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出现了非常优秀的五兄弟,被称为“沙氏五杰”,他们是沙文若、沙文求、沙文汉、沙文威、沙文度。他们都是一奶同袍的五位亲兄弟,他们都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以及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为新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沙文若
沙文若(1900年—1992年),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浙江宁波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沙村人,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中国当代著名书坛巨擘,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之一,在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方面均深有研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沙文求
沙文求(1904年—1928年) ,又名仲己、端己,化名史永,浙江宁波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沙村人。沙文求少时就读沙村小学,1917年秋由兄资助,进宁波效实中学,喜文史,好拳术。沙文求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广州起义后牺牲的著名烈士,牺牲时年仅24岁。
沙文汉
沙文汉(1908年一1964年),原名沙文沅,字文舒,化名陈元阳、张登,浙江宁波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沙村人。早年考入宁波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半年后转入甲种商业学校。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在宁波带头参加声援上海五卅运动的爱国斗争。1926年夏毕业后回乡从事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成立村中共支部,任书记。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秋任中共宁波市委监察委员,兼管东乡农民运动。
沙文威
沙文威(1910年—1999年),原名文溶,字重叔,建国后为纪念二兄改名史永,浙江宁波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沙村人。192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共青团宁波地委委员、组织部负责人等。
沙文度
沙文度(1912年—1943年),字季同,化名陈正煦,浙江宁波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沙村人。由于从小受到几位兄长革命思想的熏陶,自幼就在家乡参加革命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