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坚信真龙存在,执意进山寻龙15年的道长,现在怎样?

2022-03-08     千彦水

原标题:那个坚信真龙存在,执意进山寻龙15年的道长,现在怎样?

龙自古以来便是权利与高贵的象征,自秦始皇开始历代皇帝们都称自己为真龙天子,苏轼也在诗中写道:“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描绘出龙的霸气。华夏民族数千年来也被称为龙的传人,足以见得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虽然龙的传说在中国流传已久,但是数千年来从未有人亲眼见过。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技术越加发达,人们更加认识到龙可能只是古代神话中的生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着吉祥如意。不过有些人却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龙是真实存在的生物,它们潜藏于深山之中,能够翱翔于天际,有呼风唤雨之能,更是大自然的主宰。之所以没有人看见过真龙乃是对方故意隐藏,不愿让凡人轻易发现。

多年前便有一位道长坚信真龙存在,他进山寻龙找了15年,那么现在他的情况怎么样呢?这位道长名叫马东营,他生于莒县店子集镇,家里十分贫困。由于经济原因马东营很快辍学回家帮忙做家务,他的父母也长期在外务工,这也让他长期失去父母的关爱,不过马东营并未受到太大影响,闲暇之余他经常阅读长辈们留下的书籍,学习新的知识。

马东营读的书里有许多都描绘了龙的故事,这也让年幼的他迷上了这种神秘生物,家中四处都画着凶猛的真龙。每次父母回家之时马东营都会询问他们世界上真的存在龙吗,父母也会直接告诉他龙仅仅存在于传说中,现实里根本没有。

面对父母屡次的否定,马东营并未放弃心中的幻想,他认为古往今来这么多书籍都记载了龙的事迹,那么肯定存在这种生物,没有发现肯定是龙不愿意接见普通凡人,这样的想法深深扎根于马东营心中。

现实生活中马东营家庭困难,导致生活环境十分恶劣,平日里整个人看起来十分邋遢,这也让周围同龄人都不愿意和他玩耍,再加上祖辈们相继因病去世,马东营变得越来越自闭。随着时间流逝,他的心中逐渐对俗世有了厌倦之情,他希望能够效仿古代那些隐居山林的道士,离开尘世追求心中的真龙。

到了二十多岁时,马东营终于难以忍耐现在的生活,加上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他收拾起自己平日的用品踏上了寻龙之路。出发前他仔细思考了目标地点,由于是寻找真龙那么定然是水中或者深山,普通人想要潜入深入无异于做梦,那么唯一的目标只能是深山老林。

于是马东营带着多年来存下的书籍来到大山深处,希望能在此寻找到龙的踪迹。一路走来,马东营最后来到了青云观,此时的他正好也需要一个落脚点,于是马东营便在周围购买了一些生活用品,从此成为了青云观的一名道长。

成为道长之后的马东营便在青云观开始了自己的生活,每日凭借泉水和野果生存,为了得到更多认同,他还找了道士标志性的葫芦和木拐杖,这一装扮也让其他人真的认为他是一名道长。闲暇之余马东营还会采集一些野鸡到市场上换取钱财,偶尔也会在山中闲逛游山玩水,总体来说远离喧嚣,生活十分自在。

不过即便生活再轻松,马东营也难以忘记心中的执念,他一心想着寻找真龙,基本上每天天一亮他便上山寻找,凭着木拐杖一路爬到山顶,天黑之时才会返回道观。他的心中一直坚信龙是存在的,只是人们内心不够虔诚,无法打动对方。这样的日子持续了15年。

随着时间流逝,马东营的内心也逐渐发生变化,他开始渐渐怀疑自己的想法,认为龙可能真的不存在。不过龙在其心中依然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既然山中无法寻找其踪迹,那么就用笔将其画在纸上吧。就这样马东营开始了他的画龙生涯,而模板则是早些年他翻看书籍上面的形象。

马东营是一个说做就做的人,确定想法之后他便下山购买了纸笔开始作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后来采访时马东营表示自己并不感到疲惫,因为在画龙之时自己心中会感到欣慰,甚至觉得画出来的模样就是龙真实的样子,这种创作可以满足心中对龙的崇拜之情。

随着时间流逝,马东营的画作也逐渐增加,到后来竟然有两米多高。而且随着数量增加,马东营的技术也越加成熟,他画的龙十分传神,看到的人都觉得凶猛威严。很快马东营画龙的名声便传了出去,许多人慕名前来拜访参观。

对于参观的人马东营十分欢迎,他希望能将心中龙的模样分享给他人,不过当有人想高价买下画作时马东营却立马拒绝了,他表示这些都是自己的毕生心血,绝对不会卖给他人。这便是马东营寻找真龙的故事,到最后也没有实现梦想,但是他却活出了最真实的自我。

参考资料:

《塔前古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6803f2d2d65b10eb21bff1bceda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