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门匾上的错别字,“门”字没勾?写法错误,几百年来无人敢改

2023-12-02     吴忠强

原标题:故宫门匾上的错别字,“门”字没勾?写法错误,几百年来无人敢改

在中国封建社会当中,皇权就是最高的权利,皇帝的要是明君的话,还会找一个理由杀害一个他不喜欢的人,要是暴君话,那简直就是想杀就杀,有的人只要是触怒了皇帝,下场一定好不了,所以也就有了一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所以有了这些前车之鉴之后,很多臣子都在皇帝身边办事都得分外的小心因为有的时候言语失当,最后变成有命去早朝,无命下朝的情况。

故宫是明清时期皇帝的居所,只要是细心的人一定留意到了,在故宫的牌匾上有一个错别字,那个字就是门字,虽然这个字是繁体字,但是也一样是有勾的,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牌匾,上面是什么的都没有,小编疑惑的是,这么久了,难道就没有人都这个字提出质疑吗?

在中国古代十分的注重排面,这种牌匾又是们面上的东西,所以换一句话就算是,这不可能会出错,何况这个字还是出自于乾隆皇帝手中,要知道乾隆皇帝是一个十分事儿的男人,这么明显的错误,身为皇帝的他不可能看不出来,重点是没人敢拿这个事情瞎胡闹,所以这个事情的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其中必有深意。

当年还是汉朝时期,宫殿门匾上的门字是有勾的,并且之后的朝代一直都有,等到了宋朝的时候,就将这个字变了样子。当时一个小太监在天干物燥的晚上将油灯打翻,点着了宫殿,正巧遇见了宋朝刚打了败仗,所以由于这个事情,北宋就变成了南宋,皇帝生气,于是下令彻查此事。

巧的是,纵火小太监和大臣是亲戚,所以大臣想了一套说辞欺骗皇帝赵构,他说这场大火不是人为,是上天的意思,因为门匾上有一个勾,这就是火脚的意思。这种话其实一听就很搞笑,但是赵构却相信了,所以不但是没有惩罚任何一个人,还将这个错误的字改成了没有勾的门字,从此之后一直延续下去。

在之后的朝代当中,除了元朝这个短暂的外侵的民族之外,基本上每一个朝代都是这样沿用的。到了明朝之后,明太祖将牌匾全都重新做了,按照当时元朝的做法,将勾给加上了,当时皇帝朱元璋刚惩办了贪污的案子,所以得他认为有勾就是在嘲笑他办事不干净,并且不听大臣们意见的意思,于是他杀了经办人。并且沿袭了赵构的做法。

到了清朝也一样,虽然改成了正确的门字,但是到了乾隆皇帝执政时期,看着这个字很不吉利的样子,于是就将勾去掉。

小编也不易,求评论,转发和点赞!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cbeb5bf961dec4e11e25fb82425b7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