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掉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词,经常被认为因为年龄大了,所以才会掉牙。久而久之,当人们谈到老年人缺牙问题,难免会想到“老掉牙”却不知,真正导致牙缺失的是它。
形成“老掉牙”的原因——牙周病
牙周病是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骨质和牙槽骨因炎症所导致的一种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也是导致牙齿缺失的主要因素。
牙周炎就是牙齿周围的组织红肿、萎缩的一种慢性变化,久而久之,就像房子地基周围的土被挖掉,牙齿失去了支撑,根基不稳,从而脱落。
除此之外,导致牙缺失的原因还可能是因为意外事故、龋齿等问题引起。
牙齿不好反映全身健康状况
牙齿肿痛—胃部异常
牙齿肿痛说明胃部出现了异常,尤其是胃热不仅会导致牙龈肿痛和口臭,还会伴随恶心呕吐、腹部胀痛以及便秘等症状,牙齿甚至会变红肿,从而诱发牙龈腐烂。
牙齿出血—牙周炎或肝病
尤其是患有慢性肝病时,很多患者不止会牙龈出血,还会伴随鼻子出血、月经量增大,因为肝细胞受到损伤,其凝血因子功能下降,凝血机制会发生障碍,适当可以补充些维生素C来帮助补血。
牙齿松动—骨质疏松
中年时期出现牙齿松动脱落,大部分是因为牙槽骨不坚固或者骨质疏松所导致的,这是不可逆的过程。但属于可预防的疾病,30岁以后合理补充钙,每天早晨醒来叩齿100次左右,能让牙齿变得更坚固。
牙齿磨动—肠道有寄生虫
晚上睡觉磨牙说明情绪过于紧张,或者肠道内产生了寄生虫。寄生虫主要是分泌大量毒素对神经造成刺激,使人的神经过度兴奋,从而诱发了磨牙。
如何预防“老掉牙”?这些牙齿保健方法学起来
多吃含钼多的蔬菜:能够让牙齿变得更加坚固,增强其坚固度,平时也可以咀嚼一些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来帮助清洁牙齿表面,预防牙周炎,让牙齿更坚固。
饭后及时刷牙:一般建议饭后都要刷牙,最好选用温水,刷牙的时间最好在三分钟以上。如果条件不允许也要做到饭后术后这一步,养成早晚都刷牙的好习惯。
选择合适的牙刷:比如儿童的牙刷刷头就要足够小,符合软毛、长度短的特点。牙周炎患者以及老人的牙刷,则要以中毛、软毛为主,并且三个月或者刷毛变形时要换新的牙刷,建议一个月换一次牙刷更佳。
多用牙线比牙签好:牙线的材质比牙签柔然,不损伤牙龈。通过牙线可以很好地剔除藏在牙齿缝隙处的残渣,也避免了牙签伤害牙龈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陈亚明.远离牙周炎,到老不掉牙[J].老年健康,2012(11):16-18.
2、陈娇娇.牙齿诉说健康状况[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4(10):44-4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