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起,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国有大行接连在官网挂出最新的人民币存款利率表,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一年期及以内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0.1%,两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0.2%,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0.25%。在调整后,3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从2.2%降至1.95%;3个月、6个月、1年、2年、5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后分别降为1.15%、1.35%、1.45%、1.65%、2.0%。
存款利率下调,短时间里给银行板块属于利好,因为贷款利率未调整。说明之后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在增加,利率水平在提升。要是银行股能保持稳定,对整个股指趋势也不错。
但是反过来,增加了银行股,那么对实体经济会造成一些损失。
存款率下调能促使企业和老百姓的资金流动吗?
我们之前讨论过跟多次,如果经济发展出现瓶颈或者压力,那么就要有相应的手段,比如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降息或者是降准,也就是下降利率水平。降存款利率也是降息,属于利好消息。从恢复经济增长方向来看,存款利率下降也比较有用,手里有笔钱,这两年存银行,能拿到的利息越来越少,特别今年,会减少存款人的收益。这是对个人来说。如果我们放眼整个市场,下调了存款利息,会整体性质的刺激大家不把钱放到银行里去。今年宏观经济指标当中,央行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全国各省市居民储蓄的情况,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存款大幅增长,增加了20万亿元,比2022年同期多增了1.3万亿;与2023年初相比,增幅达到了10.5%。
这个数据相比去年要多,去年全年居民存款仅增加了26万亿,这说明今年上半年居民存款已经占到去年全年的77%,增速之快令人惊讶。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居民存款总额达到131.9万亿元,按照14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存款约为9.42万元。
不仅仅是老百姓,企业也是,赚了钱就把钱往银行里放,不去扩产,也不去投资。如果存款利率下降了,企业自己也知道,把钱放到银行里不划算了,就会拿出来去,理论上来讲去扩产或者投资算。理论上是这样的。其实,老百姓或者企业不愿意扩大消费,或者不愿意投资扩产,不仅仅取决于存款利率,还取决于对未来的收入的一个预期,预期好了,大家愿意投资消费,预期不好,肯定不愿意冒着风险。降利息有好处,更好的是降贷款利率,甚至存款利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降贷款利率,这样让商业银行去让利给企业,让利给老百姓。
另外,现在消费贷利率也很低了,上个月,国内银行线上消费贷最低可执行平均利率是3.41%,环比下降1BP。到去年十一月份,消费贷可执行平均利率从4.2%逐步下降到3.41%,下降近80BP,而同期,1年期LPR仅下降了20BP。
为啥消费贷利率也变的这么低了,大部分原因就是老百姓不愿意买房子了,住房贷款新增乏力,导致有的银行出现负增长。今年下半年,一些股份制银行消费贷最低可执行利率平均水平一直低于国有银行,比如股份行中浦发银行“浦闪贷”、招商银行“消费闪电贷”最低可执行利率均差不多在3%。
消费贷利率下调可以降低消费者的借款成本,目的是提高消费者的借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但还是大家的借款意愿还是不高。
锅里有了,碗里才会有
前几天有个张五常的教授,说怎么让经济快速复苏,首先是提振消费开始,如何提振消费,第一得放开对楼市的管控,然后再尽快的把通胀率推高到百分之六之后再控制回百分之四,直到经济全面复苏。如何提振消费?大家的意见不一样,这个教授说得推高通胀率。这个美国的方法差不多,他觉得让通胀推动整体资产的价格企稳反弹,然后消费就能跟着反弹。而且消费的多少不取决于收入,而是取决于财富。
政府极大的发钱给老百姓,目的是让大家拿着钱去消费,促进商品经济流通,理论确实是这样,大家有了钱去消费,刺激流通,企业多挣钱了,就会涨工资或者是扩大投资,然后再带动其他行业的收入和消费增加,整个经济就运转起来了。
但是发钱这种方法,或许在我们国家行不通,我们国家老百姓太爱存钱了,这种发钱的暂时性的收入,起不到刺激消费的效果。可能发了一千块钱,老百姓会存八百,拿二百块去消费,远达不到消费一千块起到的效果。所以大家花多少钱,不是简单的取决于你挣多少,也是取决于大家存了多少,挣了多少。再加上大家预期未来还能挣多少,也就是一个人的永久性收入,也就是财富。想要增加大家的财富,加大通胀,让房价不再跌,增加居民财富水平,才能增加消费的意愿。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