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嘘”,是我们每天必做的事!
相信每次结束之后,你总会忍不住瞥一眼自己的战果。
那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你尿液的颜色,似乎总是不一样!
可能早上的时候,尿是透明色的;到了中午,就是黄色的;有的时候甚至是红色的……
有些人不以为然,觉得能正常尿尿就行了;
有些人却提心吊胆:尿的颜色这么花,是我们的身体出问题了么?
尿液颜色有异常,是不是预示一些疾病呢?正常的尿液又是什么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一、
一泡尿是怎样炼成的?
我们都知道,当进食以后,食物就会被送到胃里。
由胃液消化后,然后到达肠道溶解,最后排出人体形成了粑粑。
那么,我们尿出来的尿液也是这样的过程吗?
实际上,尿液和粑粑在肠道里就已经分道扬镳了!
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人体每天可饮用的液体约为2500~3000ml,包括水、饮料、菜汤等!
当这些液体进入身体后,因为肠胃无法消化这些液体,只能通过大肠粘膜,把它们送到别的地方去分解。
当你喝下去的饮料、水、菜汤通过大肠粘膜排出水分后,它们会和血液混在一起,通过血管在全身流动。
它们有的去了心脏,有的去了大脑,有的去了肝脏,有的去了肾脏。
因为这些液体成分不一,所以血液成分某种程度上就会被改变,导致血液粘度增加,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血栓,致使血管闭塞。
不过,大多数情况,这些液体90%都会在血液循环过程中,通过肾动脉被肾脏所吸收,然后过滤、分解形成尿液。
小编就简单拿拍照来举例,我们喝下去的液体,就像是我们用相机拍出来的原始照片,想要发朋友圈,还需要挑挑拣拣后用美图软件修饰修饰。
肾脏,就是这个美图软件。
挑拣原始照片的步骤(过滤液体),是一个叫肾小球的组织完成的。
当携带水分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里的水分、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会被过滤出来,形成原尿。
但是,这些过滤出来的成分还是没办法被人体吸收,只好由一个叫肾小囊组织收集后,转交给专业的修图软件——肾小管和集合管。
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专业操作下,这些液体将进行更加剧烈的浓缩和稀释。
例如,葡萄糖、蛋白质、99%的水分、钠、钙和尿素等营养分子会被重新吸收、分解进入血液;而没用的部分,加上氢、钾、肌酐等物质的分泌,最终形成没用的尿液。
据统计,两颗肾脏每天可形成原尿180升,相当于18大桶饮用水;而最终的尿液,只有1-2升;
尿液形成后,肾脏里的肾盏、肾盂这些组织,就会把它们收集起来,经过输尿管,源源不断的向下流入膀胱。
膀胱像一个半圆形的盆子一样,有最大800ml的容量来暂时储存尿液。一般300ml就会有尿意;500ml就会因为憋尿过多而产生疼痛。
因此,虽然肾脏24小时连续不断生成尿液,但我们每天排尿的次数都可以被控制!
二、
神奇的尿液
很多人以为,尿液排出去就没用了,舒爽只要那一瞬间就够了。实际上,尿液的神奇用途可多了!
例如动物的尿液中,有一类名为主要尿蛋白(major urinary proteins,MUPs)的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形成一种独特的信号。
在动物界里,它们可以利用其来判断是否要标记一块领地,或者入侵别人的领地。
你可能不相信,尿出去的尿液,还能重新变成可饮用的水。
美国的一部纪录电影《美国的秘密航天英雄》(America’s Secret Space Heroes)中,美国科学家们详细解释如何将宇航员们排出的尿液转换为可供宇航员们饮用的水的方法。
影片中,工程师詹妮弗·普鲁埃特介绍了如何运用人造重力来帮助相关设备在太空失重环境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从而得以顺利实现尿液的净化处理工作。
尿液甚至还能阻止战争。
在比利时,曾经有个叫于廉的小男孩,他发现了外国特务用炸药准备炸毁市政府,情急之下,他用自己的尿液浇灭了炸药引线。
就这样,一场危险的爆炸消弭于无形,人们还特意为他建造了雕像纪念。
最神奇的是,尿液还会随着我们健康情况的改变,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尿液颜色呈淡黄色,其色素主要来自尿黄素及少量的尿胆素和尿红质,这些物质都是身体新陈代谢的产物。
但是如果喝水少的时候,颜色就会变深;如果大量饮水时,尿量也会明显增加,尿液被稀释,尿色会变更清澄,甚至透明。
如果出现别的颜色的尿液,那大家就需要注意了!
假如是鲜红或深红色的尿,可能是泌尿系统出了问题,如尿道炎、泌尿系统结石等。
一般这样颜色的尿液,同时还有尿频、尿急、尿痛等问题的话,建议尽早去医院泌尿科就医。如果是无痛血尿,就要小心肿瘤悄然来袭。
假如长期是浓茶色或黄褐色的尿,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
如果是乳白色的尿,可能是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引起的;
如果同时伴有排尿异常、发热、腰痛时,则提示严重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或肾结核。
中国国民健康科普读物曾发布了一张《人体尿液颜色与健康关系》的表,大家可对照以下图表,多多关注自己的尿液颜色。
三、
如何科学尿尿?这些要注意
尽管尿液是人体每天排出的“垃圾”,但它也是健康的“晴雨表”。
因此,我们不仅要科学排尿,还要保护好负责生产尿液的肾脏。
1
千万不要憋尿
上文说过,当膀胱内尿液超过300ml,就会有明显的尿意;超过500ml,膀胱就会因尿液过度充盈导致膨胀、肌紧张。
长此以往,则会有排尿不畅、尿频等困扰。
同时,尿憋久了,膀胱壁血管受压,就会造成黏膜变薄、保护层受损,会让细菌沿着尿道逆流而上,很容易造成泌尿系统感染。
2
尽量坐着尿尿
很多人觉得,只有女生才坐着尿,男生站着尿就是了。而且在公共卫生间,坐马桶上尿尿并不卫生。
实际上,坐着尿好处多多,首先尿液不会四溅,洗手间会更加整洁卫生。
其次,坐着的姿势能够让前列腺和膀胱的肌肉放松,尿得更快、更干净。建议广大男生可以偷偷尝试一下。
3
正确摄入水分,少喝饮料
科学计算,人一般是以一天2000~2500ml喝水量为宜。夏天由于出汗多,不做剧烈运动的话,2500~3000ml就可以了。
所以在早上的时候,喝一杯白开水,能够增加排尿量,促进体内毒素和垃圾的排出,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别的时间,最好是吃午饭和晚饭前后,这个量大概是500毫升,大约是1到2杯水左右。睡觉之前最好不要喝水,因为喝水就意味着会增加尿量。
还要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千万不要把饮料当水喝!
深圳卫视曾报道过一个新闻,宁波一个小伙子一天喝10瓶碳酸饮料,喝到反复恶心呕吐。
结果3天后因肝功能、心脏、肾功能衰竭,最终失去生命,年仅20岁。
许多饮料,比如奶茶、可乐,含糖量特别高,长期、大量饮用,很容易引发糖尿病、肥胖等情况。
当糖的含量过多时,如果胰岛素无法快速分解糖分,蛋白质、钙、葡萄糖等营养分子就很容易在血管里循环累积,演变成动脉粥样硬化。
因此,饮料、奶茶不是不可以喝,一定不要当水喝。
尿尿看似简单,却是人体代谢循环系统里不可缺少的一环,所以大家一定要听小编的话:
认真尿尿,保护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