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晨
近段时间,中国迎来了“外交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出访俄罗斯,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一道将中俄战略合作再次推向新的高度,两国元首签署联合声明,强调通过和谈解决乌克兰危机,可谓取得举世瞩目的外交成果。
随后,多国领导人扎堆访华。据法新社3月24日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天表示,他已邀请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起访问中国,以向中国表达“统一的声音”。法国是欧洲各国中相对独立于美国之外的拥有独立作战指挥体系和核武器的大国,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此次法国领导人力邀欧盟领导人并肩访华,并表达“统一声音”,是有意向外界展现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可以不跟着美国的指挥棒独立与中国往来的强烈信息。法欧领导人此访中国,或对乌克兰实现和平产生重要推力。
与此同时,美国的贸易部长和财长也翘首以盼期待近期访华,经济领域以往作为中美关系压舱石,如今,在美国政界一片反华乱象的荒谬氛围下,美国经济部门领导人也终于憋不住了急切想要访华,究其原因,与美国国内经济危机随时可能暴雷不无关系,此时也只有中国能够出手救美国经济。然而美国在反华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中国如果出手帮助现在这个癫狂焦虑、疾病缠身的美国,将会对中国自身带来损害,也会让全世界费解。因此,美国经济高层来华访问即便成行能够具有多大实质意义并不被外界看好。
相反,中俄两国领导人发表共同宣言前后,同时也是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中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多个在全球和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经济体领导人到访中国,一方面体现出这些国家对中国前景具有坚定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于终结霸权体系和中国提出建立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广泛期待。
尽管巴西总统卢拉因故推迟访华,但巴西的内阁和企业高层已经悉数到访中国,这个南美大国物产丰富,例如该国铁矿石的产量巨大,可形成对美国跟班澳大利亚和印度铁矿的进口替代;巴西四季如春夏,农业发达,完全可以替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粮食进口国的有力竞争者。
巴西总统因病推迟访华,恰好给了这些国家抓住空档的机会。26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同时宣布,两国领导人将对中国开启正式访问。其中,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抢了先,从3月27日开始访问,马来西亚胜在阵容更“豪华”,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和交通部长陆兆福要在29日一起来。两国领导人都打算先参加会议海南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再前往北京继续访问行程,还有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也将在开完博鳌论坛后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多国领导人接连访华,我国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也回祖国大陆祭祖,向外界传递出明确的两岸“和平奋斗、振兴中华”的讯息。与此同时,29日,就在蔡英文出发前夕,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临时延后针对蔡英文“过境”的简报会。对此,《联合报》称,“气氛微妙美临时喊停蔡英文过境简报”。
3月25日,地处美国后院的洪都拉斯正式宣布与中国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可以说这是中国反击“美台勾结”的一次重大胜利。3月26日,中国和洪都拉斯建立外交关系,洪外长雷纳访华,受到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接见。
早些时候,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成功出访欧洲、俄罗斯,欧洲各主要国家对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方案持积极态度;沙特和伊朗两大中东千年宿敌接受中国调解宣布即将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中国特使又走进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调解巴以矛盾,其间中东一些此前严重对立冲突的伊斯兰国家和军事集团也纷纷迈出实质性和解步伐。不论是中东还是欧洲方向的乌克兰,美国一再导演冲突制造对立,中国却为实现和平和解付出的巨大努力,且获得了此前令人难以想象的国际认同和响应。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调解上述地区矛盾冲突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可美国却对中国反美国其道而行之的调解进程无力阻挡,各相关国基于自身利益与中国商讨交流却把美国晾在一边。还有一条消息大家应该也注意到了,就是伊朗在苏莱曼尼将军被美国刺杀后时隔三年多,再次大规模导弹袭击美国驻中东基地,美国损失不小却到现在为止没有对伊朗采取抗议和报复行动。朝鲜在美韩严重挑衅开始后,首次公布实战化核弹头。以上信息我们综合起来分析,不难得出一个“气氛微妙”的结果。
当今世界称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站在十字路口,全世界国家的选择都尤为重要,中国近期的外交潮展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取得丰硕成果令人印象深刻,中国的主张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积极调解地区矛盾和紧张局势做法产生了积极效果。与中国相对应,美国及其各种强盗行径招致世界普遍反感、反对甚至是反击,有的国家对美冷遇,有的抛弃美国,有的对美国侵略者报以核遏制力,有的干脆对美军基地武力打击,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危机四伏,“雷暴”连连,衰败大势已经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