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120多个孩子带大,被骂“傻子”27年,最该爆红的是他!

2022-08-18   窈窕妈妈

原标题:把120多个孩子带大,被骂“傻子”27年,最该爆红的是他!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2020年11月,凌晨四点半。

辽宁,鞍山市,铁东区。

夜色笼罩,空旷的马路边缓慢行驶着一辆面包车,后备箱连接着数条麻绳,每条绳子的另一端分别绑在一个个孩子的腰上,牵引他们奋力奔跑。

深冬,零下十几度,滴水成冰。

孩子们嘴里呼出的白气,很快散在夜色里消失不见。冷气通过鼻腔进入肺部,不时传来一阵呛咳。

一个中年男人从车窗探出头,声音洪亮:注意步频、跑步要稳。

训练结束时,天才微微亮。

少年们身上的羽绒服被汗水湿透,一拧就出一滩水。

12公里,是今早的训练里程。平时,这个数字是20公里。

“在漆黑的状态下跑步不知道累,速度就加起来了”。说话的人叫柏剑,是一个年近50的中年男人。

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辽宁省道德模范……

是一百二十多个“孩子”的爸爸。

他的故事,还要从二十多年前讲起。

1991年,柏剑考上大学,乡亲们挨家挨户给他捐钱,终于凑足他的学费。

“能上学太不容易了,所以我骨子里总有一种执念,看不得身边的孩子不念书、不上学”。

1995年大学毕业,他成了一名体育老师。教学期间,他注意到有一个叫庞浩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异各自成家,无人管教他,变得越来越叛逆。

柏剑心有不忍,于是将他带到自己宿舍,两人同吃同住。

“他比我父母更关心我”朝夕相处之间,庞浩深受感动,开始改口叫柏剑“爸爸”。

“孩子们都是好孩子,能拉一把是一把”,就这样,庞浩之后,柏剑助养的小孩越来越多。

2002年,几个被他资助并培训的孩子参加大连国际马拉松,获得女子接力组冠军。

新闻报道后,送他这里的孩子越来越多,加上被遗弃在门口的孩子,他都安置了下来。

一位残疾妈妈经常被老公家暴,为了让孩子将来有机会上大学,她骑了一个月三轮车,从广东到东北,把孩子送到柏剑这里。

“妈妈只能做这些,以后的路就靠你自己走”。

十几个孩子,开销并不是一笔小数,一天就要消耗一袋米,几十斤菜。

柏剑的工资入不敷出,刷爆了不少信用卡。

工作之余,他兼职好几份零工赚钱,扫大街、买盒饭、摆地摊……甚至大年三十晚上,他也在忙着捡烟花的壳子攒着卖钱。

最难的是2005年,同时有五个孩子考上大学,学费就需要六七万,他愁得整夜睡不着觉。

酒后,他问收养的大儿子“要是哪天老爸不行了,你能不能接替老爸的班,把这帮孩子养大?”

为了孩子们能顺利上大学,他顾不上尊严和面子,到处借钱“你们能借我多少钱,就借我多少钱,哪怕五百、二百,有我在,一定会还上”。

如今,柏剑助养的第一个“大儿子”早已成家立业“我们这些从他那里走出去的孩子,体验过酸甜苦辣之后,才能知道他当时为你付出了什么”

多年过去,柏剑依然坚持公益事业,这让“大儿子”很心疼“不少人看他就像看精神病,这么多年,我不知道他怎么坚持的,我不希望他这么累”。

2011年,柏剑在辽宁鞍山成立了一家马拉松俱乐部,取名“梦想之家”,正式以公益的方式招收困境儿童练习长跑。

收养的孩子身上有着相似的印记:孤儿、单亲家庭、贫困、被家暴……

有人被赶出家门;

有人被父母家暴;

有人因为贫穷被叫乡巴佬;

有一心复仇的男孩

……

在进入“梦醒之家”前,他们习惯用暴力和仇恨解决一切问题。

“送来我这儿的孩子,学习底子太薄弱,而体育是条捷径,只要达到二级以上运动员,就可以参加高考特招”。

通过奔跑改命很辛苦,但是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却是最稳妥的方案。

孩子们,跟着柏剑换了一个又一个地方,宿舍、传达室、仓库……如今“梦想之家”得到政府的扶持,住进了公租房,有了稳定的住所。

不远处,还有一小块农场,可以用来种一些瓜果蔬菜,自给自足。

这个冬天,农场被大雪覆盖,柏剑带领孩子们在农场上打雪仗,他们一起种植果树,期待着明年的收获。

面对这些缺爱的孩子,柏剑承担了父亲的责任。

有的孩子刚来的时候很自卑,不敢抬头看人。柏剑让每个孩子总结自己的5个优点,帮助他们找回自信。

他还每天给孩子们树立小目标,鼓励他们去实现。

在他的努力下,孩子们越来越自信。

有孩子训练懈怠,他加油打气“咱本身就输在起跑线,只有好好训练,才有读大学的机会”。

闲暇时间,他会陪孩子们一起看电影《阿甘正传》、《放牛班的春天》,告诉孩子:人生就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虽然有落下的时候,但你应该鼓舞自己飘扬而上。

“梦想之家”中有个孩子叫小金子。

2014年,爸爸突发脑溢血,妈妈在一个寒冬的夜晚,把小金子弃在河边。

被爷爷找到的时候,小金子衣服上挂着冰凌,冻得直打颤。

爸爸重病、爷爷奶奶身体不好,一家人绝望之际,柏剑出现,接走了小金子。

爷爷很放心“在他那里起码学不坏”。

在“梦想之家”,柏剑悉心照顾小金子。

小金子的屁股有多年的冻伤,一到冬天就发作。

柏剑每天会为他擦药,他心疼这个孩子,尽自己能力帮助他。

因为过早经历了苦难和离别,小金子比十几岁的孩子都要成熟。他喜欢读诗,说的话也像诗句一样耐人寻味:

我喜欢自己的想象力,不喜欢自己的命运;

我是一个黑暗的孩子,从夜的孤单里,向你伸出我的双手。

别的孩子觉得他在胡言乱语,柏剑会耐心倾听,并夸奖他像有诗人的潜质。

小金子从来不主动提起妈妈,每次听到“妈妈”两个字,他会把头扭过去不再说话。

他经常望着窗外,唱自己改编的歌“世上只有妈妈最不好,没妈的孩子像个宝,有妈的孩子像个草……”

小金子的多年冻伤复发

知道小金子心中有恨,柏剑决定解开这个心结。

他找到小金子,问他“你多长时间没看到你妈了?”

“五六年了”

“你还记得你妈长啥样吗?”

小金子摇摇头,眼圈泛红,双手来回搓着膝盖。

柏剑抚摸着他的头轻声安慰:可能你爸妈性格合不来,可能他们有很多无奈,你不知道,所以你的恨对他们不公平,对你自己也不公平。你还得继续长大,有啥委屈跟爸说。

小金子说,妈妈走之后的这几年,他每天重复做同一个梦。

梦里,他和妈妈被困在一个起火的大楼里,他和妈妈想推门逃出去,门外也是火。

想从窗户跳下去,发现楼下铺着一堆钉子,最后还是跳下去死了。

他让小金子把噩梦画在纸上,叠成小船,扔进了大海。

那一刻,在海边奔跑的小金子慢慢尝试与过去告别,在老爸柏剑的带领下走向“新生”。

16岁的尹可心,是柏剑收养的“女儿”。

5岁,爸妈离婚那年,她多次尝试自杀,她用小手拿着刀片笨拙地在胳膊上划,没有成功。

之后她和妈妈天南海北“流浪”,父亲的印象也渐渐模糊。

可心一直想见爸爸一面“当面问问他,认不认我”。

但妈妈拒绝给她联系方式,这成了她的心病:

从小到大,爸爸没有亲过我,抱过我,说一句我爱你。

妈妈经常说爸爸的坏话,说他这不好,那不好。

我不想让妈妈说爸爸的不好,都离婚了,还说那些干什么。

妈妈在哪打工,她就在哪上学。小学期间换了十来个学校,频繁转学导致她成绩直线下滑。

不想让孩子居无定所,妈妈把女儿送到“梦想之家”,希望她能过跟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在“梦想之家”,可心总是心不在焉,训练成绩也很一般,还迷上了游戏和网聊。

内部达标测试,她离二级运动员的水平还差很远,这样下去,大学都上不了。

柏剑恨铁不成钢:

达不到二级,你还能干啥,你还有选择吗?

不练了,找个人嫁了,也能过一辈子,饿不死,你想那样吗?

他让可心去妈妈那里呆几天,或许状态会好一些。

可心妈妈在工地上干活,住所是临时搭建的铁皮房。

母女俩在一起做饭,聊天……重逢的温馨在可心提起爸爸时戛然而止。

“你有病的时候,他把你扔河沟里头;我给你上户口的时候,用一下他的身份证和户口本都不行。你还想去找他,你咋那么有脸呢”。

“我就要个电话号码,又不干啥”。

“咱娘俩被他坑成什么样子,你还联系他”。

她越说越激动,甚至要断绝关系“以后别联系我了”。

可心哭着给柏剑打电话,希望他能劝劝妈妈。

柏剑认为“应该让孩子见他,也就死心了,我觉得这不是坏事”。

可心妈觉得有道理,同意把联系方式给女儿。

拿到电话,可心陷入纠结。

柏剑提醒:不管他对你怎么样,都不要恨,恨会让你一辈子难受。记住,最起码我这个爸爸还是爱你的。

一翻开解,可心反而想开了,她没有了从前的执着“我感觉也没有找他的必要,见不见都无所谓了”。

放下包袱后,可心全身心投入训练。

2021年鞍山马拉松比赛,可心跑进了前20,这是未有过的好成绩。

因为柏剑,她离大学梦又进了一步。

因为把重心放在了孩子身上,柏剑毕业二十多年一直没成家。

他也曾交过女朋友,可是女方接受不了他一心扑在孩子身上,提出“要谈恋爱,先把孩子遣散”

他也参加过相亲节目,最后还是没勇气牵起女嘉宾的手“我真实的生活不一定姑娘能适应,人家是好女孩,我不能祸害人家。”

直到四十多岁,柏剑才遇见了志同道合的罗老师。

为了帮助爱人,罗老师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和柏剑一起打理“梦想之家”。

2019年,二人携手走入婚姻。

这一年,他已经46岁。

2020年,年末,妻子临近生产,他把“梦想之家”的孩子们暂时安置在寄宿学校,答应月底前一定来接他们,就匆匆去武汉陪伴待产的妻子。

柏剑走后,孩子们经常不自觉红了眼眶。

当初被父母抛弃,又要再次被抛弃吗?

他们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也不敢想,唯一能做的就是数着日子等他回来。

看到天上的飞机,开玩笑说“你看,老爸来了”。

有孩子在纸上画了个碎心,一半画上柏剑一家三口,另一半写上自己的名字。

他说“老爸来了,心就合上了”。

“他们太缺爱了,我第一次离开这么长时间,还有了自己真正孩子,孩子们就想我是不是不要他们了”。

春节前,柏剑的儿子顺利出生,被喊爸爸这么多年,他真正意义上有了自己的孩子。

没有在喜悦中沉浸太久,想到那些期盼他回去的殷切眼神,他告别妻子和新生的孩子,匆匆赶回。

这天,孩子们正在上朗读课,柏剑悄悄溜进教室最后一排,和孩子们一起朗读。

孩子们知道,他们的老爸又回来了。

他们大声读书,谁也没回头,眼泪早已顺着偷笑着的脸颊,流了下来。

过年这天,柏剑和孩子们一起放鞭炮、贴窗花、包饺子。

孩子们各送老爸一个红包,里面装着“未来”的信。

“我是来自2041年的小微,老爸,这个时候你已经68了。这二十年我每年都给你过年,“梦想之家”也早已经不在了,但是你在哪,家在哪”。

“我是十年后的可心,26岁的我已经是一名警察了,见过很多生死,感受过黑暗,我总是会想起你,想起“梦想之家”的兄弟姐妹,那里有爱也有光”。

“我是来自2035年的金浩然,老爸,我是黑暗里的孩子,谢谢你伸手拉了我一把”。

在柏剑的帮助下,一批又一批孩子从这里走了出去。

他骄傲地指着照片介绍“大儿子四十了、这个大三了、这个在特种部队、这个在中科院做助理”。

到2022年3月,“梦想之家”培养了120多个孩子,他们通过体育特长,摆脱原生家庭的桎梏,找到了自己的路。

周佳杰,在“梦想之家”度过7年,现在是一名高中教师;

谷阳旭24岁,和老爸共同度过了5年,如今是专业的田径运动员 ;

王卓,38,与老爸共同生活了6年,目前在银行担任支行长。

……

柏剑,用长跑、关爱,和无数张信用卡换孩子们出人头地。

老爸,他对得起这个称呼。

如今,依然有孩子在他的带领下,逆风奔跑。

每天清晨,他们的腰上会拴着一根斜向上的绳子,在黑夜中,用脚步丈量大地奏出不屈节拍。

来自破碎的原生家庭,孩子们是不幸的;

从“老爸”这里收获了温暖的家,他们又是幸运的。

致敬柏剑——

也致敬那些像柏剑一样在公益道路上奋力前行的人。

谢谢他们用莹莹烛火,成为点亮孩子人生之路的万丈光芒!

参考视频:

纪录片《人生第二次》,bilibili;

Aha视频和腾讯新闻栏目【中国人的一天】联合出品,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