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互联网巨头,而在国内互联网企业中,阿里巴巴则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一切与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有很大的关系,凭借着对互联网的前瞻性,外加上对时机的精准把握,马云成了阿里巴巴集团的灵魂人物,即便卸任了阿里巴巴董事长一职,但是当有一些重大调整和重要业时,马云都会亲自露面。
去年马云为蚂蚁集团上市做铺垫的一次演讲,遭到了监管部门的约谈,估值2万亿的蚂蚁集团上市被暂停,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阿里坏消息是一个接一个。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
首先发现了蚂蚁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30亿撬动了3000亿,随后发现蚂蚁许多业务游离于监管之外,属于“无证驾驶”状态,最终被下架。
其次,阿里电商平台通过资源优势强迫商家进行“二选一”,最终被监管视为典型,对其重罚182亿。
更因为一桩“性侵案”给25万阿里人带来了巨大耻辱。然而,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还没有!
阿里再次“翻车”
近日,阿里再次翻车!浙江省通讯管理局的一封事关阿里的投诉函引发了热议。内容显示,这起投诉事件发生在2019年11月左右,阿里云一名电销员工违反公司纪律,通过岗位便利获得了客户的联系方式,并透漏给分销商员工,一度导致用户隐私泄露,从而引发了客户的投诉。
众所周知,阿里是入局云服务最早的厂商,在公有云市场,阿里在国内的市占比稳居第一,40%的中国500强企业与阿里有着紧密合作,只要是初创业的公司,基本都会选择阿里云平台,并且阿里在国际市场也有一定的份额。也就是说,阿里不仅掌握着大量国内用户的数据,同时还掌握着不少海外客户的数据。
一名云服务商透漏,用户信息泄露在行业内很常见,但是发生在大企业则也极为罕见。要知道,民间一直流传着“XX只有0次和无数次”这种话,并且阿里还有淘宝、天猫、闲鱼等亿级用户量的APP和一些金融服务,而这种事发生在阿里身上,不禁让人心生担忧。自马云退休后,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不得不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马云,还受得了吗?
其实关于用户信息隐私泄露,今年6月商丘公开的一份判决书显示,两名违法分子通过爬虫程序从淘宝盗走了大量数据,涉及用户量11.6亿,其中包括UID、昵称、评价内容等敏感信息。
虽然这两起案件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数据安全不能完全依赖于法律,而是依赖于技术!尤其当网络安全上升为信息化对抗的战略制高点时,国内小兵小虾能获取到的信息,也许早已成了海外黑客的盘中餐。
随着5G网络的不断普及,不管是可穿戴设备、VR、无人驾驶等都会卷入到云计算的浪潮之下,如何保证用户的隐私安全,并非是一纸承诺。而如今此事发生在阿里身上,这也给行业内所有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数据、如何健全公司的制度,企业应该做到未雨绸缪!
关于此事,大家怎么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44cfa09a1fcf352c3f5582f4aa7cb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