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暴风影音因为一则裁定书重回大众视线。裁定书显示,暴风集团共有185条消费限制令和1376起法律诉讼,目前已无财产可执行。
从曾经的创造不少神话的“妖股”,到如今一地鸡毛惨淡退场,暴风影音经历了什么?
昔日巨头
与如今的在线视频网站不同,在PC互联网时代,用户想要观看某一视频,需要先下载然后使用播放器进行观看。
因此,很多80后乃至90后,对迅雷、暴风影音等并不陌生。前者主要用来下载影视资源,而后者则是“00年代”最为主流的播放软件。
公开资料显示,暴风影音诞生于2002年。雷科技在报道中指出,当时国内的视频和播放器市场,互联网盗版视频横行。而在盗版电影和动画领域,RMVB是当时主要使用的视频格式。
不过,当时的主流播放器普遍无法打开RMVB视频,暴风影音却可以完美支持。也正是借助盗版电影等的红利,暴风影音迅速成为行业龙头。
从这个角度出发,暴风影音也是靠“核心技术”取胜。猎云网的报道显示,2009年,暴风影音的用户数已经超过2.8亿,而当年国内的网民规模仅3.84亿。
在版权意识薄弱、爱奇艺等在线视频网站还未崛起的当时,暴风影音无疑是视频播放器领域的“一哥”。2015年3月,暴风影音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央视财经的报道显示,上市后的暴风影音曾创造40天36个涨停的神话。伴随着业界对其”妖股”的评价,暴风影音的市值在2015年5月一度冲上400亿元高峰。
繁华尽退
遗憾的是,暴风影音上市后的高光时刻仅维持了一年,2015年也成为暴风影音由盛转衰的开始。
根据《北京日报》等媒体的报道,暴风影音自上市起,便开始了激进的扩张,显然不满足于只是做一款播放器。
通过频繁投资,暴风科技成功升级为暴风集团,业务也拓展至VR、电视、游戏、体育等多个领域。“大生态”的野心下,暴风无疑走上了乐视的老路。
正如人民网在分析中所说,暴风的主业营收根本无法覆盖多条战线的投入,步乐视的后尘也在意料之内。
历年财报显示,2016年,暴风集团的净利润增速首次出现下滑;2018年,暴风集团财务状况急剧恶化,净亏损高达10.9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暴风集团的负债总额达到10.17亿元。
面临业务扩张和亏损的泥潭,暴风集团只能通过不断融资来支撑。人民网的统计显示,自2015年起,暴风集团共提出3次定向增发融资计划,但都没有获得批准。
失去了资本输血的暴风“帝国”很快瓦解。去年11月,暴风集团被摘牌,市值定格在0.9亿元,与巅峰时期已经无法相提并论。
曾经的影音霸主,彻底跌落神坛。
下一个贾跃亭
2019年7月,暴风集团实控人冯鑫,因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职务侵占罪而被捕。当时的暴风集团已经风雨飘摇,冯鑫被捕,无疑成为压倒暴风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
冯鑫对于资本的追逐和对生态梦的孤注一掷,如今来看,是导致暴风集团滑向深渊的最主要原因。纵观冯鑫带领暴风集团进行的多项业务尝试,最终几乎都只剩一地鸡毛。
以暴风集团对全球体育版权巨头MPS的收购为例,《财经天下》周刊的报道指出,当时的暴风集团上市不足一年,实际的经营利润只有几百万元,面对MPS这一估值10亿美元的“大象”,冯鑫还是固执地募集了52亿元资金,完成了这场收购。
然而出乎冯鑫预料的是,MPS仅过了两年便宣告破产,原MPS高管基本全部套现离场。而暴风集团因为这场收购而元气大伤,冯鑫也因此付出了代价。
暴风集团的其他业务也基本没有逃出烂尾的结局。人民网的报道显示,冯鑫曾在检讨中对自己的资本控制能力、业务严谨性进行反思,“怪自己好的时候膨胀,坏的时候蒙混过关”。
然而,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在暴风集团忙着扩张的几年,国内的视频竞争市场早已变天。而曾经的行业巨头暴风影音,或许只能活在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中了。
文/禹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