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透视丨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 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3-12-25   中国经济时报

原标题:热点透视丨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 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编者按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加。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本期热点透视解析重大生产力布局的优化逻辑,探寻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主攻方向,为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更多思路。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童彤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各地要用战略眼光,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善用比较优势释放发展潜能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发展条件有所差异,加之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的迥异,客观上要求寻求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找准不同地方的优势所在。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各地区都应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区域发展围绕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本身就是合力发展和挖掘不同区域比较优势的有力实践。

“现阶段,在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充足和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弱化。与此同时,中西部等地区在劳动力供给和价格上的比较优势越发明显。”张文忠举例介绍说,沿海省份的某制造企业,利用西部省份的场地、招商政策倾斜以及比东部地区偏低的人力成本等,转移工厂到当地,再依托西部省份的口岸优势以及日渐成熟的陆上交通,比如中欧班列等,将产品和服务外延开拓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这带动制造业发展、解决就业、创造消费供给以及出口增长等,就是有效利用比较优势的结果。”张文忠说。

张文忠认为,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必须依靠有效的政策支持。同时,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通过不断强化设施连接以及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和经济联系也将持续紧密,从而实现共同繁荣。”

强化主体功能定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这凸显主体功能定位的重要性。

对此,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体,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的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不得不提。其不仅明确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和限制开发地区,更进一步强调了“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经济、适宜产业”的要求。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丛屹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明晰主体功能定位,才能调动各地发展主动性。要按照国家部署,服务整体和长远发展利益的要求,积极谋划产业类型,在全国形成整体有序、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布局。

在丛屹看来,各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引导,鼓励各地在产业协同、人才流动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

此外,作为产业和地方发展的载体,国土空间规划将让主体功能定位看得见、摸得着。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反复强调主体功能定位和优化国土空间精准布局,这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提前铺路。

比如,政府通过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合理安排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用地需求,由此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提供巨大储备。

2024年,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有望加快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丛屹认为,这要求相关方面应该将有限的土地资源集中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此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智观天下丨中国能源转型遥遥领先绿色认证将“护航”国际合作

关注丨民宿行业迎丰年特色化品质化是趋势

刘世锦:现阶段更需要理解保护弘扬企业家精神

圆桌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激活创新动力

总 监 制丨王辉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