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微小,洞察奥妙,我是聆微艺术。
拾荒老人苦练画画,十年前红遍网络,如今却依旧拾荒
网红这一词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网红和艺术有什么关系呢?
拾荒老人捡木板画画,走红网络并没改变现状,专家:没资格入美协
说起来,艺术这块的内容,是当下娱乐消费中最薄弱的,其本身属性就不具备在互联在立足的可能,但是有这么一位“艺术家”,却在网上走红。
拾荒老人捡木板画画,走红网络并没改变现状,专家:没资格入美协
他的名字叫做徐荣发,近年已经63岁,从照片上来看,他是一个落魄的拾荒者,但是不论怎么看,也很难跟艺术两个字沾上边。
他的身份是一个拾荒者,年轻的时候,上过大学,毕业后当了一段实际的美术老师,但是由于中风偏瘫,导致右手不能灵活运动,所以一切跟右手有关的活动, 都只能停止,同时,也不再可以做美术老师。
离职后,因为身体不便,找不到工作,只能待业在家,但是为了生存,便开始了拾荒。
他的妻子与他离婚,亲人也逐渐与他疏远,现实生活中的残酷,似乎并没有将他打倒。
他用左手重新拾起画笔,用捡来的粉笔、捡来的木板,书画着一幅有一幅他的内心世界。可能这是他唯一可以聊以慰藉的一项活得。
不住求名利,不娇柔做作,本来就是艺术应有的样子,但是在殿堂之中,除了不明所以的形式化,其他的什么都看不见。
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经在网络上名声大噪,一名网友,将他的画发到网上,瞬间引起十几万的跟帖,十年前,网络还不普及,十几万的跟贴是什么概念,几乎可以说是轰动全网。
虽然在当时,不少的媒体、商人找他,意图将他“商业化”,帮助他改变生活状态。
但是十年过去了,他依旧还是曾经那样,彷佛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拾荒换取生活补贴,多余的钱会买些纸和笔来画画。
曾有记者打电话给当地的美术协会,而对方的负责人说道:“我们一直很关注这件事情,但是徐荣发的画,水平一般,也就是学生层次的,还没有资格入美术协会 。”
从他的作品中,看不到技法的高超,也看不到情感上爆炸性的冲突,更加看不到戏剧性的设计。一切就像在在平静之中酝酿一个深海炸弹。或许美术协会的专家们的感官已经麻木了,这样的平淡,刺激不了他们的神经。也正是这样,才会滋生一些射墨、丑书的哗众取宠之流。
徐荣发的做画工具很简单,一个白色的粉笔,一跟黑色的碳条,两者交织对撞出来的画面,虽然有一丝诡异,却又让人感觉很合理。
绘画最高级的境界,不是去表现有多高超的技法,也不是刻意地背起社会责任,而是去遵循绘画本身的目的,也就是作画者最朴质的表现欲望。
徐荣发的绘画就是如此,或许从商品角度考虑,他作品的价值不高。因为商品化和艺术的不能成正比的。但是从艺术角度去考量,却显得弥足珍贵。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欢迎讨论区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