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莉曼妙 芬芳灼华——金陵红袖六人书画展之杨芬萍

2022-03-28   法律读库

原标题:春莉曼妙 芬芳灼华——金陵红袖六人书画展之杨芬萍

春莉曼妙 芬芳灼华——金陵红袖六人书画展之杨芬萍

来源:CBD文化广场

作品按年龄排序: 俞雨华、杨芬萍、

季春红、邢曼丽、刘小玲、孙莉坪

/////////

主办单位

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管委会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

承办单位

南京天德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策展人

刘小玲

展览地点

南京市奥体大街133号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文化艺术中心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9日下午3时 - 3月23日

开幕式时间

2022年3月9日下午3时

——免费看展——

向上滑动

今人言书画为艺术,而艺术何尝有男女之别?若冠以“女性艺术”,则世间可有“男性艺术”否?

然而,无论书盛于晋、唐,画盛于宋、元,自古真墨众香,唯独缺席红袖粉黛,即使有管仲姬一代奇女子,也未能引领众芳据道推方。

而明清之际,尚有烟花丽质绘及幽芳,艺品高洁足以令儿郎蒙羞,但却因红尘女流与艺林无缘。何以如此?皆因旧时陋习与偏见所致。何况,女子常需正身立命,一生操持让年华逝水,能涉书画者寥寥若星辰。

书画又为笔墨所长,可融于情而施于技,人人皆可舒性情、畅快乐!然迹有巧拙,艺无古今,更无性别定品,止以才华长短论高低。盖从文、从心乃书画才华之源。从心者,书为心画;从文者,画为文之极。古人言:文心可以雕龙;多文,通书画者众;无文,晓书画者寡。故,善书画者,多为轩冕才贤、岩穴上士。

岁月流转,时过境迁,旧时王谢前堂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书画天下,今非昔比,若文质才华涌现,则巾帼亦不让须眉。

甚幸!今有金陵姐妹六贤,书画结交于岁寒凌冬,妙笔生花于春风雅韵。置云章丹青,挂壁列展;邀四方名士,共赏品鉴。书画文脉,源远流长。古有兰亭雅集,曲水流觞;今有春莉曼妙,芬芳灼华。文艺同道,却是红袖出清风!

文/八方土城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著名艺术评论家。

杨芬萍

笔名旸熙、阳人。号成平,白云山房主。

中国书协会员,江苏省书协会员

PROFILE

现为中国书协会员,江苏省书协会员。书画作品入编《中日首届甲骨文书法展选集》、《全国第三届妇女书法篆刻集》、《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精英墨宝精选》、《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获奖作品鉴赏集》。

艺术成就入编《中外书画家简明辞典》,《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精英墨迹欣赏》集,并授予“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精英”称号。

2004年携作品随中国书协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56回每日书画展。

2014年受邀于波特兰参加位于Cascade Lock 的洛朗艺术画廊举办的中西艺术。音乐和文化交流活动,展出作品。

2017年10月应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周组委会”邀请参加纽约女性书画展。

在杨芬萍家里进门处,挂着一幅她自己的书法作品,上书“心若莲”三字。之所以将这幅作品挂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她是为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贯做人做事的原则与底线:花开浊水中,抱性一何洁。

杨芬萍是“性善论”者,她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但世间万物形形色色,泥沙俱下,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不免需要与他人“同流”,那如何才能做到“同流”欲不“合污”?她认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一颗莲花般的心。心若莲花 ,方能超凡脱俗,清净无碍,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人前还是人后,如若能够始终坚持本心,学习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行,那必定能够成就非凡之事,成为出类拔萃之人。

朋友对她最多的评价便是“优雅”、“大方”、“端庄”、“知性”……,她欲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平常人”;一个“平常”的书画者;一个“平常”的女人;一个“平常”的母亲。而正是这许许多多的“平常”才汇聚成了一个不平常的杨芬萍。生性内敛沉静的她不似牡丹那般张扬,只若一株白莲,静静绽放,香幽四方,“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在杨芬萍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善良的品质与优雅的形象,是她给我的印象。而正是这些自内而外的气质与后来多年积淀的文化修养形成了她书画创作上清雅、端庄、唯美、充满禅意的艺术风格。艺术与人生圆融为一,如荷塘边的清风,带给大家美的享受!

——苏金成

中国美术艺术学博士、

美术博士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上联“山静”下联“水清

140X35X2 cm

上联“廉不”下联“尊其”

175X22X2 cm

佛陀句

175X45 cm

自撰文“建党百年颂”

172X53 cm

心经

139X18X3 cm

赏梅

140X35 cm

吟竹

140X35 cm

赞兰

140X35 cm

颂菊

140X35 cm

菜根谭句

30X50 cm

身行幽静

35X35 cm

投稿转载说明

本公号非营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公号对文章进行转载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