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铁行业发展概括以及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08-17     普华有策

原标题:铬铁行业发展概括以及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铬铁行业发展概括以及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1、铬铁合金行业概括

铬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被广泛用于冶金、化工、耐火材料等行业。其上游是铬矿,下游不锈钢、特种钢等。其中绝大部分铬矿被加工成铬铁合金,用作特钢的原材料,在钢铁冶炼过程中,按钢种的成分要求添加到钢内以改善钢的性能,从而生产多种高强度、抗腐蚀、耐磨、耐高温、耐氧化的特种钢,以广泛应用于航空、宇航、造船及国防工业领域,是国家重要的工业支撑;小部分铬矿被加工成化工铬盐及生产耐火材料。

中国是不锈钢及特钢、铬铁、铬矿的需求和消耗大国,但铬系原料稀缺,铬矿资源十分贫乏,铬铁合金上游行业铬矿供应很大程度依赖于进口,下游行业为关系到全球各国重要经济命脉的产业,下游需求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上游铬铁行业的繁荣或衰退。

自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被冲击,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在出口不足的问题下,进一步扩大内需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动力,在此期间中国的钢铁行业等被刺激发展,其中不锈钢也产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迅速增长,国内的铬铁生产企业也全面进入了扩充时期,不少其它合金产品生产企业也纷纷涌入,直接影响到了国内铬铁的产量,出现了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铬铁的产能扩充与其它行当的转入,直接导致了国内铬系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将铬铁冶炼带到了一个不同的科技发展阶段。

经济危机后的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均处于危机后的大调整阶段,国际各区域发展状况趋分化,国内经济以“维稳”为主基调,贷款紧缩、节能减排、产能淘汰、钢铁去产能化等政策等为合金市场带来一定利空影响。

2016年始,中国经济艰难转型,在供给侧改革、节能减排、环保严查等政策围攻之下,部分行业经济缓慢复苏,钢铁行业效益略微好转,带动铬铁及其他合金行业经历市场变革;后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影响等,世界发展进入变革和调整阶段,铬铁市场受到国内外发展环境影响。

目前我国铁合金行业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一是硅锰合金产能过剩,铬铁合金、镍铁合金产能不足;二是生产工艺落后的中小型企业仍较多,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仍存。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已经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以淘汰落后产能,节能环保为重心,铬铁作为钢添加剂,其下游不锈钢、特钢作为钢铁行业的细分领域,属于具有节能环保特征、面向高端制造和新能源领域的新材料行业。在国家政策鼓励下,不锈钢、特钢行业发展有较广阔的空间,尤其在部分领域采用不锈钢、特钢等代替普钢,不仅利于提升产品质量,也有利于节省资源,继而带动上游原材料端的发展;同时由于国内能耗双控政策的不断推进,也势必触发铬铁市场份额再分配和铬铁企业转型,实现行业内优胜劣汰,国内优质产能置换,整体驱动铬铁行业向节能环保的发展。

2、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3、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产业改革带来发展机遇

铬铁行业是资源、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一定进入壁垒。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不断深化,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技术不断升级,铬铁行业中的规模较小、技术落后、产品质量较差的企业被逐渐淘汰,而拥有上下游资源、高附加值产品和先进技术、较大规模等优势的铬铁企业将进一步优化整合,有利于行业整体的良性竞争。

2)产业政策利好行业发展

铁合金冶炼行业作为一个高耗能行业,一直受到重要关注。国家相关部门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铬铁冶炼过程中,焦炭属于冶炼中的原料用能,该政策贯彻落实中将降低该行业的综合能耗,在碳达峰的背景下,上述政策利好行业。

3)下游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国家出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蓝天保卫战”等宏观调控政策,以淘汰落后产能,节能环保为重心。铬铁作为钢添加剂,其下游不锈钢、特钢作为钢铁行业的细分领域,属于具有节能环保特征,面向高端制造和新能源领域的新材料行业,广泛应用于航空、宇航、造船及国防工业领域。政策鼓励扩大不锈钢特钢的生产份额及应用领域,在部分领域采用不锈钢代替普钢,不仅利于提升产品质量,也有利于节省资源。目前我国不锈钢、特钢产量、消费量占钢材总量的比重较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在国家政策鼓励下,不锈钢、特钢行业发展有了广阔的空间。该行业政策的出台有利于下游行业的发展,继而带动上游原材料的发展。

4)全球化进程带来发展机遇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在铁合金工业生产等方面将与国际社会有更多的接触,我国铁合金工业将会更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在钢铁行业将会加大力度,保障每年的粗钢产量,也要保障优质钢铁产品以及合金等特殊钢种产量。因此为满足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对钢铁制品供应及消费升级的需求,国内钢铁行业产业链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迫在眉睫。

(2)不利因素分析

1)上游原材料铬矿进口依赖

我国是铬系消费大国,但中国铬资源量十分匮乏且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几个西部边远地区,铬矿资源矿床规模小,分布零散,开发利用条件差,产量也较低;铬矿供应很大程度依赖于进口。

2)资金压力大

铁合金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技术研发、厂房、设备购置、原材料进口等等都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资金,且后续仍需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及技术升级改造投入较大资金,资金壁垒无形中提升了行业门槛和企业负担。

4、行业壁垒

(1)政策准入壁垒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2月28日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被认定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也对该行业提出了限制、禁止性要求;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对于新建、改建、扩建“两高”项目须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等;同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高耗能产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提出到2025年,铁合金产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30%,硅铁、锰硅合金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等。在碳达峰背景下设置了多重政策准入壁垒,对于尚未入局的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2)运营资金壁垒

铁合金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技术研发和生产运营都需要大量资金。在技术研发层面,企业需要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保持技术领先,满足市场需求。在生产运营方面,因客观原因,国内的铬矿开采及产量较少,高碳铬铁生产企业大多向国外供应商(南非、印尼)采购铬矿原料,预付保证金且款到提货,因此企业在采购原材料环节需要占用大量的营运资金;同时厂房生产线的建设、设备购置、产品生产等环节亦需投入大量资金,后续生产经营仍需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及技术升级改造投入较大资金。行业整体呈现资金密集型的特点。

(3)人才技术壁垒

铁合金行业对人才和技术具有一定的要求,企业需要持续、大量的技术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的支出,以保持长久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外聘或培养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人才形成技术团队需要较长的周期,新进入冶炼行业的企业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人才缺乏问题,技术人才缺乏和技术成果储备不足成为制约其进入行业并迅速发展的壁垒。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铬铁合金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LDL)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256eb72ca61d07b09fd6a4215292d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