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儿?也不行~”来客表示远超出预设的第一印象,在文化美食圈都有一号的“丹东老肖”,却对自己的家乡给出了这样的定位:“八线!”
那你咋游历了全球都不离开“八线”呢?老肖指指自己的车牌——辽F。“ABCDE全做过直辖市,我们丹东还有锦州这只当过省会的就只能FG起了。”
当了半个世纪的安东省会、一百多年来更是东北仅次于大连的开放时髦的港城,“80年代我们在全国经济版图上和苏州一个级别”。祖上阔过的老底子,再加襟江带海、水草丰茂的得天独厚,集中反映到民以食为天,更是必须不能含糊。
01
戴家馇子
7:30 a.m
下了北京开出的K27,出丹东站就是永远的城市地标——毛泽东像。丹东人都知道,伟人挥手面朝的方向是伟大首都,也同样自豪于400年前,满族先民也是从这块龙兴之地向着同样的方向进发。
后面的历史世人皆知,但大多数中国人也未必知道的是:270万人口的地级市丹东,满族就有80余万,比例高居全国各市之首。如此说来,丹东人在吃上的讲究一定错不了——想想老北京的多少美食,都是八旗兵马背上带进来的。
上车饺子下车面,东北这旮沓尤其讲究这个。十几小时的火车之旅,也的确需要补充扛时候的硬货。只不过,丹东满族吃的是面,却不叫面,叫酸汤子,也叫馇子。
下了火车就是市中心,如今这样有诚意的城市越来越少,丹东还是。出了火车站,只需走过两个伪满和洋风和苏式火柴盒混搭的街区,就在伪满和民国时的省政府、共和国时代则长期作为市政府的日本大楼斜后身,藏着全丹东最正点的戴家馇子。
料理过玉米面的都知道,这东西缺乏粘性,做面食必须加其他成分,但承袭非遗传统的这家馇子完全不用。
满族有种独特的食品工艺——糗,但外人熟悉的也只是做豆包而已。做馇子也靠糗,在它还是整棵玉米时就浸泡发酵,主料软化变粘后,再被巧手揉搓牵拉成长条;于此同时,一滴入魂的酸汤一并收获,下锅就成了最保健养生的原汤化原食。难怪一大盘下肚也不觉撑。
其实,辽东的满族聚居区都有馇子这种主食,但丹东的之所以公认盟主,得感谢盘中的超级大绿叶、也是此地最出名的海鲜品种——黄蚬子,Q弹饱满无沙,一盘足足有近二十只,要知道这可只是早餐!
吃饱喝足想起一件事:满人应该没有姓戴的啊?敢情这是一百年前闯关东的姓戴的小山东,娶了旗人媳妇,把娘家的绝活干出了名堂。这和电视剧《闯关东》里,山东菜馆也是在破落格格委身朱家老大、贡献了御膳配方后迎来的春天,简直如出一辙。想起北京美食有多少来自爱吃不爱做的旗门大爷、却在其他民族手里发扬光大了。美食领域这组经典的人类学样本,次数多了也就成了定律。
02
朝传文化体验馆
9:30 a.m
不仅火车站在市中心,国境线也是,恐怕全中国都再难有第二座城市。但就是对游客性价比如此高的丹东,到了节假日也迎风涨,尤其是“看得见朝鲜的房间”。但结果往往大失所望:人家没骗人,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对岸……也真没啥可看的。
也就机智如我,可以找到这样的馆子:离国宝文物——百年的鸭绿江断桥,近到连功夫不过硬的野导游甚至都说不完拉客台词,却是按古代朝鲜宫殿格局陈设布置的宽敞安静厅堂。
别的游客冒着烈日在断桥上挤成诺亚方舟;我却笃悠悠边喝着爽口败火的麦茶、边吃店家研制的“朝体西用”的点心,比如提拉米苏馅的粘米糕。
看完朝鲜艺术院校高材生信手拈来的朝鲜鼓和伽倻琴,又对着无敌江景,琢磨着旁边也有80年历史的中朝友谊桥,如何那么窄却能承担中朝之间80%的交通、既过火车又过汽车?
我的问题在体验馆主理人、也是深耕朝韩旅游多年的大咖枫哥那里得到了答案。而他吃上这碗饭也是天注定的缘分,“当年我奶奶念国民女中,经常到礼拜日就过桥找对岸的朝鲜同学帮给家里买东西,过关的过程那真是名副其实的糊弄日本鬼子……”
不是我卖关子,而是想真正把丹东玩明白了,须得亲自请教这样的大咖。但为了体验质量起见,体验馆只在每日朝九晚五营业,且采取预约制(0415-3768216)。
看时间还早,又取了两瓶只有此馆才能尝到的朝鲜酒和朝鲜汽水。本欲自斟自饮,却独乐乐不如与人——热情的朝鲜族崔经理摆出棋盘。
看除了没有楚河汉界、棋子上是朝鲜文,和中国象棋也无甚区别,自信自己跟专业的学过几天,信手当头炮、把马跳,“不对,我们的‘日’要先往前多跑一步”。而象走田不仅同理,还可以一直下到底。“对,吃子都是要先往前跑一步再吃。”
没下几步,酒不上头脑袋却已经晕了:难怪踢球的朝鲜族都以跑不死、每场比别人多跑出半场来著称,连坐那儿下个棋都得比别人跑得多!
03
河回里营养饭(高丽街店)
12:00 p.m
西谚云:条条大路通罗马。别看丹东的本土朝鲜族人口只有不到一万,但地理位置和宜居的环境,决定了这里是三国同一民族的罗马。东三省的朝鲜族白领不少舍北上广的韩企来此安家,比如刚才体验馆的崔经理就是;隔着三八线互不来往的两个国家,却也一样都有大量人口同在此地安居乐业。因此丹东朝鲜族餐饮不仅水准之高在情理之中,博采各地之长更是超乎期待。
河回里营养饭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这‘大成‘算说到点子上了’,河回那就是朝鲜族的孔子”,老肖解释道。作为朝鲜族文化的狂热爱好者和身体力行者,他正是这一丹东开一家火一家的连锁料理的总设计师和合伙人。
河回里总设计师兼合伙人老肖
既然以文圣人的老家命名,那就得有孔府家宴的意思。整个餐厅就是座小型的朝鲜族博物馆,四周角落无处不在、却千面一人的河回面具,都是他虔诚地从河回老家请来。
中日韩三国朝鲜族聚居区的犄角旮旯老肖都走遍了,也带来各种好吃的秘方。如果再以为朝鲜族美食全是酱汤泡菜味,来这儿就是实力打脸。
清淡从夏季温补排毒最佳配方的参鸡汤开始,经囊括海陆空领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菜包饭过渡,再重如轻松干掉几碗米饭的烧明太鱼、秘制牛肉,敢情朝鲜族美食的百菜百味也可在某个领域不输中餐,甚至连拌饭的蘸汁都一汁一格。
香、味千变万化,却在色上不离其宗。仔细看满桌所有菜品,就连米酒等饮料和附赠的海带汤都算上,完全没有离开红黄青白黑五色。原来,同在东亚文化圈的朝鲜族不仅也信奉五行,更坚持甚至执拗于五色土的馈赠、绝不逾天然一步。
但前面这些最多只能说是大将,最后登场的王者却是出身平凡之辈——糙米、南瓜、玉米、各种豆类为基础组成的营养饭。不仅如此,甚至连店名都用了这个朴实无华的名称。也只因它既代表了这种朴素哲学的精髓,也直接对应人类的最基础却最重要的需求。
极尽地主之谊的老肖把只剩最后那点锅巴的饭釜留给了我,尽管我能从他的眼中看出不舍——因为最后的精华都在这里,而且必得加入麦茶搅拌后囫囵喝下,效果方为最佳。
老肖后来去奈良,吃到了著名老字号志津香七种釜饭,发现和自家的骄傲如出一辙,这让他暗自得意:别看离百年老店的小目标还有九十几年,但榜样就靠谱啊!
04
清真饭庄
17:00 p.m
中国民族史上,出自江南、光大于天津的回民穆氏家族无疑是个传奇,六百年前是跟着燕王扫北的亲兵,近现代所出名人和社会中坚不计其数,从体育世界纪录保持者,到科学界的院士、医学泰斗,再到著名演员无所不包;而且一路沿着大运河开枝散叶,籍贯除了江南和天津,山东、河北、北京也都有。
“还有我们丹东啊。”说这话的是丹东伊协会长穆怀东,姓名就昭示了他正是这家族“应思景从国朝兴,文成祥瑞怀德生”的12代孙,“伪满时我爷爷背着煎饼挑子就从天津老家到这儿讨生活了”。
丹东回民不算多(也正因没啥歧义,当地排第一的清真饭庄,干脆就直接用了这四个字),几乎都和老穆家打断骨头连着筋。
因为这段迁徙的历史,清真饭庄的当家菜除了本地江海码头的物产,也能看到整条京杭大运河步步北上的痕迹——三鲜焖子的蚬子虾仁鱿鱼来自本地创举,绿豆凉粉和麻酱的配比,是济南府的style;同样是鸭绿江入海口处的特产石桨子鱼,烧汁有徐海的咸鲜回甘口之风;
粗菜细作的金玉满堂,则颇具精致的扬州船菜的影子;而丸子的溜汁笼芡,分明是都传到日本的天津饭如出一辙。
如果肚子没那么大或是一人食,上述皆可抛,有限的额“肚”要留给清炸小海虾和筋头巴脑汤。前者是爆脆后的紧实,细密后的清爽,如果不是恰逢斋月不好意思动酒,实在是可以和大雪媲美的鸭绿江啤酒的绝配。
至于东北清真馆都会有的隔夜醒酒利器——筋头巴脑汤,个人评测丹东版足以秒杀沈哈长。弹牙的嫩肉伴着优质黄油,实在庆幸没有女性友人相伴,否则这一盆都抢不过——因为太美容了。
清真饭庄的筋头巴脑汤
05
长白山海鲜串店
20:00 p.m
在东北没有啥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对朝鲜族只有加个更字。而集大成的丹东烧烤,却实力诠释了“小”烧烤的大千世界。因此,必须不介意转车的麻烦,也要等到夜幕降临时分的这家长白山,有这家朝鲜族商会会长单位的收尾,丹东美食拼图才算基本完整。
开道的是小腰、鸡胗、鸡肝、小牛肉这烈火烹油的四大金刚。精心秘制佐料喂过、并不掩盖食材本身的优秀。吃到面酣耳热,现压朝鲜冷面的梨汤咕咚咚灌下去半碗,此时辣酱和酱牛肉也浮出水面、和前面烧烤架上的同类,构成最奇妙的“原汤化原食”。
牛心管、胸口、食管这三个火枪手接力登场,也是脆嫩韧三位一体—上一个让我同时想到这三个字的是北京金生隆的爆肚。即便牙口一般也足以消受,只是难免口渴,临危受命的是媲美省会的大雪的本地啤酒鸭绿江。饿了,煎打糕仿佛给胡吃海塞的胃温柔地盖上了一床薄被。
在丹东,可以贯彻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的只有一种食材:黄蚬子。作为鸭绿江入海口的骄傲,烧烤自然也少不了。活蚬子在篦子上被活活烤到“吐舌”,就是可以入口的标志。而不浪费任何精华的最专业吃法只有一种:水平端起先吮干那一小汪蚬肉最后吐出的珍贵海水,再掰断空的那侧、把它当小勺刮起整粒蚬肉,大口吞小口嚼。
压轴的则是和黄蚬子构成黑白双煞的活蚕蛹,而最专业的烤法是篦子上烤一半,撤去篦子串成串明火上一半,除了形式类似全聚德和便宜坊的区别,最终味道和渐变过程双双奇妙到到不可描述。
初次尝试难免情绪不稳定,还好有since1952、made by丹东罐头厂的大香蕉汽水压惊。
大香蕉汽水
去沈阳的夜班车上,背包里不断冒出的热气和香味,让我很没出息地打开了它。因为里面有朝鲜商会高会长亲手摊的海鲜鸡蛋葱饼,“你来这一趟估计没少喝酒、没怎么吃主食,这个带上,路上随时吃,趁热最好。”
虽然孩子离家远行前母亲赶制干粮放到行李的场景,之于我只在影视和文学作品中出现过。但乍暖还寒的东北初夏夜,这让我还是想起了自己的妈妈。
无怪乎在人口整体失血严重的东北,丹东是小城里少有的基本稳定、且对外地人甚至外国人保持着吸引力者。有温度的城市和人,值得一份守望,更何况,这里还有那么多好吃的。
文:包袱斯基
图:包袱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