想马上洗个澡。但这样做同样是不利于健康的,原因是运动之后交感神经兴奋,此时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身体还没恢复到一个比较平静的状态,这个时候马上去洗澡,也容易发生意外。
第三,不要在喝酒后马上去洗澡
很多人认为喝酒后马上去洗澡,有利于解酒,这是不正确的。酒精的代谢主要通过肝脏,并不是皮肤,所以洗澡清洗皮肤并不能加速酒精的代谢,喝酒后,由于乙醇被分解为乙醛,乙醛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所以很多饮酒者会出现脸红的现象。喝酒后马上去洗澡,皮肤血管扩张,相当于在原来扩张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就可能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对于男性来说,洗澡不仅时机要选择好,而且洗澡的时候,以下2个地方应该洗的更勤一点,这2个部位,一个是腰部,另外一个是头部。
为什么这两个部位要洗的更勤一点呢?
首先来说说腰部,大家都知道,腰这里是肾区的位置,《黄帝内经》说:“腰为肾之府”。肾藏精,精能化气、生血;肾又为人体真阴、真阳之根本,所以肾与精、气、血、阴、阳等重要生命物质都有密切关系。
由于肾精禀受于父母,来源于先天,是构成人体及养育新的生命体的原始物质,所以中医学认为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男人的体力和精力要想保持在一个好的状态,就必须要好好呵护自己的肾脏,维护肾脏的健康。
在洗澡的时候,可以多洗洗腰部,同时还可以适当给予腰部的局部按摩,这样做可以改善腰部的血液循环,同时又能让腰部肌肉放松,这样做,都对肾脏有好处。
其次,是头部。很多人洗澡的时候不喜欢洗头,甚至戴一个头套,夏天到了,因为头发的缘故,头部是很容易出汗和滋生细菌的,所以洗澡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洗洗头部,最好还给头部做一个按摩,有利于改善头皮的血液循环,这样做更有利于头部的健康,而且还能让你晚上睡得更好。
最后,洗澡时水温至关重要,水温过高或过低都是对健康不利的,太高的水温,容易让大脑和心脏缺氧,太低的水温,容易导致血管收缩,对于本来就有高血压疾病的人群,并不是一件好事。
正确做法是,洗澡时水温最好在35-40度,这是公认的最适合身体的温度,有利于血液循环,带来放松、消除疲劳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特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