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最悲催的6名德军,被埋防空洞整整6年,获救后模样惨不忍睹

2023-12-09   花西亦花心

原标题:二战最悲催的6名德军,被埋防空洞整整6年,获救后模样惨不忍睹

引言

唐代诗人邓汉仪在诗《题息夫人墓》中留下一名句:“千古艰难唯一死。”求生不能,与求死不得,究竟哪一种更加残忍,我们不得而知。但不管怎么样,在有生的希望时,哪怕它渺小如荧光,也会激起人们巨大的潜力。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近尾声,纳粹德国已在溃败边缘,德军在全线战场上节节退败。由于苏军的猛烈进攻,德军不得不放弃波兰,战败的部队失去控制,许多士兵脱离了大部队四散溃逃。许多德军士兵慌不择路,面对苏军的拉网式搜索排查根本无计可施,只能抱头鼠窜。

01

在这些四处乱窜的德国士兵中,包括有一支6人小队。这支小队的军士长叫作苏埃,在一片混乱的情况下,苏埃带着他的小队脱离了大部队。面对苏军的紧追不舍,这只小队迫于无奈只能藏身于一个防空洞内。这个防空洞地势隐秘,外面有山体作掩护,里面堆满了面粉和军装,苏埃等人猜想这里很有可能是德军的一个补给点。巡视完防空洞之后,大家都觉得松了一口气,看来这里对他们来说暂时是一个安全的庇护所。确定了这一点之后,此时已疲惫不堪的几人也再顾不上其他的,倒下便睡着了。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只小队所有的人做梦也没想到,就在他们睡梦正酣的时候,厄运已经降临。他们身处的防空洞突然遭到轰炸,水泥墙体被炸塌砸在出口的台阶上,因为剧烈的爆炸,从山顶上滚落下来的石头滚到防空洞的洞口,将其堵死,没有留下一点缝隙。

这6个人一时都懵了,等所有的人都清醒过来时,这才发现眼前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用打火机四处搜查后,6个人都绝望了。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凭自己的能力离开这里,已经被彻底困死在此地。

02

但是既然还没有死去,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活下去。苏埃带领着大家检查了所有能够到达的地方,发现这里除了面粉以外还有很多饼干和饮用水。除了食物,他们还发现了大量的香烟蜡烛和火柴。这些物资提供了他们基本的需求,至少不用像苏武一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但是这暗无天日的防空洞里并没有其他生命存在,他们也没有任何逃离这里的希望,这种状况无疑令人感到窒息。幸运的是,在两块相邻的巨石之间,还留有一丝小小的缝隙,可以让他们稍微感觉到外面的空气。

漫长又黑暗的日子无疑让他们难受至极,在刚开始的时候,每个人常常盯着自己的手表,每隔24小时就在墙壁上刻一个格子,他们试图记录下自己被困在这里的时间。装食物的箱子成为他们睡觉的“卧室”,那些军装被他们铺在一起成为了“床”。

每天他们轮流站在洞口呼喊求救,本该令他们避之唯恐不及的苏军,在此时也成为渴望到来的救星。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没有任何人回应过他们的求救,他们不得不确认一个事实:他们已经被所有人遗忘。为了尽量不让大家因为精神压力过大而崩溃,苏埃作为军士长规定了大家的生活安排,吃饭,打扑克,聊天,锻炼都有固定的时间。他们在防空洞的一个角落里找了一个地方作为厕所,排泄之后就掩埋起来。

03

在这种环境下,虽然他们几人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精神状态却极其容易崩溃。其中一人在没过多久就疯了,他持续尖叫,攻击他人。迫于无奈,苏埃等人只有将他杀死并掩埋。没过多久,又有一名士兵生病了,他们当时根本没有任何药物可以使用,这患病的士兵也没能活多久。

差不多一年之后,在这可怕的地牢里只剩下了两名士兵还活着,苏埃是其中一人。两人尽量保持交谈,免得自己再也听不见声音,说不了话。1835天之后,更悲惨的事情发生了:火柴和蜡烛已经消耗殆尽。整个防空洞彻底陷入了一片黑暗。

苏埃和他的战友如同地下的鼹鼠一般,但是他们始终坚持着不放弃。,终于,在他们整整被困6年后,在1951年的一天,他们终于被一群波兰工人发现了。苏埃和他的战友宛如在梦中,两人发疯似地冲出去,太阳光令他们短暂失明。令人遗憾的是,苏埃的战友因为兴奋过度猝死。这支六人小队,最终只有苏埃一人活了下来。

结语

陆游的《次韵范参政书怀》中有一句“已是平生行逆境,更堪末路践危机。”讲的便是遭遇危机时的绝望心情,但人类所拥有的潜能,总是会在非常极端的环境下被激发。这种远非常人所能忍受的逆境,只要熬过去了,便能重获新生。

参考资料:

《题息夫人墓》

《次韵范参政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