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七夜簌
昨日上线的《中餐厅》第三季,让话题#秦海璐情商#窜上微博“热搜”第一,一举刷新暑期档没有出圈话题的综艺遇冷现状。
秦海璐在这个经营体验综艺的首期节目中负责管理财务,但她与素人厨师林述巍在讨论主菜单、采购食材等环节中频频发生冲突,其中“什么玩意儿他都要啊”、“你钱都不够还要求那么高”等“秦海璐式直怼”,也引发了网友关于其情商的热议。
而在秦海璐是“说话刻薄”还是“性子太直”尚无定论的同时,不少网友将目光放到了节目整体媲美《花少2》的“撕逼”风格上。不同于前两季中的岁月静好,本季《中餐厅》毫不掩饰的冲突制造,是否是洞察市场需求后行之有效的“黑红”路数呢?
“零本金”起步开餐厅,买菜比做菜更“精彩”?
虽然不少网页中关于《中餐厅》第三季的主创阵容,赵薇的名字仍保留在首位。但在实际参与的前成员中,前两季店长赵薇因故缺席,第一季成员黄晓明和第二季成员王俊凯于本季回归,分别担任店长和大堂经理。除新晋成员秦海璐和杨紫外,疑似回应关于第二季明星阵容中没有“主厨”的质疑,素人专业主厨林述巍的加盟,曾让不少人冠以对美食的期待。
但就首期节目内容而言,主菜青柠酸比利时啤梨相较于前两季中火爆的茄汁大虾、豆豉蒸鳕鱼、面包屑炒虾等菜式,无论是卖相还是可操作性,似乎都逊色不少。而在餐厅经营之外,刻意制造的冲突和看点,则成为主打的“硬菜”。
不同于前两季中充足的启动资金,本季的节目设定要求餐厅成员们在没有启动资金的情况下,按照餐厅原址的盈利标准,赚足两万欧元。面对节目中特意强调的“绝不是节目组的故意刁难”,店长黄晓明率一众艺人,在意大利的菜市场中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换回不少食材及两百欧元的资金。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艺人们纷纷将请求的姿态放到最低,还是外国老板面对节目拍摄时的不自在和换取不知用途的冰箱贴等物时的勉强,都让屏幕前的不少观众,对节目中的尴尬气氛感同身受。
秦海璐和素人厨师林述巍的针锋相对,则更是将这份固有的冲突推向高潮。与厨师林述巍不顾实际情况、一味追求食材高级的职业习惯相对立,“强势财务大臣”秦海璐面对资金短缺的现状,对节源开流的原则颇为坚持。在面对林述巍我行我素的购物方式、无法与之达成共识的情况下,秦海璐频频爆发。“您就将就着吧,免费的萝卜还嫌辣!”、“真的够了”、“我再也不想跟林老师出来买菜了”、“您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等语句,也因此成为秦海璐被吐槽“情商太低”的论点论据。
在一触即发、不断升级的冲突下,原本在节目中负责活跃气氛的年轻一辈——杨紫和王俊凯,虽坐拥强大的粉丝号召力,却渐渐隐身于强势的话题,各自在“卖萌耍宝”和“中英翻译”间,默默找寻自己的位置。
而其实或许正如网友们就先导片中片段所作出的预测,这样冲突十足的戏码,在之后的内容里也并不会缺席。临时店员“二选一”的决定、黄晓明向落泪的杨紫道歉及林述巍被黄晓明辞退等情节,都自带争议点,随之而来的节目调性的转变,似乎已成定局。
偏离“慢综艺”真实本“真”,治愈鸡汤终不敌“搞事”冲突?
前两季《中餐厅》虽饱受“抄袭《尹食堂》”、“区别对待中国人”的质疑,仍以“开一家自己的店,享一份惬意生活”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体验,满足当代都市人的浪漫想象而受到好评。其中,台湾三代人“卤肉世家”和素人食客为女儿安排生日惊喜等的“烟火气”,及以飞行嘉宾张铁林“还珠合体”为代表的“情怀杀”,都曾成为观众们的记忆点。
虽然由于“明星效应”的放大,未能还原韩式“慢综艺”中,明星作为普通人真真切切体验生活的自在和劳动的幸福。但相对比较开放的录制环境,佐以不多的游戏任务和环节设置,赵薇等嘉宾们的“剧本”痕迹,在当时并不十分明显。而舒缓的节目节奏,也与其“回归到本来的日常生活”、“展现出自然真实的一面”的立意相符。
但在观众们熟知综艺营销套路的当下,支持秦海璐、并将其与许晴相比或者洞悉节目炒作路数的声音,也并不在少数。而观众对于内容看点的青睐,也许恰恰印证了这种“黑红”的有效。在豆瓣有关五人后续情节的期待中,今日的“舆论焦点”秦海璐稳居第一,而素人林述巍的热度甚至都远超“流量小生”王俊凯和近日因《亲爱的,热爱的》热播而数据十分能打的杨紫。而此前因“互撕”爆红的《花儿与少年》,也确实在第三季一改前风、变身治愈鸡汤之后,收视及话题一同直面数据的“滑铁卢”。
针对“慢综艺”被质疑“表演作秀”,甚至为吸引眼球刻意制造话题的情况,《中餐厅》第一季节目组导演王恬曾强调,“善良很重要,就算一些题材或者内容稍加包装就能炒作成大家会比较喜闻乐见的话题,但是如果带有恶意,或者会对艺人造成负面影响,我都会拒绝。我希望我的节目是干干净净,靠内容本身打动人心,我也相信真善美的东西永远都不会过时。”
偏离宣传中华美食的节目初衷,《中餐厅3》似乎也与闲适随性的生活相去甚远。而正如公众对于《花少2》的刻板印象,之后市场的热度,真的会证明这份略带恶意的话题炒作,毫无副作用吗?
END