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一树新绿,许一世静好

2020-04-22   芈月说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今年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次与疫情战斗的日子里,我们重新思考了人类与地球的关系。人类没有权利破坏自然、伤害动物,打乱平衡。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或许,我们人类要像树一样活着。人类如果把自己当做一棵树,那么便一定会深深爱着脚下这篇给予他生命的土地。


这个特殊的日子,请我们珍惜自然,珍惜绿色。


遇一树新绿,许一世静好。


暮春时节,

繁花落尽,绿满枝头。

新绿的叶子,

拼尽全力,在枯枝上长出来,

挣脱桎梏,拥抱春风。



白居易说:

“风吹新绿草牙拆,

雨洒轻黄柳条湿。”


史达祖说:

“临断岸,新绿生时,

是落红,带愁流处。”


周邦彦说:

“新绿小池塘,

风帘动、碎影舞斜阳。”



满目的绿色,

纯洁明净,给人以希望。


01

新绿,最温柔的春色


苏轼有首诗:


湖上青山翠作堆,葱葱郁郁气佳哉。

笙歌丛里抽身出,云水光中洗眼来。


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点点新绿,处处生机。


深深浅浅的绿色,有着强大的治愈力量,让我们从浮浊尘世脱离,洗涤双眼,更净化心灵。



其实,最初,我们的老祖宗并不喜欢绿色。


“青衫”都是身份卑微的人,才穿的衣服。


直到宋朝以后,绿色渐渐流行起来。


明朝文震亨在《长物志》里,提到青绿色是最多的。


他写道:“绿叶古株,最可爱玩”、“银杏株叶扶疏,新绿时最可爱”。



春意盎然,对生活的热爱最浓。


热爱生活的人,才会细察入微地看到春天的绿色;而绿色,也会反过来让人内心柔软,情绪温柔。


人心的底色,恰似这温柔的春色。



02

青山绿水,青枝绿叶

花红柳绿,绿草如茵


说到“绿”,心中便勾勒这样一幅画面:


晴朗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郁郁葱葱的树木,延绵不绝的草地,脚边有虫鸣,远处有花香,清凉的风吹过,深深吸一口气,神清气爽,诗意盎然。



绿,是贺知章笔下的柳条飘飘: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绿,是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水乡: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绿,是韩愈笔下的朦胧春色: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绿,是李白笔下的缠绵情思: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绿,是王安石笔下的乡愁长叹: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绿是诗情画意,绿是诗意盎然。



03

中国的绿色

中华的绝色


中华有绝色,骨子里富有诗意的中国人,给不同的绿色,起了相对应的名字。


苍绿、竹绿、柳绿、黛绿、沙绿……轻轻读来,口齿留香。



[ 奶绿 ]


春燕飞檐而过,新茶寒火未融,

春茶在杯中展立,片片绿,片片香,

陌上细雨,坝上风吹,

炊烟袅袅,绿满十里。



[ 鹦鹉绿 ]


田田的荷叶,层层叠叠的绿,

深深的竹林,疏疏密密的绿,

苍翠而饱含诗情,张扬又透着潇洒,

肆无忌惮的生长,恰如久旱的甘霖。



[ 灰绿 ]


园子的一角,

石灯上落满了叶子。
雨下得急了,树梢间的缝隙间,
便不知觉里,有了一点新鲜的绿意。



[ 翠绿 ]


一夜春雨后,万物清明,

夜将阑白,睡意消退,

此时的世界是如此的清新,

各种绿陈设点缀。

似有生命的涌动,万物开始复苏。



[ 苍绿 ]


暮色中的绿最好看。

白日里的山,染了暮色就成了苍山,

多了几分宁静,少了白昼的喧嚣,

就连钟声,都变得绵延悠长。



[ 沙绿 ]


一席茶,满室香,

一池荷,满塘绿。

熏香迟暮,花馔青灯,

是天雨欲来前的闲逸,

是午后浓茶后的情诗。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绿浓深院一溪月,

原来也这样浪漫。



04

遇一树新绿

盼一世静好


中国绿,不同于中国红。


它是属于生活的颜色,少了点雍容华贵,多了些亲近自然。



当我们不开心时,去郊外的春绿中释放心情。


当我们迷茫无助时,从墙角冒出的绿芽找到希望。


当我们困苦脆弱时,一树绿叶摇摆,温柔的治愈我们的心伤。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我们无比向往春天。

就像枯黄的大地,

向往绿草蔓延。


看一树新绿,

盼一世静好。



这是最美的季节,

这是最灿烂的春色。


眼前的绿意,

怀着温柔,把悲伤抹去,

所有美好,便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