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全新一代皓影e:PHEV&e:HEV,依然是合格的家用SUV

2023-07-03   波帆说车

先分享一组数据,从2019年上市之后,皓影累计销量突破了50万辆,实事求是的讲,这个成绩是不错的,已经有了不错的市场基础,对于全新一代皓影,此前也小有期待,所以继全新一代皓影e:PHEV&e:HEV上市之后,笔者随之在杭州对其进行了试驾。

整体来讲,两车让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是,加上此前已经上市的燃油版,同一款SUV具备了燃油、混动、插混等不同动力形式布局,这确实给予了消费者较大的选购空间。

好开依然是主旋律

因为试驾路线设计的原因,从静态到动态,这次试驾对混动版有比较全面的体验,而插混版则进行了静态体验,就混动版的驾驶体验而言,好开依然是主旋律。

技术层面,新车搭载的是本田i-MMD混动系统,这套系统凝聚了本田超20年的技术沉淀,并且在行业内率先确立了“以电为主”的电驱混动路线,实用性与可靠性均可圈可点。比如其全新2.0L直喷阿特金森发动机可实现最高热效率41%,而在高负荷领域,理论空燃比燃烧区域扩大约30%,换句话说,就是这辆车的能耗表现更经济,而动力性能也不弱。

还有一点是,聚氨酯一体发动机盖板和NV隔音垫在新车上得到首次使用,官方给出的数据是,整车静谧性提升13%。笔者的实际体验是,加速时来自机舱的噪音确实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这样的提升能够给出好评。当然从用户的角度来讲,整体静谧性可以做得更好。

好开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细节之一是有不错的驾驶视野,从车身结构上抑制了引擎盖线条最高点,左右A柱之间的驾驶者横向视角达到85.7°,相当开阔。其次油门、刹车都相当跟脚,很少有突兀感,加上不错的手感,正是家用需要的这种舒适操控。

再就是除了常见的Normal/Econ/Snow/Sport四种驾驶模式之外,单踏板模式也得到应用,一键切换B挡,笔者的体验是,配合进化的减速拨片,该模式可提供稳定的减速效果,这种体验相当微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辆车的驾驶乐趣。

不同的是,线性变速控制技术与振幅感应减震器是混动版独有配置,而插混版则独有搭载了自动泊车功能、进化的本田EV声浪以及全系标配ADS全时自适应减震系统,从配置上对两车作了区分。

造型耐看,空间依然是大卖点

全新一代皓影对车身尺寸进行了升级,从一定的距离看,车身比例更修长。其中混动版的长、宽、高分别为4716mm、1866mm、1691mm(顶配),车长相比现款增加了82mm,轴距增长至2700mm;而插混版的长宽高为4716mm、1866mm、1681mm,轴距为2701mm,标准的紧凑级SUV尺寸。配合本田MM理念,车内实得面积不小,笔者坐入后排腿部空间两拳以上,并且地板平坦。加上座椅靠背可调,乘坐舒适性能给好评。

关于后备厢,混动版空间容积为586L;插混版空间为586L,使用低段活动地台后可拓展为658L,相比燃油版不算小,官方称这主要得益于全新高能量密度电池,重量减少53%,体积缩减54%,可放置在前排座椅下方,进而保障了后备厢空间。

关于车身颜色,全新一代皓影提供雾光森林、星空蓝、极夜流银、威尼斯蓝、星月白、极速绯红、格陵兰白7种颜色车漆,其中混动版无极速绯红,而插混版则具备全部颜色,选择面还是很广的。

写在最后

从用车的角度来讲,皓影是家用SUV的一把好手,不管是哪一种动力总成,否则其销量很难有那么高的累计量。从入手成本来讲,燃油版是目前的销量主力且不说,尤其对混动版全新一代皓影来讲,其市场指导价19.99万起的入手门槛不算高,这与奇骏e-POWER入局不无关系,但对选购用户来讲是利好的。那现在全新一代皓影燃油版、混动版、插混版均已入场,根据预算该选谁,可以好好琢磨一下了,因为它对家用SUV的想象基本都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