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这句话呢?要想知道这句俗语的意思,咱们先得清楚这句俗语中几个关键字的意思,那就是“古”、“后生”和“失谱”。
“古”当然是指古代,也就是历史,“后生”一般是南方人用来对年轻人的称呼,“失谱”指的是失去方向,走了弯路,没有了目标。那么连在一起就有意思了,老人如果不去跟年轻人讲一讲过去的事情,那么现在的年轻人就容易走偏,生活中容易失去方向感。
其实这句俗语如果我们再套用现代的一句名言来解释,那就更清楚了,那就是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总结过去,才能走好未来的路,那么现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现在生活好了,很多年轻人都快要忘记自己眼下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了。
那是靠祖先奋斗打拼出来的,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特别是一些城市的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不得一点苦,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历史的教育,这些孩子未来怎么可能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只有知道了过去,才会珍惜当下,只有知道了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在艰难困苦的条件挺过来的,后辈才会努力向前。想当年,河南新乡辉县郭亮村的先人硬是在悬崖绝壁上开出了一条公路,那是多么伟大的成就。
在一没有设备,二没有资金的情况下,郭亮村的先人用的是最传统的人工开凿法,用锤子、斧头一点点凿开大山,这里面的艰难程度是后人无法想象的。如今这条路成为了一条致富路,山里的百姓因此而得益。当我们后辈走在这条路上的时候,内心除了感叹和崇敬之外,更应该去了解过去。
因为将来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克服这些困难不能等、靠、要,而必须像我们的先人一样,不惧牺牲,不怕困难,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要多听听健在的老人讲一讲祖先辉煌的历史,增加我们的自豪感和骄傲感。
这样年轻人才不会脱离正常的人生轨迹,老一辈人留下来的不仅仅是有形的资产,更有无形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才是我们能够不断前进的动力所在。现在社会发达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了,年轻人就没有理由忘记过去了。
此外,尊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的一个重要且具体的表现就是要善于倾听老人说的话。老人走过一生,就算是从时间上来说,也会积累大量丰富的社会经验,这些经验能够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很大的帮助,让年轻人少走许多的弯路。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既然有现成的经验,我们又为什么不去好好学习呢?显然,“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这句俗语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正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我们才能够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生生不息,从而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