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5岁民警身中20多刀牺牲,送医途中留下遗言:我想见妈妈

2024-01-13   康康历史

原标题:1999年,25岁民警身中20多刀牺牲,送医途中留下遗言:我想见妈妈

重庆市公安局警察博物馆4楼英烈厅中,一件95式警察春秋常服已经在这里静静躺了21年。

与其他警服不同的是,它被鲜血浸染,被氧化后已经变成深褐色。

从领面、小肩、门襟、前褶到背衩,这件警服上有18个密密麻麻的刀孔,其中13个集中在胸部,最窄的3厘米,最宽的有6厘米。

从这件警服布满刀孔、浸透血液的样子,以及他所在展馆的名字,不难猜测它曾经主人的去向。

没错,这件警服的拥有者,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石桥铺派出所民警芦振龙在穿上这件警服313天后,牺牲在了自己的岗位上。

接受岗前培训后,他于9月23日领到了自己的第一套警服,也就是现在陈列在博物馆中的那一件。

芦振龙在山东聊城市的村庄长大,家中的情况并不富裕。为了凑足他上大学的学费,家里甚至卖掉了一间房子,还借了不少贷款。

这样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自然非常节俭。他大学的时候吃馒头配白开水十分常见,冬天的时候最常穿的就是一件人造革夹克,夏天的时候最常穿一件十块钱买的蓝色格子衬衫。

他从小就很有为社会奉献的热忱,曾经在日记中写下:“能像焦裕禄、孔繁森那样活着,才真正立于天地之间!”

就读大学期间,他曾经在同学患病时主动背他到医院接受治疗,还拿出了自己稿费五百元作为医药费;学校宿舍被盗的时候,他分析破案,还专门“蹲点”,在某天凌晨抓到了小偷。

1997年在深圳南山区九街派出所实习的时候,芦振龙参与了一次抓捕行动。

某个犯罪团伙在东莞绑架了一个个体服装店的老板,绑匪约定了晚上在这家餐馆取钱。民警们很早就埋伏在周围,只等绑匪一进餐馆就行动。

但绑匪很狡猾,车子停在路边很久都没有进去。看情况有变,民警们在来不及商量的情况下分头围了上去,芦振龙英勇地冲在了最前面。

领导当时就表扬他:“好好干,今后肯定是个出色的警察!”

正因如此,他在毕业时才会被学校评价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才能在毕业后不久便成为一名正式人民警察。

他刚入警队时的师傅李兵非常喜爱自己这名徒弟。进入石桥铺派出所后李兵便作为前辈带着他,两人之间关系也非常好。

回忆起这名徒弟,李兵说:“没有年轻人的浮躁,典型的从农村出来的孩子。”

李兵还记得芦振龙办的第一件案子,所里抓了一名涉嫌盗窃的嫌疑人。但这名嫌疑人非常不配合,一直不愿意交代作案情况。

翌日一早,同事们来所里上班的时候看到了刚刚洗漱完的芦振龙,才知道他在这里审讯了一整个通宵。

他的通宵也不是没有成果的:嫌疑人很快交代了自己曾经犯下的三起盗窃案件。就是这样的精神,让芦振龙在三个月时间里就协办案件40多起,刑事案件20起。

他不仅仅用心做事,还结合自己管理片区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进行研究。

做了户籍警察后,他深入自己管理的兰花村进行调查研究,写成了《暂住人口管理问题探析》一篇论文。

尽管最开始只是一个小户籍警察,芦振龙依然非常热心地帮助自己片区内的所有人。

对于石桥铺兰花村这个城中村来说,这样的降雨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某一天,兰花村一名78岁的老人张振渝叫住了芦振龙。原来,老人家里的房子因连月下雨漏水了,但家里只有他和残疾的老伴,老两口都没有办法修缮房子,只能向民警求助了。

芦振龙连忙跟着张大爷来到了他们家,这个只有9平方米的小屋已经潮湿得不成样子,显然漏雨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房间中简陋的设施告诉芦振龙,两位老人的生活环境显然不太好。

为了确定自己的判断,芦振龙借了一个梯子,冒着雨便从屋外爬上了房顶。老人见状十分着急,因为房顶的青苔本就很多,再加上下雨,屋顶滑得厉害,一不小心就会摔下来。

但芦振龙二话不说就爬了上去,老人甚至没来得及阻止。住在张大爷隔壁的三轮车司机见状,也爬上来帮忙

为了确保安全,芦振龙将警服脱了下来,将一只袖子固定在椽子上,另一只绑在王强的手腕上。两人很快查清了漏水的原因,就是主龙骨和次龙骨因为老化发生了位移。

这种情况需要找专业人士来修理,两人暂时无能为力,便着手从房顶上爬下来。

王强迅速用右手抓住房顶的毡子稳定住了身体,这才平安落地。但警服的两只袖笼全都撕裂了。

张振渝老人见此情景十分不好意思,执意留下了芦振龙的警服外套要帮他修补。

两天后,房子修好了,芦振龙的警服外套也被补好了。这身有补丁的警服成为了警民一家亲的见证。

还有一次,兰花村衡女士的女儿上完课很晚还没有回家,完全没有女儿联系方式的担心母亲直接找到了已经下班的芦振龙,请他帮忙寻找女儿。

芦振龙一边安慰衡女士,一边带人寻找她的女儿。一直找到凌晨,才在同学家里找到了正在玩耍的女儿。没休息好的芦振龙,第二天依然精神地到所里工作。

在他做民警的几个月里,几乎就没有休过周末。村民们回忆:“芦户籍的呼机号就是解决问题的密码!”

除了在小事上帮助村民们外,芦振龙也会注意辖区内的一举一动,发现每一点不同的地方。

1998年4月的第一天,他发现一户人家中突然冒出了好几样家用电器,这点不寻常引起了他的警觉。

他秘密展开调查后得知该户人家是暂时无业,没有固定收入。就这样,芦振龙抓到了一名盗窃犯。

他很少吃肉,一个月伙食费最高的时候只有80元,最低的时候只用了49元。

他身上的旧传呼机是重庆民航工作的同学送给他的。他使用的床单是读书时用的,又带到了所里;有实在看不下去的同事送了一床毛巾被给他。

因为他管理的户籍区兰花村来回要走一个小时,他曾经多次和自己的老师徐晓琴说想买一辆自行车,但一直舍不得花钱。

几个月来无论风雨,他还是一双脚走过来的。寝室里唯一看起来像个样子的是一个旧的布衣柜,是公安处的一位同事送的。

节俭的芦振龙只有一个小愿望:攒钱买一套房子,将远在山东农村的父母接到重庆。

这一天,成为了芦振龙作为民警的最后一天,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那天芦振龙的身体有些不舒服,中午时发起了烧。他在街边小吃店买了一个五毛钱的烧饼充饥,又要了一碗开水吃下了退烧药。

下午18时35分,芦振龙穿着他这件有两个补丁的警服来到兰花村,准备传唤前一晚聚众赌博、持械斗殴的嫌疑人魏建。

当魏建钻进了高速公路附近的一条僻静小巷时,对这里非常熟悉的芦振龙知道前方已经没路了,便直接追了进去。

眼看就要追上魏建的时候,他没有直接实施抓捕,而是开始好言相劝,劝魏建配合工作去自首,毕竟不是什么严重的罪行,不会判特别重。

但对面的魏建并不是一个懂法的人,甚至是一个社会公德都不遵守的人,是一个十足的混混。他不仅不想受到惩罚,还妄想自己可以逃脱惩罚。

因而,无论芦振龙怎么说,他都坚决不跟着回警局自首。

正当芦振龙做魏建的心理工作的时候,魏建身后突然冲出了六个手持尖刀的年轻人,他们气势汹汹地要求芦振龙脱掉警服,让他们看看有没有带枪。

谁知这群年轻人个个摆出了亡命之徒的架势,拿着自己手中的刀向芦振龙涌了过来,还大喊着:“今天就是要让你服气!”

双拳难敌四手,芦振龙虽然抓住了一名歹徒,但还是被侧面的另一个歹徒一刀砍中了前额,鲜血顿时涌了出来,模糊了他的视线。

视线受阻,芦振龙依然在努力制服暴徒。他用左手当刃抓住了一把“雪龙”刀,没想到持刀的恶徒使劲儿左右旋转,反倒削掉了芦振龙左手上的大片皮肉。

这名恶徒一边拖拉锋利的刀,一边大喊:“你服不服?”

芦振龙自然要回答一句:“不服!”这句话又激起了歹徒们的恶意,有一名歹徒向芦振龙脑后来了狠狠一刀,他顿时控制不住身体向前半跪了下去。

这群恶徒立刻开始嚷嚷:“让他跪下!让他求饶!”

听到这话,芦振龙心中陡然涌起一股气:自己不能跪下!

他勉强用受伤的手撑住身体,坚强地站了起来。但失血过多,他已经没有足够的力气同歹徒搏斗了。

见他站了起来,恶徒朝芦振龙的小腿便砍了一刀,伤口深可见骨。芦振龙一下子没能维持住平衡,倒了下去。

但很快,他顽强地站了起来。此时,他左手的五根手指已经断裂,只能使用右手于歹徒搏斗。

丧心病狂的歹徒们看出了这一点,开始专攻他的左臂。芦振龙的左臂被砍了三刀之多,最终被恶徒们砍断。

他再也没有办法站直身体,终究还是倒了下去。恶徒们趁机在芦振龙的右腿上狠狠刺了一刀,砍出了一条长达23厘米的大口子。

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他在左臂断裂、右小腿有一道见骨伤痕、右大腿有一道23厘米刀痕的情况下,又一次支撑着身体站了起来。意志力在此时超越了人体极限,创造了一个奇迹。

面对这个似乎打不倒的警察,这个浑身是伤、浑身是血依然站得笔直的警察,恶徒们先是愣了一下,但被冲昏头脑的他们没有退去,而是冲上来朝着芦振龙的身体乱砍。

此时的芦振龙已经没有反抗的力气,但他依然用尽自己的全力想要站直身体。只是这次,芦振龙只能借用身后的墙壁作为支撑点,让自己不要倒下。

只是他身中21刀,几乎刀刀见骨,失血太过的警察终究还是慢慢沿着墙滑了下去。

就在附近居住的六十多岁的曹婆婆在一刻钟后看到了浑身伤痕的芦振龙,立刻招呼自己的家人,一家五口将他抬到了自家货车上匆匆赶往医院。

在货车上,尚还有意识的芦振龙留下自己的最后一句话:“我想见妈妈!”

高新区公安处的民警闻讯赶到,带着一家人将芦振龙送到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抢救。此时的芦振龙生命体制已经非常微弱了,警服完全被血水浸透。

参与过抢救的一名医生回忆,当时从货车上抬下来时芦振龙已经是个血人。见过许多大场面的医生都不禁痛斥:“歹徒下手太狠了”。

全身最长的一条伤口有三十多厘米,最深的有二十多厘米。肌腱、神经、静脉血管都被砍断。

送来时血压已经为零,上手术台先输了3000cc的血,手术过程中又输了2000cc。这些血量,可以说是把他全身的血都换完了。

然而,这些都没能挽回芦振龙年轻的生命——1999年5月28日凌晨4时45分,芦振龙在抢救室里停止了呼吸,年仅25岁。

这个年轻人成为警察的时间还不满一年,他才领到人生中的第一件警服,但他已经穿着这身警服抓获了128名各类犯罪嫌疑人,捣毁了5个贩毒、抢劫团伙,更是为辖区内的民众提供了上千次帮助。

他没有愧对自己的身份,没有愧对自己这身警服,用自己的一切诠释了警察的荣耀。只是,老天爷吝惜得很,非要夺走他的生命。

重庆的居民们为这个好警察的牺牲落泪了,兰花村的村民们尤其难过。他们用无数朵小白花点缀了芦振龙曾经走过的街巷。

是啊,芦振龙热爱自己的辖区,就在出发前往拘捕魏建之前,他还在商量为兰花村居民们修补房屋的事情……

芦振龙心心念念的母亲郑玉玲在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时哭得瘫倒在地。妹妹宋桂萍在哥哥牺牲后从山东老家来到了重庆送灵。

对开追悼会那天的场景,她印象非常深刻:许多不认识芦振龙的群众不约而同来到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殡仪馆和灵堂,十余万名群众挤得街道水泄不通。

不少人一直高呼:“人民警察万岁!”

那套陪着芦振龙313天的警服,经过严格的评定程序,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一级文物的定级标准中有这样一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建设成就、重要领袖人物、著名烈士、著名英雄模范有关的特别重要的代表人物。”

显然,芦振龙的警服应当符合了这条标准。他本人也被追授“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模”荣誉称号。1999年,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除了警服之外,他搏斗时穿的皮鞋、工作期间的笔记本被评为国家二级文物,同样存放在了重庆市公安局警察博物馆内。

伤害芦振龙的凶徒们也没有被放过。重庆市公安局立刻成立了“5·27”专案组,数千名刑侦人员、武警战士一同出动,在重庆、四川等地的交通要道布下天罗地网。

芦振龙牺牲的第二天,即5月29日凌晨4点40分,武警和公安便在巴南区抓住了乘坐一辆“摩的”想要逃跑的主犯魏建和钱勇。

芦振龙牺牲一年后,杀害他的凶徒们的判决结果也下来了:主犯魏建、钱勇被判处死刑,5名共犯被判处死缓和无期徒刑。英雄在天有灵,应该也得到了告慰。

之所以哥哥姓芦、妹妹姓宋,是因为小时候哥哥被过继给了一个姓芦的亲戚,这才改了姓,他原本叫的是“宋振龙”。虽然过继给了亲戚,但哥哥从小都是在自己家里度过的。

宋桂萍还骄傲地回忆起当年芦振龙成绩一直非常出色,初高中的时候各科成绩名列前茅,高中三年经常被县里和地区评为三好学生。

高考的时候,他是以全校第一名、全县第三名的好成绩考到了西南政法大学。

大学期间芦振龙同样很努力,他热爱自己的专业,经常去图书馆学习,博览法律方面的书籍,多次获得学校的奖学金。

为了将来工作可能用得上,他还专门学习了驾驶、电脑,英语成绩也非常不错。

1999年6月18日,芦振龙牺牲后二十天,宋桂萍被重庆市公安局党组吸收为人民警察,就安排在芦振龙生前工作过的高新区公安处工作。

宋桂萍激动地表示:“要继承哥哥的遗志,争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警察。”

如今,芦振龙已经牺牲了二十几年,但他英勇无畏的身影依然留在人们心间,成为“好警察”的代名词。

作为中国警察的代表,他的存在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中国人这么信赖自己的警察,为什么中国的警察叫“人民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