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国”当红军时整编了一万“神兵”:确实能刀枪不入,但只用两招就能破解

2023-12-15     半壶老酒半支烟

原标题:“刘安国”当红军时整编了一万“神兵”:确实能刀枪不入,但只用两招就能破解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还真有“刀枪不入”的“神兵”加入过早期的红军,后来在我党教导下,才抛开了迷信的那一套,拿起了真正的枪炮参加战斗,再也不“念咒语、喝符水”了。

现在想来,当年的“神兵”练的应该是硬气功,只要操作得法,抗住大刀劈砍和子弹射击,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这需要在特定的情况和条件下。

我们在电视剧《特赦1959》中看到的那个倔强执拗的刘安国,当红军将领的时候,就收编并改造过“刀枪不入的神兵”,并亲眼见过“神兵”的表演。

电视剧《特赦1959》中,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所长王英光对副所长马玉和这样介绍战犯刘安国:“1926年入党,参加过南昌起义,三十年代初期在我党还担任过相当高的职务,我党党史上的事,他知道得比我们清楚。”

这个在战犯管理所谁都不服的刘安国,历史原型就南昌起义时二十军(军长贺龙)第三师(师长周逸群)党委组织委员、特务连少校连长文强,黄埔四期生。南昌起义时文强是少校连长,同在四期并同在一个宿舍的林同学是上尉。

文和林在黄埔宿舍打过架,毕业后还有点疙疙瘩瘩,直到南昌起义后成了真正的战友,二人关系才变得融洽亲密,文强在《口述自传》中回忆:“我看他还有点不大高兴的样 子,就跑到跟前拉了拉他的手,说:‘老林呐,你是湖北佬,我是湖南佬,我们有两年不见面了。大敌当前,不要再闹小孩子脾气了。’他望着我笑一笑,举起手给我敬礼。(本文黑体字均出自《文强口述自传》和《文强传》)

文强没想到当时还不瘦的林同学如此大度:“哎,你这个人还很近人情,还给我敬礼呀。”

林笑了: “我不是给你敬礼,我是给你的官阶敬礼,我是个上尉,你已经是个少校了,我给你的官阶敬礼。”

这才是同学之间应该有的玩笑,文强很高兴:“不管是什么官阶也好,我看见你有笑脸了!”

两人握手哈哈大笑,小孩子脾气不闹了。 后来文强到潮州看朱老总,在三河坝又遇到了林同学,这次是林同学主动打招呼了:“老文呵,咱们又见了面啦,我招待你吃点东西吧。”

文强有任务在身,没有吃那顿饭,但那份情,他记住了——在文强的回忆录中,他对黄埔的同学和老师都极少批评。

熟悉文强履历的,一眼就能看出《特赦1959》中刘安国的历史原型就是文强,却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文强曾是四川省委常委、川东特委书记,领导二十三个县的红区,他之所以转换阵营加入军统,是因为跟组织失去了联系而饿饭,这才在张治中、邵力子、程潜等人介绍下,跟戴笠见了面称兄道弟——戴笠称其为“念观兄”或“学长”。

刘安国说自己当年曾在上海“行乞街头”,跟文强的经历比较相似,至于他为什么行乞街头,跟本文无关,咱们还是来聊一聊当年他当红军的时候招募并教育整编“神兵”的故事。

南昌起义后,组织原本是想把文强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去留学(那就跟吴敬中的历史原型吴敬中和老蒋的儿子当同学了,后来文强确实跟小蒋关系不错,还差点当了小蒋的副手),后来各地都需要人手,据决定文强不去莫斯科,而是到旷继勋(这位烈士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团去当党支部书记。

文强在旷继勋团工作出色,又升任旅党委书记,然后于1929年调任当江巴(“江”是江北,“巴”是重庆)兵委书记。

1929年秋天,李家俊(1931年10月29日就义于重庆罗家湾)组织两万农民起义,请求省委派人去领导,省委决定文强前往,文强还有点不乐意:“哎,我当两县的兵委书记,还不到半年呢,又把我移调了?还调到川陕、巴山那个地方去了,我是个湖南人,适不适宜哟?我并不是怕苦,这个事情我干得下,只是我是个湖南人,你们要考虑。”

省委多次开会讨论,觉得还是文强去合适,于是当年11月,文强来到李家俊军中开始领导队伍整训。

在整训过程中,李家俊告诉文强:“还有一万多神兵,就是白莲教的神兵。神兵很厉害,刀枪不入。”

文强表示不信:“你也是个大学生,同济医科大学毕业的,有那样的事情嘛?刀枪不进?什么枪也打不进?”

李家俊召集了几名“神兵”在文强面前表演:“过了几天,召集神兵一试,神兵在地上吃了神水,画了神符,果然刀砍不进去,我想,这也是个怪事,刀真砍不进去,真有这个事呵。难怪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时,也用过神兵啊。”

文强毕竟是黄埔出来的,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有内行曾经对他讲过:这只是江湖艺人的一种技巧。只要执刀人掌握好力度,刀刃又是以垂直角度向鼓气的软腹部砍下去,而不横向拖动,并且决不砍皮肤下有骨头的地方,一般都不会见到见血的。运气把肚皮鼓起来,发硬功,刀砍不进去,但是拿刀一捅,肠子什么都会捅出来。

文强找到了破解“神兵气功”的第一招,就告诉李家俊:“内行说,拿刀子一捅,里面什么都出来了。你也不用试验了。”

李家俊将信将疑,一定要再试试枪打,而且“神兵”的表演也确实成功了:他们在地上画个符,开始用枪打,子弹打在胸口上打了两个包,没有打进去,人也没有事儿。

文强却发现了问题:“慢点慢点,步枪只能打380米,超过380米就没有力量了。打枪的地方到神兵站的地方有多少米呀?你去量量看。”

李家俊派人测量,射击距离是250米,这不免让文强大惑不解:还不到三百米,步枪的杀伤力,应该能将人洞穿呀,莫非画个符真管用?

仔细一想,文强又问了一个问题:“刚才是什么枪打的?”

李家俊回答:“手枪。”

文强终于明白了:“手枪只在150米内有效。

笔者查阅资料,发现文强说的还真对:当年用的驳壳枪(毛瑟手枪),有效射程确实可以达到150米,再远就不行了。

“神兵”的硬气功,既怕尖刀捅刺,也怕枪弹近距离射击,文强告诉李家俊:“这个神兵靠不住,我们把神兵整编改造,另外成立一个大队。”

随着红军的发展壮大,武器弹药的增加,实战中“神兵刀枪不入”的神话逐渐被击破,文强因势利导展开破除迷信的宣传,“神兵”也被改造成了真正的战士——肉身挡子弹是不行,但练过武功的人,在白刃格斗中还是有一些优势的。

实事求是地说,当年农民军与军阀作战时,武器弹药极度缺乏,大多只有自制的大刀长矛和土炮,“神兵出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军阀部队的士兵,也大多相信迷信,对不畏枪炮呐喊着向他们冲来的“神兵”,往往会被吓得不战自溃。

随着武器弹药的补充和训练的正规化,“神兵”变成士兵,是历史的潮流,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读者诸君来解惑:号称刀枪不入的“气功”确实是只用刀子捅和近距离枪击就能破解,但是硬抗刀砍棒打,甚至能挡住流弹,这就有些不靠谱了吧?在现实生活中,真有传说中的“金钟罩、铁布衫”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e2bfaec7adddfaa031b3a78b01f1e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