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越规范,妊娠期间发生并发症的机会越少,剖宫产率越低,畸形胎儿的发生率也越低。
有不少人在怀孕前就已经患有糖尿病了,她们也很担心:“我要怎样做,才能平平安安地生下宝宝?”“我的宝宝能像其他宝宝一样健康吗?”
让专家共同为你出谋划策吧。
糖妈妈(注:这里指怀孕前就被诊断患有糖尿病的妇女)为了生育健康的下一代,可吃了不少苦头。从怀孕前一直到宝宝出生,她们都没闲着:
“虽然不是很痛,但每天都被‘蚊子’咬几口,这种感觉当然不好受。可是为了宝宝,我得一直坚持。”
某糖妈妈简短的一句话,形象地道出了糖妈妈们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血糖监测。
由于高血糖会对胎儿及孕妇产生一系列影响,因此,在血糖没控制好之前,病人是不宜怀孕的。
“若准备怀孕,则应在计划怀孕前6周,先把口服降糖药换成胰岛素。”翁建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内分泌学会/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说。因为一些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降糖药,可通过胎盘致胎儿低血糖,并有致畸和胎死宫内的危险;其他口服降糖药,由于目前的安全性研究还不多,故也不建议孕期使用;而胰岛素属于大分子蛋白,不能通过胎盘,也不会影响胎儿健康。
当糖妈妈改用胰岛素治疗时,就更要加强血糖监测,最好每天监测4~6次(如4次,即空腹+早、中、晚三餐后血糖;6次,即空腹+早餐后+中、晚餐前后的血糖)。
可是,“每天监测血糖成本实在太高了”,不少人都如此认为。
“其实不然。关键在于病人如何看待这笔费用。”翁建平教授指出。现在一台普通的血糖仪需300~400元,而便宜一点的试纸是3~5元,一天的费用为15~30元,一个月算下来是450~900元。“这对很多家庭而言,应该可以接受。”
若到医院监测血糖,一次可能就要七八元,甚至十几元,如此,即便一周一次,一个月的费用也将近100元。而实际操作中,监测的频次可能更多,再加上往返交通费等等,付出的可能更多。再说,在医院还有挂号、排队等候等烦琐事情,不仅浪费时间,孕妇也劳累,远不如自己在家监测舒服。
当然,有些人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确实不能承受,那该怎么办呢?
“此时可适当减少监测的次数。”王子莲(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如是说。
在刚开始使用胰岛素时,糖妈妈一定要坚持监测血糖,特别是头一两个星期,应该每天监测,且至少监测4次(包括空腹、早餐后、中餐后、晚餐后)。
当自己监测一段时间,知道了今天吃多少东西,血糖将会达到什么水平之后,便可以开始适当减少监测次数,可每天仅抽查空腹、餐前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例如,今天没有测早餐前的空腹血糖,那么,明天就应该补测,这样,一周里能提供三四天以上的连续监测结果,有助于医生了解大概的血糖情况。
当然,除了费用因素外,有的糖妈妈害怕自己扎针,也可选择到附近的社区医疗中心进行监测。
“血糖监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哪怕是我自己,也不一定能坚持!”王子莲教授感慨。
但为了下一代,也为了自己的健康,糖妈妈应该咬紧牙关,坚持监测。因为临床研究显示,血糖监测越规范,妊娠期间发生并发症的机会越少,剖宫产率越低,畸形胎儿发生率也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