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年内最大的IPO来了。
目前华虹半导体上的是科创板,是位于中芯国际当时的532亿元和百济神州的221亿元之后,属于科创板的第三大IPO。华虹本身也不错。是内地第二大、全球第六大晶圆代工厂,算是国产替代的种子选手!上午市值开盘突破1000亿元。
有意思的是,美国印度这些的股票市场的亮点是今年涨幅达到了多少。我们股市的亮点发行了新股融资额全球第一,拿IPO的规模和数量来衡量市场的繁荣,可能是理念不一样吧,我们更重视融资额,美印更重视投资者,两者都没有对错,只有利益分配的重点不同。
夹缝中生存,也活得挺好
和台积电、中芯国际相比,华虹的制程工艺比较低,处在在55nm的技术。台积电的制程已经达到3nm,目前在攻克2nm以及1.4nm技术;中芯国际也突破了14nm工艺制程。
台积电以及中芯国际赚钱的模式,是想方设法突破高精尖,比如做好先进的制程工艺,做到其他厂商的前面,那么就有希望在做代工业务里做一些提高自己的议价权。
十几年前,台积电率先实现28nm量产落地,技术的进步让台积电在该制程产生的营收占比在一年的时间里从2%提升到了22%,对台积电、中芯国际这类走在前面的厂商来说,制程越先进,越有利于提高营收。2018年台积电率先量产7nm后,苹果、华为、AMD的订单纷纷涌向了台积电。
华虹半导体瞄准的是中低端,没办法,没实力去玩高端的,没办法像台积电、中芯国际这类想方设法在集成电路中玩命增加晶体管数量,以提升处理器性能的模式。
没办法,突破高技术很难,像中芯国际曾在28nm技术上努力好久,才慢慢实现。高精尖的研发做不好,两个方向只能保一个,华虹只能凭实力占中低端的,华虹做的方向是不完全依赖晶体管尺寸的缩小,利用优化结构与制造工艺,最大化发挥不同器件的物理特性,聚焦产品性能及可靠性。
而且这类市场并不是所有应用都需要强大的处理性能。很多中低端的应用不需要这么强大的处理性能,反而是比较广泛的应用,看重的不是性能技术,看重的事成本和功耗,像物联网设备、智能家居等。
所以华虹半导体选择了的是这些特色工艺。即不完全依赖缩小晶体管线宽,而是通过聚焦新材料、新结构、新器件的研发创新与运用,并强调特色IP定制能力和技术品类多元性的半导体晶圆制造工艺。
客观来看,华虹半导体在“特色工艺”上确实做出了自己的成绩——招股书介绍,华虹半导体是行业内特色工艺平台覆盖最全面的晶圆代工企业。根据TrendForce的公布数据,在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领域,华虹半导体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卡IC制造代工企业以国内最大的 MCU 制造代工企业;在功率器件领域,该公司是全球产能排名第一的功率器件晶圆代工企业,也是唯一一家同时具备8英寸以及12英寸功率器件代工能力的企业。
特色工艺路线给华虹半导体带来的业绩也非常不错,在其他消费电子疲软导致业绩下滑的情况下,华虹半导体愣是凭借自己的生产优势赚了不少钱。
2020年到2022年,华虹半导体营收分别为67.37亿元、106.3亿元、167.86亿元,2020年净利润为5.05亿元,2021年则为16.6亿元,相当于在过去一年的基础上翻了2倍,而2022年净利润为30.09亿元,则是净利润增长接近1倍了,以这样的业绩表现看,这家厂商的盈利性还是值得期待的。
2023年一季度,华虹半导体业绩更进一步,营业收入为43.74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4.90%,归母净利润为10.44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62.74%。
穿越周期,仍赚钱
看到华虹半导体的业绩,你可能会想,前两年,全球半导体好像表现的并不太好,怎么华虹还能赚钱呢?是一个奇葩?
前几年确实半导体产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
2019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下滑超过12%,只有4121亿美元,2020年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带动全球半导体产业进入景气周期,半导体一直火热到了2022年,之后因为产能从短缺变为过剩,加上需求被提前释放,半导体景气度下降。
到现在,半导体回暖的情况依然没有像以前那样火热。要知道,今年一季度全球很多晶圆代工厂都是不赚钱的,像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商营收单季度跌幅达18.6%,产能利用率及出货量都有下滑的迹象。中芯国际今年一季报也不好看,经营活动产生的核心利润大幅下滑95%导致净利润下滑接近50%。营业总收入102.09亿元,同比增速-14%,毛利润23.24亿元,同比增速-52%,核心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速-95%,净利润18.39亿元,同比增速-49%。和这些厂商相比,华虹半导体业绩算是抗打的了,华虹的领域不讲究技术,讲究的是厂商工艺的成熟度和稳定性、工艺平台的多样性,以及产品种类的丰富程度,还有产能,产能上来了,你就赚得多,上不来,你也赚不了多少,说白了,赚的是辛苦钱。
整个半导体行业,今年二季度也没有多大的好转,从台积电披露的第二季度报来看,台积电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10%和23.3%。
说到台积电,前两天也不少情况,台积电的董事长前两天吐槽了台积电在美国的情况,台积电跟美国国会、跟商务部、跟白宫之间的关系也都很好,不过呢,跟美国工人之间也因为文化差异搞到关系很紧张。所以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进度一直很慢,现在台积电想的是要是美国能够提供一些激励措施,用在购买在美国制造的芯片上,还可以继续考虑,不然的话台积电在美国的进度受阻。这几年美国一直想着重建制造业嘛,不管是特朗普还是拜登,都力图让美国制造业崛起,也有人发现,美国表面欢迎芯片厂商过去,但又不给后续的支持,所以美国其实不关心什么台积电的建设进度,什么制造业回流,美国关心的是台积电不能在中国大陆建厂,或者是为大陆所用,他们想要做的就是阻止尖端芯片厂商在中国大陆建厂,,台积电很可能只是一个大国博弈下的棋子。
现在台积电想明白了,其实芯片研发是最重要的,高端芯片需要几千名的专家的参与,不能把芯片研发放在其他地方。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也算过一笔账,在美国生产芯片的成本可能要比在中国台湾至少高出一半。还没等到赚多少钱,现在连工厂进度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未来呢?
还有三星,三星电子公布的数据也不太好。今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了22.3%,营业利润更是从2022年的14.1万亿韩元,跌至6000亿韩元,这是2009年以来的季度最低点。芯片是三星的核心业务之一,全球芯片市场的疲软可能对三星产生了负面影响。美国政策的变化,也让三星的日子没以前滋润了,美国现在正推动芯片本地化,导致美国对国外工厂加工芯片的订单大幅减少。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限制导致三星的芯片出口率急剧下降,出口量在过去两年中减少了30%以上。这让三星在全球芯片市场的份额比以前少了。
未来华虹半导体究竟能给我们的经济和半导体行业带来什么
但是看着台积电中芯国际在制程上进步与提高,让后面那些成熟的工艺会变得越来越便宜。比如差不多二十年前的任天堂GBA游戏机可能花费四五百块钱,现在2023年了,四五百块可以买到很多。
现在华虹的55nm的制程可以满足大部分数字、模拟、射频等芯片的需求,可是也有其他的厂商也在做这类制程,有可能会替代当下华虹量产55nm的芯片。所以,华虹也不能守着中低端止步不前。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