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号线二期空载试运行!揭秘背后的三双“慧眼”

2023-09-05   成都地铁

原标题:19号线二期空载试运行!揭秘背后的三双“慧眼”

目前,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已经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标志着该线向年内开通初期运营的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年内即将开通的19号线二期可谓“新”意十足,通过创新运用由成都轨道集团与西南交大共建的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产研院”)的多项科研技术成果,这条线路将更安全、更智慧、更快捷。

19号线二期究竟是如何通过“慧眼”

让乘客的出行更加安全快捷

让车辆的维保更加智慧高效的呢?

今天地铁君将带大家解锁小19的3双“慧眼”

看看它是如何慧眼如炬、实力过人的

1

弓网“慧眼”,让列车供电更可靠

19号线二期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60km/h,使用的车辆属国内首创时速160公里的市域A型车。

更高的速度等级 ,对供电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更严的要求, 那么19号线二期是如何满足供电需求的?

原来,小19安装的弓网在线监测装置是平稳供电的大功臣。

弓网在线监测装置

该装置能根据地铁接触网特点和电客车车体空间要求,利用结构光、紫外光、红外光等多源信号和深度学习等技术,采用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受电弓运行状态、接触线磨耗及弓网接触点温度、硬点、燃弧等关键安全运行参数的实时在线监测,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弓网故障隐患,对预防和减少弓网事故、保证行车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车辆“慧眼”,让列车运行更安全

在跑得快的同时,小19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让速度快的同时也要确保运行平稳?

小19首次应用了车辆360°外观图像故障检测系统。这是一套集高清图像采集、实时大容量图像数据存储分析、故障识别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检测系统,主要用于检测车辆外观及悬挂部件的完整性,通过提前预警异常状态等方式,有效防止出现进一步的松脱断裂等故障。

该系统具有检测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全天候检测等优点,已实现列车关键部件检测全覆盖,检测准确率达到98.87%

3

轨道“慧眼”,让线路运维更智慧

小19还创新应用了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智能巡检系统。

全球首台城市轨道智能巡检机器人

该系统通过二维/三维视觉联合测量,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三重嵌套轨道病害智能识别软件算法,可随车实现对钢轨剥离掉块、弹条移位、螺栓松动、道床裂缝、道床异物等31项轨道可视病害的自动检测,覆盖并超出人工巡道的运维内容,使轨道运维方式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测准确率。

该项目荣获多项国家创新奖项并入选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

科技感十足的19号线二期

镌刻出成都轨道交通精准发力科技创新

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成都轨道集团锚定“双碳”战略

坚持创新驱动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智慧的出行方式

也为公园城市建设厚植绿色发展之底

聚焦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前期在成都地铁4号试点应用了双向变流及储能吸收系统,根据测试情况,预估总体节能率达10%以上,同时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占用面积小、建设及运营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在成都地铁7号线试点应用的基于碳化硅变流器和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已累计平稳运行超过两万公里,预计最高降低车辆牵引能耗达30%。

全力建设智慧城轨

未来

人们的出行还有着更多可能

2025智能全自动行车试验平台

由成都轨道集团联合中车四方共同搭建的2025智能全自动行车试验平台,融合了5G、大数据、AI、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是国内首个基于真车实线的全方位全状态感知、多系统全耦合测试、大数据智能分析的综合轨道交通装备试验基地和智慧城轨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全国首列基于5G车车通信全自动驾驶的时速140-160kmh新一代市域A型列车

依托该试验平台,联合研发了全国首列基于5G车车通信全自动驾驶的时速140-160km/h新一代市域A型列车。

全球首列时速160公里氢能源全自动市域列车

此外,联合中车长客成功研发了全球首列时速160km/h的氢能源全自动市域列车。

下一步

成都轨道集团将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产业集群化、链条化

融合化、绿色化发展水平

助力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建圈强链”

编辑 | 木木 苑苑

校对︱晋

责编︱皮 蛋

往期推荐

01

TOD幼儿园长啥样?又一批TOD公共服务配套上新!

02

9月,这6座地铁站必打卡!

03

今天的推送含熊猫量超标!(文末送票卡)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