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在泰国清迈哮喘发作,抢救无效去世。
享年42岁。
消息一出,震惊娱乐圈。
张国荣、王菲、苏芮等人出席邓丽君的葬礼,有20万民众自发送别,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这位仙子告别。
红颜薄命。
她留下了太多美好,距今已经快28年,邓丽君依然活在每个人心中,不敢也不愿忘记。
邓丽君两三岁的时候,收音机流行放周璇的歌,那时她就开始跟着哼唱。
幼稚园毕业典礼上,邓丽君作为代表发言,稿子读几遍就可以背下来。她个子小,够不着话筒,还要在脚底下垫上凳子。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在水一方 音乐: 邓丽君 - 邓丽君精选1
邓丽君长到六岁,邓家又搬到了台北县芦洲,父亲的好友李成清经常来家里串门,李在军乐团里拉胡琴,他很喜欢邓丽君,教她唱歌。
八岁那年的一个雨天,邓丽君在院子里唱周璇的《缥缈歌》,正巧被路过的一位长者听到。
长者跑到邓丽君父母那里,非要收下这个小徒弟不可。
这位长者就是邓丽君的恩师常荫椿。
1963年黄梅调一时成风,邓丽君跟母亲去看了几次《梁山伯与祝英台》,里面的曲子她就都会唱了。
常荫椿瞒着邓丽君的父亲,帮她报名参加了“中华电台”举办的黄梅调比赛。
邓丽君打败五十几名参赛选手,拿到冠军。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恰似你的温柔 音乐: 邓丽君 - 邓丽君精选1
邓丽君演唱的正是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访英台》,后来徐小凤、张国荣等人都曾唱过这首黄梅调。
得奖后,邓丽君跟随李成清的“康乐队”四处演出,每场下来赚得五块十块,可以补贴家用。
当时的邓家,生活可以说是窘迫的,家里偶尔做一顿红烧肉,两个大不了几岁的哥哥总是让给妹妹和弟弟吃。
兄妹几个也做过不少“大事”,有一次,邓丽君跟着哥哥去偷番石榴,赤着脚踩到碎玻璃,血流不止,打了破伤风,家人才心安。
邓枢疼爱自己的女儿,见她唱歌有天赋,就经常带她去河边吊嗓子,一直到邓丽君的演出和学业多了才作罢。
邓丽君的功课,国文尚好,算数很烂,好在老师看重她是个苗子,经常帮她补习功课。
邓丽君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去歌厅唱歌,一场演出下来大概一两千新台币,与台北普通职员的月薪相仿。
1967年,邓丽君放弃学业,正式出道歌坛,同年发行了个人首张黑胶唱片《凤阳花鼓》。
这一年,她十四岁。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做针线 音乐: 邓丽君 - 凤阳花鼓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桃花江 音乐: 邓丽君 - 凤阳花鼓
邓丽君进入歌坛后,受到宇宙唱片公司的重视,到1968年底,已经发行了八张个人唱片,模仿邓丽君的打扮和唱腔,在台湾成为时尚。
同年,邓丽君受邀参加了台湾当时唯一的歌唱节目《群星会》。第一次登台,邓丽君就忘词了,这件事情也让她终身难忘。
节目组考虑再三,还是续用了邓丽君。
后来,她成为《群星会》的常驻班底,1987年,慎芝还为邓丽君创作了《我只在乎你》。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我只在乎你 音乐: 邓丽君 - 我只在乎你
参加《群星会》之后,邓丽君经左元宏推荐,为台湾第一部电视剧《晶晶》演唱了主题曲。
这部催泪的电视剧,让更多的台湾人记住了这个“娃娃天后”。
1969年,新加坡总统夫人游莎夫突然向邓丽君发出邀请,希望她到新加坡去演出。
邓丽君的新加坡之行,为自己打开了东南亚市场。而同时期的歌手,还在台湾本岛销量榜上追赶她。
这一年的冬天,应白花油药厂董事长颜玉莹之邀,邓丽君到香港参加《华侨日报》发起的“白花油之夜”义卖活动。那一晚,她募到了5150元港币,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白花油皇后”。
这是香港人第一次现场听到邓丽君的歌声,邓丽君当选香港十大歌星。
70年代,邓丽君已经离开破产的宇宙公司,签约“乐风唱片”,左元宏成为邓丽君的唱片制作人,为邓丽君创作《千言万语》。
日本宝丽多唱片公司从欧阳菲菲身上看到华语歌手的潜力,派出专员到香港物色新星,邓丽君一下子就被相中了。
专员听完邓丽君的唱片说:“她是台湾的美空云雀。”
1973年,邓丽君在母亲赵素桂的陪同下到日本发展。
同年,她发行了个人在日本的第一张专辑《是今夜还是明天》。最终,印制的三万张唱片“没有卖完”,在销售排行榜上位列第七十五名。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空港 音乐: 邓丽君 - 邓丽君15周年
《空港》专辑封面
1974年,邓丽君发行《空港》,她放弃此前的创新,恢复了“邓式唱腔”。这张唱片的销量达到了八十万张,排名挤进前十五位。同年,邓丽君获得了日本唱片大赏“新人赏”。
日本唱片大赏,相当于中国的金唱片奖。
邓丽君曾承认,自己在日本的几年过得不如意,尽管她发行的唱片销量早已超过之前的欧阳菲菲等人。
自始至终,邓丽君都没有取日本艺名,还经常演唱《小城故事》等歌曲。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小城故事 (Live) 音乐: 邓丽君
相比之下,邓丽君更看重香港,她邀请日本工作人员到香港为她筹备演唱会,地点选在铜锣湾的利舞台。
民国时期,利舞台主要用于表演粤剧。
之后几年,邓丽君在日本、香港频繁开演唱会,在台湾签约唱片公司,并将演唱会收入捐作慈善基金。
1977年,两年间邓丽君先后发行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又见炊烟》。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又见炊烟 音乐: 邓丽君 - 歌曲精选80首
好景不长,1979年,“假护照事件”发生了。
从始至终,邓丽君一直坚称:“护照是真的,是我委托朋友办理的。”
当天,邓丽君乘坐“中华航空”班机从香港飞抵台湾,准备立即办理飞日本的手续时,发现当天飞日本的航班已经客满。
按照当时的规定,因为邓丽君的台湾护照在此前一个月内已经办理过一次过境,她不能再以过境的名义在台湾停留。
日本公司方面正等着她去录音,邓丽君无奈之下问机场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外国护照办理过境吗?”
说着,她拿出了一本印尼护照。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夜来香 音乐: 邓丽君 - 邓丽君 璀璨东瀛原音集
工作人员以“护照上没有台湾签证”再次拒绝了她入境。
邓丽君,一个台湾人,就这样被迫从台北返回了香港,另做打算。
邓丽君在台北机场的遭遇,引起了记者们的注意,为了求证那本印尼护照的真实性,有人抄下护照号码,并给印尼“驻台湾代表处”打去了电话,称护照是伪造的。
印尼外交部紧急联系日本,将这一情况进行了通报。
第二天,已经身在日本的邓丽君,接受了日本会同印尼方面的询问。她承认了使用“印尼护照入境”,并表示对护照的真实性负责。
事关三方的关系,邓丽君又是知名歌星,谨慎考虑后,日本方面选择对邓丽君采取了“留置”措施。
所谓留置,限制人身自由是肯定的了。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但愿人长久 音乐: 邓丽君 - 邓丽君精选1
在邓丽君被留置一周以后,日本方面在与印尼方面调查核实后宣布:邓丽君所持护照及护照上的官方签字都是真的,但“取得程序不合法”。
日本法务省裁决将邓丽君“驱逐出境”,一年内不得再次入境。
随后,邓丽君离开日本,直接赴美国读书。“假护照事件”就此结束。
她放下了事业,重新拾起未完成的学业,在洛杉矶做了两年学生。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美酒加咖啡 音乐: 邓丽君
有时候,她会独自在房间里默默流泪。
传言,邓丽君的护照是一位富商朋友托关系办理的,直到最后,邓丽君都没有供出这位朋友是谁。
1980年3月,邓丽君没有被遗忘,她获得了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女歌唱演员奖”。获得“最佳男合唱演员奖”的是刘文正。
1981年,第16届的台湾电视金钟奖颁奖典礼上,邓丽君、三毛和高凌风站在舞台上
邓丽君接受经纪人的建议,开始为复出做准备。随后的一段时间,她在美国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华人聚集的城市举办了多场演唱会。
同年,邓丽君又在香港利舞台开演唱会,并发行了个人首张粤语唱片《誓不两立》。
1980年,邓丽君受邀担任台湾金钟奖颁奖礼的主持,并到高雄等地进行《何日君再来》演出。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一水隔天涯 音乐: 邓丽君 - 势不两立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风霜伴我行 音乐: 邓丽君 - 势不两立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雪中情 音乐: 邓丽君 - 势不两立
在台湾,她见到了分离多年的父亲邓枢,分外欣喜。
刚成名时,邓丽君就用赚来的钱给邓枢购置了新房、汽车和西装。等到后来邓枢患病时,邓丽君回家探望,第一句话就用山东方言问:“老邓,你这是咋咧?”
回家的感觉很亲切,邓丽君发现台北变化很大,而自己的新生活也即将到来。
1980年,邓丽君发行了《何日君再来》,人和歌,名字里都有一个“君”字。
这首歌描述旧上海生活的歌曲,又在日本大受欢迎,曾遭遇过误解,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
其实,《何日君再来》出自一九三九年的香港电影《孤岛天堂》,电影讲述的是抵抗日本侵略的故事。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何日君再来 音乐: 邓丽君 - 一封情书
《孤岛天堂》
从《何日君再来》开始,上世纪八十年代,邓丽君进入全盛时期。
1983年,邓丽君在香港红磡体育馆连唱十五场。
之后,邓丽君连续三年获得日本有线大赏,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全球范围的“七大女歌星”,邓丽君位列其中。
《甜蜜蜜》《小城故事》的词作者庄奴曾说:“只有一个邓丽君,以前不会有,以后也不会再有。”
《甜蜜蜜》《小城故事》的词作者庄奴曾说:“只有一个邓丽君,以前不会有,以后也不会再有。”
大陆的年轻人也很喜欢邓丽君,搞不到邓丽君的正版唱片,听翻录的带子也津津有味。后来,港台流行音乐正式引入大陆后,邓丽君依然是人们的最爱。
《甜蜜蜜》之所以很长时间内位居华语唱片销量榜首,大陆听众功不可没。
1985年丽君在新加坡刚过完自己三十二岁的生日,接到了一通远渡重洋的电话。
当《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关键报上姓名,邓丽君很惊讶。她从未想过会有北京的记者给她打电话。
两人交谈甚欢,足足聊了五十三分钟,邓丽君在电话里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三、四年前我就听说内地有人喜欢我的歌。我在美国电视上看到有个美国记者报道了这件事,开始我半信半疑,后来,我在香港又碰到一些人,也说内地有人喜欢我的歌。我想这大概是真的吧。今天您能直接从北京打来电话,我很受鼓舞,感到非常高兴,心里很激动。我感激内地的青年朋友!”
“三、四年前我就听说内地有人喜欢我的歌。我在美国电视上看到有个美国记者报道了这件事,开始我半信半疑,后来,我在香港又碰到一些人,也说内地有人喜欢我的歌。我想这大概是真的吧。今天您能直接从北京打来电话,我很受鼓舞,感到非常高兴,心里很激动。我感激内地的青年朋友!”
邓丽君曾多次表示想到大陆演出,但她最终没有来到大陆。
央视第一次播放邓丽君的新闻,就是1995年那一天,邓丽君的死讯。
命运的车轮碾过每个人的人生,只留下一首悲歌。
那辉煌绚烂的人生就此陨落,但我们对她的思念丝毫不减。
部分参考资料:
《邓丽君画传》,师永刚 等著
《邓丽君全传》,师永刚 著
《环球人物》: 邓丽君逝世15周年祭:多名歌手翻唱其歌曲走红
《绝响:永远的邓丽君》,姜捷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