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资本市场的搏击,也没有扣人心弦的神奇故事,他勤勉诚信,如牛虻般踽踽独行,默默地、稳稳地靠一把伞,踏出了我国制伞行业不可撼动的龙头地位。
他命途多舛,大器晚成。55岁在机器转轮下死里逃生,昏迷了7天7夜大难不死,60岁退休后在街边摆地摊卖伞,靠着仅有的2000元白手起家,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杀出一条血路,一统伞业江湖。
在中国,最出名的雨伞当属天堂伞了。说起天堂伞,就不得不说一说它的创始人王斌章了。
(如果您对企业管理知识有兴趣、想了解,请私信作者“工具包”三个字,便可获取《企业管理工具包》一份)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王斌章早年就职于杭州五联农机厂,是一名制伞设备的工程师,他一生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制伞设备这方面。1980年,55岁的王斌章在杭州动力机厂的转轮上被60度抛出,昏迷了7天7夜,好在大难不死。1984年退休后,他不甘于安于现状、颐养天年的生活,毅然拿着省吃俭用的2000元办起了雨伞厂。
与其说这是一个雨伞厂,不如说只是一个制伞小作坊。当时,在杭州伞厂、西湖伞厂两大巨头垄断的情况下,天堂伞想要存活下去都很难。但王斌章用了大半辈子的时间研究雨伞,对雨伞了若指掌。他深知拼产量无异于以卵击石,唯有拼质量才有一线生机。要做就做到最好,他瞄准中高端市场。
他第一天做了20把伞,兴冲冲地拿到武林广场的“红太阳”地摊,由于他的伞坚固耐用,价格定在每把7元,是普通雨伞价格的3—4倍,即使这样,他的伞依然供不应求,成功抢占阵地。
招安打假
他将“宁失万贯,不丢品牌”八个字挂在厂房,时刻提醒员工,质量第一。他带着团队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天堂伞一把雨伞就包含了上百个零件,保证每个零件都不能出现问题。经过几年的发展,天堂伞名声在外,然而却吸引了一批来势汹汹的假冒伪劣产品,劣质的产品不断破坏天堂伞的信誉。面对这个令马云、刘强东等大佬都十分头疼的打假难题,王斌章却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在商业这片江湖,利益永远是首位。在经历过义愤填膺地控诉和用法律手段打压之后,王斌章出其不意地将售假人员收入麾下,把他们变成正品天堂伞的商销售既保全商户的利益,又打击山寨假货,这一“招安”使假冒商户与天堂伞站在同一条战线,赚得的收益远远高于售假所得。
同时,天堂伞也在不断地改良升级,让假冒的难度等级上升,市场上销售的假天堂伞才慢慢减少。
填补市场空白
然而一把普通的雨伞是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的。1996年,他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太阳伞,并对准大学生、白领等消费群体,自行研制了提花色丁、银葱色丁、转印色丁、唛克布等一系列美观时尚的防紫外线面料,其紫外线防护等级达50+,为最优,天堂伞从伞柄到伞骨再到伞面,有40多项设计专利作为支撑。
他还在中央电视台投资500万元做广告,其销售额由1999年的1.8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3亿元大关。
凭借其无可挑剔的质量,天堂伞价格从每把17.8元涨到28元,依然全部卖光。如今,王斌章凭借一把伞将只有2000元资产的小作坊做到了年入24亿的名企,撑起了中国伞业的一片天。
(对于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作者对此有9年的处理经验,招人难、留人难、股权分配、合伙人制度等等等等,如果读者您对此方面有什么想要了解的问题,都可以关注作者并私信作者,作者会对您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还可以无偿为您提供一份作者经过几年经验整合编辑的《员工动力工具包》,如果对此有兴趣或者有问题,请私信作者一句“工具包”,作者会立刻对您进行回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