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门神,我们都知道,最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两位神仙,后来增加了关羽、张飞两兄弟,再后来又增加了秦琼、尉迟恭两位将军,以及专职打鬼的钟馗,还有岳飞、牛皋,焦赞、孟良……不过最终流传下来、影响力最大的门神却是秦琼和尉迟恭,这是为何?
周武王建立西周后,“祀门”的活动就开始了,“祀门”的对象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门神。最初的门神,是“神荼”和“郁垒”两位神仙,据神怪典籍《山海经》记载,这两位神仙形象威严,本领不凡,专门守在沧海深处度朔山上的“鬼门”捉鬼,不让那些妖魔鬼怪进入人间。人间因此安宁祥和。
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不太真切。东汉以后,人们希望有更接地气的门神来取代“神荼”和“郁垒”,于是战神关羽和张飞成了门神,出现在普通百姓的大门上。关羽和张飞,乃刘皇叔之弟,蜀汉重臣,为打下蜀汉江山立下不朽功绩,忠勇可嘉,深受人们喜爱。所以两人一经亮相,就得到认可。
宋代时,岳飞、牛皋也曾经成为门神,但影响力大不如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门神很多,不过最终流传下来并成为经典的还是唐初的秦琼和尉迟恭。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关羽和张飞这对门神颇得人们喜爱,后来之所以两人让位于秦琼和尉迟恭,原因在于关羽。关羽的地位提升得太快、太高了,以至于让他做门神已经不太合适了。
关羽活着的时候只是个侯爷,汉献帝刘协曾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但是死之后就不同了,地位可谓一路攀升。公元260年,刘备的儿子刘禅曾追封关羽为壮缪侯,这个爵位倒没什么。但到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将关羽提了一级,由侯到公,成“忠惠公”了。此时的关羽称关公。南宋时,宋高宗赵构又升关羽一级,由公到王,为“武安王”。赵构是希望通过奖励关羽,让手下大臣们都向他学习,做到忠勇双全。明朝时,关羽成了大帝,万历皇帝封他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后又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关羽由此成神。另外,关羽还被佛教奉为伽蓝菩萨,成了菩萨的关羽金光闪闪,须仰视才见了。
至于张飞,虽然他的形象并没有像关羽这样被神化,但他是受关羽的影响而退出门神行列的。毕竟他与关羽一起出现的,当然一起退出。再者,门神都是一对,关羽走了,他落单了,也只好退出。
可见,关羽和张飞这对门神,实力不比秦琼和尉迟恭差。但是因为关羽的地位拔得太高,离老百姓太远,已经不那么接地气了,便退出了门神行列,让秦琼和尉迟恭成为了门神一哥。
秦琼和尉迟恭之所以成为门神一哥,与关羽的情况正好相反,两人走的是群众路线,比较接地气。不像关羽,都飞到天上去了,让老百姓够不着。
秦琼与尉迟恭一直是普通人,是在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巨大成绩的典型。秦琼老家在山东济南,早年参加瓦岗寨的反隋斗争,后投入李世民阵营。尉迟恭老家在山西寿阳,早年跟随刘武周在北方反隋,后投入李世民阵营。两人遇到李世民这样的明主后,潜力大爆发,凭着手中刀枪和胸中智慧,帮李世民打下李唐江山,成为“李唐忠臣”、“护囯良将”。一直到死及死后,都是“李唐忠臣”、“护囯良将”,没有被过多地神化。这都是真实历史。
唐朝之后的老百姓喜欢秦琼和尉迟恭做门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沾一点唐朝盛世的光。因为在我国封建朝代里,唐朝的强盛是少有的,在当时的整个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出一指。老百姓在门上贴唐初大将秦琼和尉迟公的英勇形象,含有希望国家像唐朝一样强盛的意思。特别是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及其民众,还有受后金欺负的明朝末年的百姓,以及饱受外敌入侵、战乱之苦的清末百姓,都太想拥有一个强大的朝廷了。
最后说一下神荼、郁垒以及钟馗这样的真神,为什么不及秦琼和尉迟恭做门神受欢迎?很显然,还是因为他们这些“神”飘在天上,哪里有秦琼和尉迟恭两位凡人将军脚踏实地来得真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