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对娃发脾气,会养出啥样的孩子?正确的沟通方式才能助娃成才

2022-03-20     空谷幽兰育儿

原标题:从不对娃发脾气,会养出啥样的孩子?正确的沟通方式才能助娃成才

我们这一代人做父母,估计是最迷茫的。我们小时候,父母随便打,随便骂,结果我们很少叛逆,性格很好,身体和心理都很健康。等到我们做父母了,周围都是对父母劝诫的声音:爸爸妈妈不能打孩子,不能骂孩子,不能对孩子发脾气,因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会受到伤害。所以,我们身边不敢对孩子发脾气的父母有很多,他们忍无可忍的时候,还能再忍上一忍,结果孩子反而更脆弱了。

从不对孩子“发脾气”,娃将来会更有出息?恐怕让家长大失所望了

我的朋友老宋只有一个儿子鹏鹏,今年10岁了。这孩子从小被视若珍宝,父母对这孩子是百依百顺,从来没有对孩子大声说过话,更没有对孩子发过脾气

鹏鹏上小学三年级了,学习成绩很一般,不好也不坏,而且是个比较听话的孩子。爸爸妈妈对孩子从来没有太高的要求,只希望他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新学期开始,儿子的班里新来了一位数学老师。数学课上,鹏鹏和同桌说话,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就走到他们身边用手指敲了敲桌子,说:“老师讲课你们说话,三年级了,不懂这么点课堂纪律吗?”鹏鹏赶紧把头低下去了,一整节课都没有抬头看老师。

第二天早上,鹏鹏没有按时起床,好不容易被妈妈叫起来了,结果他不肯吃饭。爸爸妈妈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孩子就是不肯去学校。后来,孩子说:“我害怕新来的数学老师,他说话的声音好大呀!我不敢去学校了。”

老宋没有办法,只好打电话和老师沟通,他和老师说:“我们的孩子胆子太小,老师以后不要对他大声说话了,孩子今天被吓得不敢去学校上课了。你以后能不能对孩子温柔点,不要说话板着脸。”老师沉默了一会儿就答应了。

现在,这老师也是不好当了,不能打骂学生,还不能对学生大声说话,不许生气,不许板着脸。如果孩子犯错了,也应该和颜悦色地告诉孩子:“你下次不要这样了”。估计总是和颜悦色,对孩子的教育也没有什么作用

很多家长在如何与孩子沟通方面,受到了比较片面的影响。我们经常听见一些育儿专家或者是周围的人说,父母对孩子发脾气,对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父母不能对孩子发脾气。

在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中,如果不管什么时候,你对孩子都是和颜悦色的,那才是害孩子,孩子的性格可能会造成一些缺陷。

父母从来不会发脾气,孩子没有教养,没有规矩,脾气暴躁

我在网上看过一个恶意伤人的案例,一个17岁的男孩,因为和同学发生争执,就砸伤了同学的头。当警察询问他的时候,这孩子居然对警察大发脾气:“你们赶快让我回家我妈说我没事,我还是个小孩子,你们不敢拿我怎么样的。”

父母舍不得对孩子发脾气,当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他可能不知道害怕,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觉得理所应当。17岁的孩子,没有一点法律常识,也不懂得对错是非,这完全就是父母娇纵他造成的后果。

我们在很多场合见过一些熊孩子,他们的行为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别人,可是父母仿佛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他们出于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保护,对孩子耐心地教导。如果孩子不听,就只能用“他还是个孩子”的理由任其自由发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让孩子等待社会、法律,这些不会惯着他的人来教育了。

孩子从来没有见过父母发脾气,心理素质太差,不能承受一点压力

就像老宋的这个儿子,他被老师教育两句,就感觉精神上承受不住了。爸爸妈妈出面和老师沟通,相信老师也是在心里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同意的。

假如,这个孩子已经参加工作了,他做事不力,老板或者领导就不能批评他了吗?如果老板批评几句,是不是就会辞职回家不干了呢?

父母从来没有对孩子发过脾气,甚至没有说过一个“不”字,孩子的人生经历从来没有挫折,他又怎么会有抗挫折的能力呢?妈宝男”、“巨婴”,这样的孩子,估计就是这样养成的。

父母总是打骂孩子,或者经常对孩子发脾气,这当然是不对的,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对孩子大声说过话,也从来没有发过脾气,对孩子的成长也不见得是好事。所以,和孩子怎么沟通就成了很多家长面临的难题。

有专家说不能打骂孩子,也有专家说要给孩子立规矩,我们到底该听谁的呢?

不能对孩子太放纵,也不能对孩子太严苛,做父母的对自己的语言和情绪、行为要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把握尺度,具体的情况要具体对待,是不能一刀切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bd00647ccc72e4db3e8dbdd334c7d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