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的父母辛辛苦苦的把你养大。即使经济不好也要供你上大学。为的就是让你不和他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土地打一辈子交道。你能考上大学成为了一名老师。在父母眼中你走出了庄稼地就是有出息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有出息没出息。其实更侧重于有钱没钱。其实不管是有出息还是没出息。那都是别人的眼光。做好自己。
是挣大钱当大老板才叫出息,还是当官出名叫出息。
如果你认同那样的观点,那比起来,当个老师确实是没什么出息。如果你并不认同,又何必再意是否出息呢?
只要是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都是对人生最好的诠释。只要对社会创造了价值,就是出息。更何况还是教书育人的职业。别想太多,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就好。
个人认为,无论是从事什么职业,只要足够热爱,在自己的岗位作出最大努力,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就是有出息!我非常不认同用收入来衡量评判一个人是不是有出息,这样是对价值观的扭曲,那些一线城市的土著们,一拆迁,就得到一大笔金钱,还有几套房子,一跃成为身价千万的土豪房东,他们很多都是不学无术的人,难道他们算是有出息了吗?
首先,他是一名大学生,毕业后做了老师,如果他是师范毕业,这就是有出息,他就是想要当老师。老师,稳定职业,工资也可以,很多人都羡慕的工作!
其次,农村家庭、贫困的、男的大学生:我也是农村人,不存在歧视。以上这三点都与一个字紧密联系,那就是“钱”,农村人没钱,贫困户没钱,男孩子结婚娶媳妇、生孩子、赡养父母都需要钱,压力山大,此时如何定义有出息?没出息?如果能力在下,就是有出息,做了老师有了稳定收入,日子就会越来越好,这就是有出息!如果能力在上,也不能说明没出息,毕竟天时地利人和,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大学生如果想加入有外国人、留学生的社群(英语角)练口语,搜索公众号“竖起耳朵听”即可加入,英语角里会美音、伦敦腔、印度腔的小伙伴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