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汉中之战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战役一样,都对汉末三国的历史走向起到了重要影响。
汉中之战,是汉末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役;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结束,战争持续两年之久。因为战争持续时间较久,加上争夺的是汉中这一战略要地,刘备和曹操都投入了众多名将。
其中,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那么,问题来了,在汉中之战这场战役中,曹操一方损失了夏侯渊这位大将,刘备一方损失了多少武将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同样是损失不小。
首先,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一方损失了吴兰、雷铜、任夔这三位武将。《三国志·刘备传》中记载:“二十三年,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分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为曹公军所没。先主次于阳平关,与渊、郃等相拒。”
公元218年,曹洪率军进攻蜀下辨守军吴兰部。此时,张飞、马超屯兵于固山(约今甘肃成县境)。扬言欲切断曹操军队的后路。但是,曹洪这位武将分析认为,此乃虚张声势,遂坚定决心,突袭吴兰。在这场战役中,吴兰被曹操将领曹洪、张郃所败,退回汉中。途中,吴兰为阴平氐族首领强端所杀。值得注意的是,阴平氐王强端斩杀吴兰后,还把他的首级献给了曹操。
在汉末三国时期,有两位蜀汉武将的首级被献给了曹操,一个是汉中之战中的吴兰,另一个就是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公元220年,孙权斩杀关羽,并将其首级献给了曹操。而这,无疑间接体现出吴兰在当时的蜀汉武将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如果没有在汉中之战中阵亡,吴兰显然可以在蜀汉中期获得更高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吴兰被杀后,首级献给了曹操;在汉末三国时期,只有两位蜀汉武将的首级献给了曹操,一个是关羽,另一个就是吴兰。这无疑证明,吴兰当时在蜀汉武将中拥有较高的地位。总的来说,在汉中之战中,刘备折了三员战将,损失同样不小;在吴兰、雷铜、任夔三人死后,刘备亲自率军占据阳平关,与曹军对峙。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放弃了阳平关,南渡沔水,于定军山扎营,夏侯渊率军来抢定军山。刘备派黄忠攻打夏侯渊,黄忠乘着地势高,鼓噪大喊,奔袭夏侯渊,夏侯渊军与黄忠军短兵相接,夏侯渊被黄忠斩杀。夏侯渊是征西将军,拥有极高的地位,夏侯渊的阵亡,让曹操损失惨重,这也成为了曹操最终从汉中退兵的原因之一。汉中之战以刘备的胜利而结束,刘备也自封为汉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