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学生迟到该怎么办?
很多老师会讲,教育一下啊!
那你教育之后,他还迟到,你又该怎么办?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学生偶尔迟到真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怕的在于,某些学生经常给你迟到,你骂过之后、罚过之后他还给你迟到,甚至保证书也写过了,他依然给你迟到。
面对学生“牛皮糖式”的迟到,大多数老师是会抓狂的,场景大致如下:
- “你怎么又迟到了?和你说了多少遍了?耳朵哪里去了?三翻四次的,你究竟有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 “老师,我不敢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 “机会!都给你这么多次的机会了,我还能相信你么?回去把你爸妈叫来,我要把情况和他们说清楚,你再迟到,就送到政教处处理,给你个通报批评!”
- ····
最后,学生被吓住,回家叫来家长。厉害一点的班主任再把家长也教训一通,然后学生迫于班主任的淫威,可以早到好几天。
这种粗暴教育的好处是什么?
- 1、不需要费脑细胞,老师信手就来,关键是可以反复用;
- 2、简单粗暴,效果立竿见影,能镇住80%的学生;
那这种粗暴教育的坏处是什么?
- 1、效果小。因为学生的好转是迫于老师的“淫威”,所以学生是面服心不服,大多数情况是治标不治本,容易让他们好了伤疤就忘了疼;
- 2、太累。老师第一次这么批评,觉得还行;第二次这么批评,觉得还行;第三次这么批评,觉得挺累;等第四次这么批评,人就要濒临崩溃了。毕竟骂人也是很累的啊。再加上,班里迟到是会传染的。一个学生反复迟到,你解决不了,不知不觉中很多学生也会跟上他的步伐,到时候你就真的会很焦头烂额了。
- 3、有危险。我上面描述的场景其实还算是比较文明的场景。当一个人在盛怒之下,其实会有更多不理智的行为,包括语言上的、包括举止上的,而这些行为造成的后果一旦发酵开来,对于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都可能是会有影响的。
关于学生迟到了,老师该怎么办的问题,其实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也没有老师可以保证,告诉你一个方法,然后你就能百分百解决学生迟到的问题。
但有一点,我觉得老师还是要知道的,就是在处理学生迟到问题上,除了粗暴解决以外,我们还应该准备更多一点方法,因为说不定我们改变一下方法,学生就能得到转化了呢?更何况,掌握更加文明有效的方法,也是一个老师自我保护的一种形式啊。
今天,君山就给大家介绍两种不一样的方法,如果你觉得适合你,可以尝试一下:
1、打苦情牌。
比粗暴教育更高级一点的是会打苦情牌。
会这一招的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屡次迟到的问题时,会在合适的契机,选择向学生示弱,然后祭出感情,一击制敌。这一招的厉害之处在于,老师更容易在学生屡次迟到的问题上撕开一个突破口,让学生心生内疚,从而产生自己想去克服问题的想法。说直白点,就是让他觉得对不起你,然后心理产生不平衡,进而希望通过在行动上有所改变来缓解这种不平衡产生的痛苦。
相较于前一种粗暴的教育方式,这一种方式的高明之处在于,学生的改变是由内而外的,会更加持久!
要打苦情牌的要点是等一个合适的足以震慑学生的时机。比如,因为学生迟到,班级受到学校批评的时候。就是产生一个足以震慑他的机会。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也可以找校领导创造出这样一个机会,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学生谈心。
大致场景可以是这样的:
- “你觉得老师对你怎么样?”
- “老师对我很好,很多事情上都宽容我!”
- “你连续迟到这件事上,老师有批评过你么?”
- “没有!”
- “可是,因为班级扣分的事情,别人却在背后骂老师,说老师太偏袒你了,把这个班级弄毁了!”
- “老师····”
- “老师真的很欣赏你,也觉得在迟到的问题上老师不用多强调,你一定会自己改正错误的。虽然迟到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却让老师很为难,你知道么?很多人因为老师宽容你而指责我,说我偏心,我真的很难受。”
- “老师,我错了!我没想到自己的行为让你这么为难!下次我一定不会再迟到了!”
以上的情景可能有些理想化,但是大致的意思就在里面。班主任在打感情牌的时候,要有不断制造苦情的内容的本领,然后把这些内容抛给学生,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在这个过程中,你始终要把自己树立成一个站在他一边但一直遭到别人非议的角色,来博取他的同情。这一招成不成功的关键在于老师的演技,苦情戏越苦情,越能骗出眼泪来,效果越好。
学生其实是最容易被煽动感情的群体,班主任的好他很容易就能够感受到,从而从内心里去意识到问题的错误性,然后努力去改正。相较于上面粗暴型的方式,这种打苦情牌的方式因为更加直击人心,所以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要说,老师,你这不是教我们演戏么?会不会假了点?
哈哈,为了生存,我只能说,如果看上去假了点,你就往真了做啊。作为老师,学会煽情、示弱,其实也是一种安身立命的手段。有些学生吃你的硬钢,但有些学生其实更吃的是你的感情戏。我们要教的学生是千种万种的,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只会遇到吃你硬钢的老师,我们要想好,万一这个学生很犟、很情绪化,我们该怎么办。所以,我一直强调,方法多了,总比没有方法强。一招鲜吃遍天,这在班级管理里,有的时候并不一定行得通。
我个人十分建议一些比较柔弱的小女生老师们,在体现你刚强的一面后,也去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适当的用一用示弱的方法,说不定是会有奇效的。当然,前提是你在班级里已经有了一定的威望的情况下。
二、帮学生分析问题,找方法
在处理学生问题上,要说最高明的老师,就我所能认知到的,是真正致力于就学生问题处理学生问题的老师。这类老师很理智,处理学生问题的思维方式是这样的:
1、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2、学生自己对这个事情有什么样的认知?3、有哪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在交流时,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场景大致是这样的:
- “最近为什么经常迟到?”
- “老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起不了床!”
- “你自己有分析过原因么?”
- “·····”
- “迟到的原因其实有很多。老师给你分析一下:1、晚上作业写太晚了,睡眠不够,第二天起不了床;2、因为对班级或者老师不满意,所以故意迟到;3、因为晚上玩太久的手机,睡眠不够,所以起不了床;4、有些同学嗜睡,是因为生理上的原因!你是属于哪一种?”
- “老师,我可能是····”
- “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那我们就要想办法去一起处理,你对解决你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 之后,老师引导学生一起找一些切合实际的改正方法。
相较于前面两种方法,第三种方法用得好的老师,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在这里,老师已经把学生所有可能遇到的麻烦都已经算计到了,学生在心理上已经没有可以逃避的空间。针对问题,你又让他毫不回避地谈看法、提方法,用很真诚的方式期待他的进步,你说学生的促动怎么可能不大呢?尤其是当他最后自己想到了解决的方法,然后向你说出口后,他是会真心去改正的。当然,最后改正的效果,还是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监督、督促的。
看完这两种方法,不知道你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其实这里也可以说实话,会了后面两种方法,你说学生经常迟到的问题一定能根治,这也很难。只能说我们可以完成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打开学生的心门,让学生有所触动。
然后下一步,个人认为才是关键,就是我们要切实想办法帮助他们巩固疗效。在平时的教育管理中我们发现,其实解决学生问题的难点并不是让他们认识问题,因为道理他们大多都懂,难点是在于怎么帮助他们巩固疗效。坏习惯的养成,他们用了何止百天啊,我们又怎么可能一两句话就转化呢?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下帮助学生巩固疗效的一点经验。
心理学上的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以上的重复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所以,在与学生谈话,学生决定进行改正之后,我们要及时对他们的行动进行跟踪和反馈,前期有必要的时候,我们要甚至要做到每天一提醒、每周一小结,对于他们的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并要学会定期为他们描绘美好的前景,激励他们不断前进。说俗一点,哄着、骗着,21天之后他就会养成习惯了,一个学期之后,学生的迟到问题大概率就会得到解决了。
对于学生其他坏习惯的改正,这个方法同样适用!
好了,各位新班主任们,如果在你的班级里也出现了经常迟到的学生,你又会更愿意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处理呢?希望我提供的方式能给你带去一点启发。如果你还有更好的方式,也欢迎你和我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进步,这是君山最愿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