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受到5G时代的改变吗?5G解决的不只是速度,还有这些

2019-08-31   凌风商业手记

其实苹果手机出来之前,我们并没有觉得一个触控板本的手机有多么必要,至于多任务处理,更好的拍照功能,更多的扩展软件,当时的诺基亚,三星做的并不差,所以在当时很多人看起来一定会觉得苹果手机是伪需求,因为当时的手机已经够好了,够用了。

事实是手机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玩更好的游戏,享受更多的应用场景,比如切水果这个游戏就是按键手机无法做到的,在这个触控功能被开发出来之前,我们消费者是想象不到的

后来的特斯拉电动车也一样,汽油车,柴油车已经做的够好了,经济适用,品质好,够用了,特斯拉的漂亮外观,超快加速能力,酷炫功能,自动驾驶等……

5G也一样,因为5G解决的不只是速度,还有延时问题,单位区域内同时容纳的终端数量,等等很多很多……

在没有汽车出现之前,你问马车用户,我需要更快更舒适的马车。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结果,必须是基础建设,上下游共进的结果,进早了,如果钱和人都熬不住就会成为炮灰,这就是老师说得,时间是你的朋友,可时机不是。

5G只所以热,也有个原因,现在还没有落地展开,它是渐进的,我们老百姓还活在对于它的现象中和媒体宣传中,就好像一个概念。等哪一天,我们确实开始用了,还用得不错了,所有的怀疑也就没有了。

5G可以说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但是到底什么是5G,它又会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答。

想到了乔布斯说过的一句话,“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

当前人们并没有感受到4G不够用,只有在人群密集的场合,比如观看足球比赛和演唱会的现场,想发个照片视频的时候,才会感受到4G的带宽不够用了。

面对即将到来的5G时代,非专业的人员的感觉也许就是,网速更快了,但是他们可能并不知道,有很多在5G场景下才能出现的应用,在目前的他们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一些关于5G时代的想象,能想到的应用场景包括

自动驾驶技术,所有的车都通过网络连接,互相沟通,分配路权,避免拥堵

在家庭中物联网的密集使用,冰箱,微波炉,燃气灶等互联互通,满足消费者烧饭的需求

手机电脑都不再需要内存空间,所有的设备数据都可以通过云存储,实现无缝对接获取数据,上传数据,编辑数据

VR虚拟现实技术的升级使用,未来足不出户可以游遍世界

AR增强现实技术的升级使用,远程办公和会议让人觉得身临其境,人们再也不需要汇集到同一个地方去上班了

如果说5G开通以后,下载电影的速度更快了,玩游戏更顺畅了,那只是线性思维思考问题的结果。就像有个农民认为皇帝很富有,用的锄头一定是金锄头。

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但认知模式更是限制了我们的思维能力。

思考问题要网状思考,甚至要立体思考,而不是一条直线,就像是一根筋一样。以前经常有这样的玩笑,如果全体中国人每人都给我一块钱,那我就成了亿万富翁,先不说能不能实现。

顺着这个思路想一想,全国所有人都会给你一块钱吗?

谁来收集这个钱?需要多少人来收集?收集钱的人确保不贪污?他是有偿还是无偿?如果是有偿得付多少工资?如果是无偿那他为什么要帮你?

以前是靠人力,根本不可能完成,现在有互联网,但是全国每个人都能关注到?凭什么让每个中国人都给你一块钱?

有时候结果其实并不重要,怎么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月用几千元的流量费是现在已经是无稽之谈了,除非你用的还是老手机套餐,最近几年通讯费已经降的非常多了。

特别是现在已经有畅享(原来叫不限量)套餐了,2012年刚进电信的时候一个5个GB的流量包就要200元。200元只是流量包的钱,不包含通讯和套餐的费用。

现在我们这里用的最普遍的套餐是国内畅享199元/月套餐(包年2189元),包含40G的流量,套餐续约流量可以翻倍也就是80G。

用完降速(从4G的网速,降到1Mpbs)不会另外收费。套餐里还有一根500M宽带(加15元可以提速到1000M,每月手机用满10GB流量,可减免这15元),所以到了5G时代怕流量费高?

换新套餐就好了。

说5G贵,该担心的就是终端价格的问题。

那么在4G能满足日常所需的情况下,5G是否为伪需求?

在欧洲,4G都还没有全覆盖,很多农村连无线通信网络都没有,有线网络也不是光纤,而是宽带ASDL。

这可不是说欧洲“落后”,技术上他们并没有落后多少,城市里面的网络也很发达,同样技术标准下网络质量和速度都比国内强很多,那为什么城乡差距会那么大?

因为人口密度太小,拉光纤建基站真的成本太高,运营商只能依靠政府补贴加上提高价格才能收回成本。我所在的法国已经是欧洲移动资费最低的国家了。

价格会让人开始重新思考一个新科技的价值所在。

5G的特点是靠大量密集的小基站来完成高带宽的覆盖,这样势必造成只可能在城市核心区出现5G,如果因此就升级成5G手机,很不划算。

国内的人可能很难理解,大约一半法国人用的还是功能机,直到现在也随处可见。

我们来看看4G的唯一痛点:如果在上网设备增加到一到两个数量级时,那4G的带宽和并发能力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你如果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地方上网,那你就会感觉网速太差。

而5G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它以更少的能量去传递,处理和存储,从而满足需求。

有时技术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很多,但我们刚接触的会有些许抵触,比如移动支付,触屏手机,电动汽车等,看到更多的是不稳定的因素。但真正使用上后,才感叹技术的力量。

所以一个技术推陈出新且符合时代所需,它的需求甚至是被创造出来的,从而可见5G并非伪需求。

IT界有安迪比尔定律,每次CPU升级带来的性能优势会被软件吃掉。

在通信行业其实也是类似的,每次网速升级带来的速度提升也会被各种应用耗尽,从3G,到4G,再到5G都是如此。

安迪比尔定律近年似乎失效了,CPU已经不再按照以前的速度提升了,其中一个原因是芯片设计已经逼近物理极限,

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流量已经开始从电脑转移到手机了,软件的开发者转移导致对硬件性能的需求没有那么高了。

我个人又有了三点体会:

第一,5G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技术,而是通往万物互联的一把钥匙。

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必将进入第三代互联网——也就是万物互联的时代,相比于如今的4G,5G就是用更少的能量传递、处理和储存信息的技术,必然将成为万物互联的技术基石。

第二,新的技术能够创造出我们意想不到的巨大市场。

在4G技术运用和普及之前,大多数人也无法想象如今的电商平台、移动支付等新兴行业所带来的巨大市场;也正是由于中国在4G时代大量、快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让我们国家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同样,虽然现在的我们还没有想出具体的、适用于5G的商业应用场景,但是并不表示我们就不需要5G,也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放慢5G的基础设施建设。

恰恰相反,只有加速5G的运用和普及,才能够让我们在未来新的互联网时代,再次开创出前所未有的全新产业,把握住新的发展机遇。

第三,技术的爆发,需要许多预先条件。

如今,制约5G普及的预先条件依然存在,比如说更低功耗的芯片、新的操作系统等等。

所以,我们对于一项新技术的了解,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而是要延伸到它们的预先条件和所能带来的结果,从而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深度了解;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新技术所带来的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