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去年的《新华社》报道中,有一则关于熊猫血研究成果的陈述:“浙江大学团队实现了“通用熊猫血”的人工构建和安全输血”,这项研究成果在学界引发了非常大的关注,连著名的《科学进展》杂志都对其进行了发表。那么熊猫血到底是什么?为何这项研究的出现引发了关注?这篇文章将会娓娓道来。
01
在明代诗人胡应麟的诗作《诗薮·内编》中,有这样一句话:“七言歌行寥寥无几。”这也是成语“寥寥无几”的出处,这个成语指的是一些数量稀少、千载难逢的东西。如果要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人类的血型,那么形容熊猫血一定是最恰如其分的。
医院输血场景
熊猫血,也就是Rh阴性血。在一些影视剧的桥段之中经常能见到熊猫血的身影,当有人发生意外事件需要大量输血,常常会出现这个人是熊猫血而医院库存不足的紧急状况。并非是医院没有提前做血液存量,而是医院根本不可能提前大量存储这种血液,因为这种血液十分稀有,就像我国国宝大熊猫那样珍惜,所以被称之为“熊猫血”。
医院储存的血液
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亚洲人群中,熊猫血人群仅占全体的千分之3左右,属于非常稀有的血型。为何熊猫血会如此少见?这还要从血液的划分说起:我们日常所熟知的血液类型,通常被划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而这四种常见血型又被统一概括为Rh阳性血,是大多数人的血液类型。有阳性血就有对应的阴性血。
02
所以另一种非常稀有的、不含Rh抗原的血型,就被定义为了Rh阴性血,也就是我们所知的熊猫血。拥有熊猫血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十分小心谨慎,如果一旦发生失血意外,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输血源,除非是自己提前抽取出自己的血液备用,但谁又会如此未卜先知呢?所以,熊猫血患者的输血问题一直是让医学界十分头疼的问题。
熊猫血
熊猫血已足够令人头疼,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中国竟然出现了一例比熊猫血更加稀有的血型,它流淌在一位女士的体内,至今没有发现过与之相同的血液样本,可以说是全球仅此一例的特例了。而这份出现在我国的最特殊的血型,竟然连熊猫血的人都可以救治,完全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常见的几种血型
我们都知道,常见的A型、B型、O型和AB型血液是相对容易找到的血液类型,也有比较大的储备,甚至在同种血液短缺的时候,可以用O型血暂做替代输入前三种血液病人的体内,相较之下,不能用这些血液代替输送的熊猫血就显得十分麻烦了,但在南京还出现过一例比熊猫血更加稀有的血型,甚至有可能完全找不到替代的血液!
03
这份血液样本来自于一位南京的待产妈妈,在生产之前为了规避意外,她提前去医院做了血液配对。拿到血液样本的医生第一次面对这样奇怪的血型,其与通常的四类血型特征都不相符,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医院没有立即对血液类型进行判定,而是将这份样本送往了专业的血液检验中心。检验中心出具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连多年从事血液研究的专家也感到惊奇。
南京医院
拥有ABO血型的人本来就数量稀少,而这位女士的血液在这个基础上,还发生了一些未知的变异,使得血液样本最初在医院的检测器下发生了视野混合,故而医院的医生无法通过视觉特征得出关于这份血液的结论。这种血型,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一生也没有见识的机会。即便是普通的医院,也很难接触到这样的血型。
国际基因库里的工作人员
在国际基因库里,这种非常稀有的血型被称为A3亚血型,其稀有程度前所未有,毕竟在全球范围内也就只有这一例。这种非常稀有的血型,来自于人体的基因变异。它展现出来的强大作用也颠覆了人类之前对血液系统的认知,其可以用于任何血型的输血,甚至是熊猫血的患者,都能接受这种血液。
结语
对于别人来说,这种血型的存在是幸运的,但对于血型持有者来说,这未必是一件好事。虽然她可以输血给拥有任何一种血型的人,但其他血型的人能不能成功反向输血给她,还很难定论。比如这种血型不能接受A3红细胞,输入A血型的安全性还不确定,有可能会造成溶血的情况。所以,拥有独一无二的东西,反而成了一桩麻烦。
参考资料:
《新华社》
《诗薮·内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