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十一前,我们几个人商量假期行程的时候,群里的对话是这样的:
“怎么可能回家?”
“回金昌往返机票就得三千,有这钱出去玩儿不好吗。”
“回了金昌也没得玩,回去干嘛?”
虽然看着不太好受,但最终还是没有一个人选择在这次假期回家。
小时候,没有家乡的概念,不懂所谓思乡的滋味。
后来,时代快速发展,我们从这里走出来,金昌却被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二
说着说着,总有人会急眼,金昌怎么就没有未来了?
近几年的金昌大力发展旅游业,也随着“西部花城”的名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一切看起来都是蒸蒸日上,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太慢了,作为一个资源型出身的城市,金昌发展的太慢了。
全国企业百强金昌有几家?全国知名餐饮品牌入住在金昌的又有几家?
三
再说一个很好玩的现象。
花海落成的那年,金昌人所有的社交软件都炸了,被“西北普罗旺斯”刷屏,金昌人几乎全体高潮。
这当然是很自豪的事,
但也侧面看出来,自从腾飞的镍都,太久了,金昌很久都没有一个机会证明自己。
金昌只是差一个机会吗?
我看到的那些唱衰金昌的言论里,被提到最多的就是金昌人的 “不思进取”——
“西北人的格局小,没有南方人那么灵活的头脑。”
“胸无大志,小富即安。”
“金昌人,安逸惯了,没有大的抱负。”
以上都是一些金昌人的话,20岁到50岁不等。
四
这次我们定在北京的十一假期,见到了很多留在北京的金昌人,其中一个学长,他比我长几岁,毕业之后北漂了三年。
我问他打算什么时候回金昌,他说,还没这个打算。
我就半开玩笑问他:
“你在金昌待着不好啊?”
“金昌不是不好,我还真没见过比金昌更舒服的城市。”
他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大口酒,
“金昌什么都有,除了未来。”
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愣住了,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金昌真的太舒服了。
像这位老学长说的那样,从未见过比金昌更舒服的城市。
金昌人喜欢金昌,金昌人喜欢自己是金昌人。金昌人喜欢在金昌过这种“金昌味儿”的生活。
反正金昌在我眼里,大概是全世界不用过多思考的一个地方。
五
但好像就是太平淡,出了问题。
这些年,那些优秀的年轻人都陆续离开了金昌。
用他们的话来说,在家里呆着太闲了,会“惯坏”自己。
缺少张力和热情,没有创新和新鲜事物,所以也使得我们太容易对生活满意。
换句话来说,在金昌的主流价值观似乎只是“生活”,而并非“生存”。
六
除了舒适,还有一个原因。
有无数个瞬间我们想回金昌,可当我们打开地图,没有一线城市经历过的那些灯红酒绿,当我们打开招聘网站,没有你曾经在北上广看中过的企业,甚至当你打开外卖订餐,你都点不到一杯“一点点”......
未知的机遇,对我们这代年轻人而言,好像远比稳定,更具有诱惑力。
那些月薪过万的工作,在金昌基本上都是找不到的。
金昌有没有未来,我没资格乱说,但如今的金昌,确实没有我们这代年轻人想要的现在。
有些遗憾。
这样一来,金昌也就变成了我们 “回不去的家乡”。
七
我希望金昌可以发展的很好,越来越好。
不该让生活在金昌这座城市里的金昌人,以及我们这些在外漂泊的金昌孩子觉得,这座西北四线小城市,没有未来。
这不是哪个人的事儿,这是大家的事儿,自己的事儿,每个人的事儿。
金昌好,家乡好,我们,也就不用往外跑了。
八
那些在北上广深的,在东京的,在纽约的,在悉尼的,所有金昌人,期待你们下一次回到金昌。
老安让我看着后台留言,每次我都会很认真地看,总有几个在外地的金昌人,在想家时,把我们每一次的推文,当作一点点慰藉。
在外面漂着的金昌人,不只你一个。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JvqAHAB3uTiws8Kix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